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74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涉及预制桩夹持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提升板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提升板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转动至与所述提升板平行位置的旋转液压缸,所述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的相对位置设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向靠近第二夹爪一侧移动的第一夹持液压缸,所述第二夹爪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向靠近所述第一夹爪的一侧移动的第二夹持液压缸。本申请具有能够在夹持过程中对管桩进行翻转的效果。对管桩进行翻转的效果。对管桩进行翻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


[0001]本申请涉及预制桩夹持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000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式一般为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采用每种施工方式都需要先将预应力混凝土管状进行夹持吊装,之后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竖直放置到指定的沉桩位置进行施工操作。
[0004]目前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装置,一般为采用两个夹板对地面上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夹持,之后通过夹持件上方的钢索结合预应力管桩自身的重量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于竖直状态。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采用上述的夹持组件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夹持时,很容易造成管桩位置倾斜,从而增加沉桩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夹持过程中对管桩进行翻转的混凝土管桩夹持器。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包括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提升板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提升板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转动至与所述提升板平行位置的旋转液压缸,所述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的相对位置设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向靠近第二夹爪一侧移动的第一夹持液压缸,所述第二夹爪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向靠近所述第一夹爪的一侧移动的第二夹持液压缸。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管桩进行夹持时,通过提升板下降至适合夹持的竖直位置,之后水平移动提升板,将夹持板带动至适合夹持的水平位置,之后开动第一夹持液压缸和第二夹持液压缸,第一夹持液压缸和第二夹持液压缸推动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向靠近管桩的方向移动,之后与管桩的侧壁抵接,从而实现对管桩的夹持,之后开动旋转液压缸,旋转液压缸带动夹持板转动,夹持板带动管桩转动,当夹持板转动至与提升板平行的位置时,管桩转动至与提升板垂直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管桩夹持位置的调节,进一步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管桩进行后续的操作,降低了管桩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爪远离所述第二夹爪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
连板远离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嵌入所述夹持板的内部且与所述夹持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板远离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远离所述第一夹爪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远离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嵌入所述夹持板内部且与所述夹持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板远离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动第一夹持液压缸时,第一夹持液压缸带动第一连板移动,第一连板带动第一夹爪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夹爪的一侧与管桩侧壁的抵接,同时开动第二夹持液压缸,第二夹持液压缸带动第二连板移动,第二连板带动第二夹爪移动,从而实现第二夹爪的一侧与管桩侧壁的抵接,进而实现通过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对管桩的夹持,由于第一连板一端与第一夹持液压缸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板与夹持板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二连板的一端与第二夹持液压缸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板与夹持板的内部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在夹持过程中,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受到来自竖直方向上的力难以传递至第一夹持液压缸和第二夹持液压缸,进而减少了第一夹持液压缸和第二夹持液压缸的活塞杆承受径向力损坏而造成的施工浪费现象的发生。
[0011]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夹持槽内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组件的存在,可以使得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在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时,其一端能够更好的实现抵接,进而实现对管桩更好的夹持。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爪的上方靠近第二夹爪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夹爪的上方靠近第一夹爪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杆远离第一夹爪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杆,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杆远离第二夹爪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杆,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杆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插接杆插接的第一移动槽,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杆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插接杆插接的第二移动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夹爪带动若干第一导向杆向靠近第二夹爪的方向移动,第二夹爪带动若干第二导向杆向靠近第一夹爪的方向移动,第一导向杆移动的过程中其一侧的第一插接杆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二导向杆的第二插接槽内部移动并转动,第二导向杆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导向杆一侧的第二插接杆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导向杆一侧开设的第一插接槽内部移动并转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置的限定。
[0015]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还设有对所夹持管桩的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组件的存在,可以使得在夹持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限位组件来调节夹持板与管桩的水平位置,从而减少了确定管桩夹持位置所需时间。
[0017]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靠近所述第一夹爪一侧的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与靠近所述第二夹爪一侧的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液压缸与所述第一限位杆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杆向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二夹持液压缸与所述第二限位杆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向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侧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用于对所
述管桩的内壁进行抵接的第一限位夹爪,所述第二限位杆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连接有若干用于对所述管桩的内侧壁进行抵接的第二限位夹爪。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管桩进行夹持时,先将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上端与管桩抵接,之后移动夹持板,夹持板带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移动,使得第一限位夹爪和第二限位夹爪的一侧与管桩的端部抵接,从而确定夹持板所夹持管桩的位置,并且在夹持的同时,第一夹持液压缸带动第一限位杆移动,第一限位杆带动第一限位夹爪移动与管桩的内壁进行抵接,第二夹持液压缸带动第二限位杆移动,第二限位杆移动带动第二限位夹爪与管桩的内壁抵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一限位夹爪和第二限位夹爪对管桩的进一步夹持。
[0019]可选的,若干所述第一限位夹爪靠近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至所述第一限位杆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内部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板(1),所述提升板(1)的底部向内开设有容置槽(11),所述提升板(1)底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板(2),所述提升板(1)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2)转动至与所述提升板(1)平行位置的旋转液压缸(13),所述夹持板(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夹持的夹持槽(22),所述夹持槽(22)的内部设有第一夹爪(23),所述第一夹爪(23)的相对位置设有第二夹爪(24),所述第一夹爪(23)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23)向靠近第二夹爪(24)一侧移动的第一夹持液压缸(231),所述第二夹爪(24)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爪(24)向靠近所述第一夹爪(23)的一侧移动的第二夹持液压缸(2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23)远离所述第二夹爪(2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板(232),所述第一连板(232)远离所述第一夹爪(23)的一端嵌入所述夹持板(2)的内部且与所述夹持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板(232)远离所述第一夹爪(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液压缸(23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爪(24)远离所述第一夹爪(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板(242),所述第二连板(242)远离所述第二夹爪(24)的一端嵌入所述夹持板(2)内部且与所述夹持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板(242)远离所述第二夹爪(2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液压缸(24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的夹持槽(22)内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夹爪(23)和第二夹爪(2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23)的上方靠近第二夹爪(2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导向杆(31),所述第二夹爪(24)的上方靠近第一夹爪(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导向杆(32),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杆(31)远离第一夹爪(23)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杆(311),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杆(32)远离第二夹爪(24)一端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杆(321),每个所述第一导向杆(31)靠近所述第二导向杆(32)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插接杆(321)插接的第一移动槽(312),每个所述第二导向杆(32)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杆(31)的一侧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插接杆(311)插接的第二移动槽(3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的一侧还设有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艳李锦程蒋玉庆郑伟郭爱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和兴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