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679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用于贴设于热源上的基座、设置于该基座上的散热器、用于将基座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的热管以及置于散热器端面的风扇,该散热器包括一连接件及呈放射状环设于该连接件外表面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间形成若干呈放射状延伸的气流通道,气流通过该散热器后向四周扩散,能有效的带走周围环境及周边元件散发的热量,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排除其产生的热量,将导致热量累积引起温度升高,而严重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运行。通常业界均在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上安装散热器辅助其散热,在散热器上安装风扇组装成散热装置,由风扇提供强制气流使散热器的热量快速散发,从而能够对中央处理器进行更为有效的散热。一种现有的侧吹式散热器如图6所示,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底座100、U型热管120、多个平行的散热鳍片121及一固定于散热鳍片121一侧的风扇。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至底座100,然后被热管120传递至散热鳍片121上,风扇提供的强制气流沿着散热片121之间的间隔流动,通过对流将热量带走,但是由于气流方向单一,不能有效带走周围环境或周边其它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带走电子元件及其周边发热元件的热量的散热装置。本技术散热装置,包括一用于贴设于热源上的基座、设置于该基座上的散热器、用于将基座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的热管以及置于散热器端面的风扇,该散热器包括一连接件及呈放射状环设于该连接件外表面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间形成若干呈放射状延伸的气流通道,本技术散热装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放射状延伸的气流通道,气流经过散热鳍片后向四周扩散,能有效的带走周围环境及周边元件散发的热量,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装置各元件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装置中散热鳍片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器及热管组装图。图4是本技术立体组装图。图5是本技术散热器及相关元件的剖视图。图6是现有侧吹式散热器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散热装置包括一与热源接触的基座10、一固定于基座10上的散热器20、固定于该散热器20外表面上的热管40、一环设于散热器20外的导风罩50以及固定于该导风罩50上的风扇60。基座10的大致中间位置设有容置热管40的弧形状沟槽12,沟槽12的数目依热管40的数目而定,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沟槽12用于固定三个热管40。沟槽12在宽度方向上贯穿该基座10,这些沟槽12的一侧形成与散热器20外围配合的弧形片14,另一侧中间部位形成一与风扇50外围配合的凹槽15。该基座10的沟槽12所贯穿的两侧面上形成有螺孔16。散热器20大致呈圆筒状,包括一呈锥形的连接件22及环设于该连接件22外表面的若干散热鳍片30。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鳍片30的内侧边呈台阶状,具有一水平段32及一倾斜段34,该水平段32与倾斜段34之间形成一竖直的连接段33,该倾斜段34弯折形成一与连接件22结合的折边35,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将散热鳍片30固定在连接件22上,可以理解的,该连接件22与散热鳍片30也可一体成型。该散热鳍片30的外侧边弯折形成三个弧形折片36,所有散热鳍片30的折片36对应配合从而在散热器20的外表面形成可容置热管40的环槽38。导风罩50为一具有开口的圆环,套设于散热器20的外表面,该导风罩50的开口处分别形成固定片56,每一固定片56上形成与基座10的螺孔16对应的圆孔58。为方便安装,在该导风罩50的开口处形成有缺口59,当然,除螺锁外,该导风罩50还可以其它方式安装在基座10上,如以卡扣的方式。导风罩50的一端面沿圆周方向间隔的形成四个凸耳52,每一凸耳52上形成一通孔54用于安装风扇60。风扇60的一端面上形成有与导风罩50的通孔54相对应的固定孔62,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将风扇60固定在导风罩50上。如图3至图5所示,组装时,散热鳍片3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连接件22的外表面,该连接件22外径较小的端面置于散热鳍片30的连接段33所形成的台阶上,各散热鳍片30形成一与连接件22同轴的圆柱体,各散热鳍片30之间形成放射状的气流通道。热管40呈半圆形,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环槽38内,每一热管40一端位于散热器20的顶部中间,其中一热管40固定在散热器20圆柱状外围的一侧,另两个热管40固定在散热器20圆柱状外围的另一侧,从而在散热器20的表面形成交错状,能有效的把基座10上的热量均匀的散布至散热器20的各散热鳍片30上。然后将该散热器20及热管40一起置于基座10上,使热管40对应的容置于沟槽12内并使各热管40的另一端大致位于沟槽12的中部,连接件22的外径较大的端面对应于弧形片14所在的一侧,部分散热鳍片30则置于弧形片14上,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各热管40固定于基座10上,从而将散热器20与基座10固定为一体。将导风罩50套设于散热鳍片30的外侧面,其具有凸耳52的一侧朝向连接件22外径较小的一端,使其固定片56的圆孔58与基座10的螺孔16相对并进一步通过螺钉将导风罩50固定在基座10上。风扇60侧置于散热器20的连接件22外径较小的端面,并使其固定孔62与导风罩50上凸耳52的通孔54相对应,进一步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将风扇60固定在导风罩50上,从而将上述各元件组装成一整体。可以理解的,风扇60也可通过螺锁、卡扣或其它方式直接固定于基座10上。工作时,热管50将基座10自发热元件吸收的热量均匀散布到各散热鳍片30上,当风扇60运转产生的气流经过各散热鳍片30时,导风罩50将气流限定于散热鳍片30所形成的气流通道内,而由于各气流通道呈扩散状,气流流经散热鳍片之后扩散至周围环境中,可以有效的带走周边电子元件散发的热量和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从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用于贴设于热源上的基座、设置于该基座上的散热器、用于将基座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的热管以及置于散热器端面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一连接件及呈放射状环设于该连接件外表面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间形成若干呈放射状延伸的气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呈锥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轴线与基座基本平行,该风扇置于该散热器的连接件外径较小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鳍片内侧边设一水平段及一倾斜段,该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设一与连接件外径较小一端相配合的台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倾斜段弯折形成一与连接件的锥形面相连接的折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外侧形成有弧形折片,所述折片对应结合,在该散热器的外侧面形成收容所述热管的环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至少为两个,交错固定于散热器两侧。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收容所述热管的沟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一端位于散热器顶部中央,另一端位于沟槽中央。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基本为圆柱形。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装置还包括一环设于散热器外侧面的导风罩,该导风罩罩住散热器靠近风扇的一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固定于导风罩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用于贴设于热源上的基座、设置于该基座上的散热器、用于将基座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的热管以及置于散热器端面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一连接件及呈放射状环设于该连接件外表面的若干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间形成若干呈放射状延伸的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李宗隆何立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