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玉平专利>正文

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758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包括蒸发装置、蒸汽压缩装置和溶液输送装置,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蒸发装置的一侧,所述溶液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蒸发装置的另一侧,且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和溶液输送装置均与所述蒸发装置连通。本申请的通过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对所需浓缩的液体进行浓缩蒸发处理,多个折叠页内缝隙的安装,增大了导热面积,同时喷涂不粘图层,且对在蒸发浓缩时产生的沉淀附着物便于清理。于清理。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蒸发浓缩设备
,特别是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领域中,如化工、金属冶炼、食品、制药、饲料发酵、钢厂电厂铵法脱硫、油气田等行业,都使用不同型号的蒸发设备,来生产产品或者进行废水治理。
[0003]现有技术中用于蒸发热循环的装置,大多为螺旋管型蒸发管进行热量的传递,管路较长,且安装在圆形过热管内进行过热,使用时间较长时,在管道内会出现污垢,污垢附着在通液管壁上,长时间的积累、附着等,会造成换热管的堵塞,且在清理的时候不容易进行清理,严重时还将会更换加热管道,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
[0005]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包括蒸发装置、蒸汽压缩装置和溶液输送装置,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蒸发装置的一侧,所述溶液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蒸发装置的另一侧,且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和溶液输送装置均与所述蒸发装置连通;
[0007]所述蒸发装置包括蒸发罐和千页热同步交换器,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设置在所述蒸发罐内部,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将所述蒸发罐分隔为蒸发仓和底仓,所述底仓内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包括若干个折叠页内缝隙、折叠页外缝隙、集气罩和千页下底板,所述千页下底板上设置有内缝隙出水孔和进气孔,所述内缝隙出水孔以进气孔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内缝隙出水孔和所述进气孔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折叠页内缝隙设置在所述蒸汽通道的外部,所述折叠页内缝隙的高度高于所述蒸汽通道的高度,且所述折叠页内缝隙和所述蒸汽通道之间构成热交换通道,所述折叠页内缝隙通过所述内缝隙出水孔与所述底仓连通,在所述折叠页内缝隙的上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位于所述蒸汽通道的上方。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包括蒸汽压缩机、蒸汽收集管和进汽管,所述蒸汽收集管、进汽管均与所述蒸汽压缩机连接,且所述蒸汽收集管开口端设置在所述蒸发仓内,所述进汽管的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底仓内。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溶液输送装置包括溶液热交换器、原液罐和凝结水回收罐,所述溶液热交换器与所述原液罐之间设置有供液泵,所述溶液热交换器与所述凝结水回收罐通过管道连通。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发仓内设置有消沫网,所述消沫网为两个,所述蒸汽收集管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消沫网的上部,且蒸汽收集管的开口端靠近压盖。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气罩设置在所述进气孔的下部,且所述集气罩与所述底仓底部形成溢流腔。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发罐上设置有预热原液进口、浓缩液出口和出水管,所述预热原液进口和浓缩液出口均与所述蒸发仓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底仓连通,所述预热原液进口设置在浓缩液出口的上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浓缩液出口的下部,所述蒸发仓通过预热原液进口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通过安全阀连接。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浓缩液出口靠近所述千页下底板设置,所述预热原液进口位置高于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浓缩液出口上设置有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弯管开口朝向所述千页下底板,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第二弯管,所述第二弯管开口端朝向千页下底板。
[0015]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申请的通过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对所需浓缩的液体进行浓缩蒸发处理,多个折叠页内缝隙的安装,增大了导热面积,同时喷涂不粘图层,且对在蒸发浓缩时产生的沉淀附着物便于清理。
[0017]2、本申请大大节省了水资源,实现水的循环,通过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将溶液进行蒸发,蒸发后的蒸汽凝结成水,为底仓内提供热循环的用水,且在蒸发仓内设置有凝结水出口,当底仓内的水量超过底仓的水限制容量时,多余的凝结水通过水管出口可将底仓内多余的、带有热量的凝结水送入溶液热交换器内,通过溶液热交换器对溶液进行预热处理,当溶液进行预加热后,大大增加蒸发仓进行溶液蒸发的热利用效率。
[0018]3、本申请在所述蒸发仓内设置有消沫网,且消沫网的为上下共两层,减少因加热液体而产生的沸腾泡沫,防止泡沫携带杂质进入蒸汽收集管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千页热同步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千页热同步交换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A

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千页热同步交换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B

B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5中C

C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申请汽、液走向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底仓;2、集气罩;3、千页热同步交换器;4、电加热器;5、蒸发仓;6、压盖;7、消沫网;8、蒸汽收集管;9、蒸汽压缩机;10、进汽管;11、出水管;12、安全阀; 13、溶液热交换器;14、预热原液进口;15、浓缩液出口;16、供液泵;17、原液罐;18、凝结水回收罐;19、立脚;20、溢流腔;301、折叠页内缝隙;302、折叠页外缝隙;303、千页下底板;304、内缝隙出水孔;305、进气孔;306、通孔;307、蒸汽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装置、蒸汽压缩装置和溶液输送装置,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安装在所述蒸发装置的一侧,所述溶液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蒸发装置的另一侧,且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和溶液输送装置均与所述蒸发装置连通;所述蒸发装置包括蒸发罐和千页热同步交换器,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设置在所述蒸发罐内部,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将所述蒸发罐分隔为蒸发仓和底仓,所述底仓内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千页热同步交换器包括若干个折叠页内缝隙、折叠页外缝隙、集气罩和千页下底板,所述千页下底板上设置有内缝隙出水孔和进气孔,所述内缝隙出水孔以进气孔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内缝隙出水孔和所述进气孔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所述折叠页内缝隙设置在所述蒸汽通道的外部,所述折叠页内缝隙的高度高于所述蒸汽通道的高度,且所述折叠页内缝隙和所述蒸汽通道之间构成热交换通道,所述折叠页内缝隙通过所述内缝隙出水孔与所述底仓连通,在所述折叠页内缝隙的上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位于所述蒸汽通道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缩装置包括蒸汽压缩机、蒸汽收集管和进汽管,所述蒸汽收集管、进汽管均与所述蒸汽压缩机连接,且所述蒸汽收集管开口端设置在所述蒸发仓内,所述进汽管的开口端设置在所述底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内循环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刘兆启夏一鸣夏东岳陈乐沈炎煜夏中岳沈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沈玉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