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拔插、通量化的多器官互连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器件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拔插、通量化的多器官互连芯片。
技术介绍
[0002]药物开发是一个低效的资源密集型过程,新药开发的平均成本往往超过10亿美元。许多药物在第三阶段试验失败或在上市后表现出严重的副作用,最终导致药物开发失败。动物模型的预测能力有限是导致90%的候选药物在人体试验中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医学研究主要依赖于简单的人类细胞培养或啮齿动物模型。简单的细胞培养是直观且便于操作的,但其预测能力因缺乏生物功能而有限。相比之下,动物模型具有更加强大的生理功能,但由于动物和人类生理学的差异,造成预测失败。器官芯片技术寻求通过在组织特定的三维环境中培养人体细胞来结合这两种模型的优势,通过构建人类遗传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多样性特征来实现对人体复杂系统的模拟,可用于医学研究以及提高药物开发效率等目的。
[0003]单器官芯片侧重于模仿单个器官功能,但在更高层次的组织中模拟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十分具有挑战性。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复杂性源于其各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拔插、通量化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多种器官培养小室插入物(2)、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以及贴合于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底部的高透光性封底膜(4),所述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上设置有若干小室插入孔(3
‑
4),所述的小室插入孔(3
‑
4)内安装有多种器官培养小室插入物(2),所述的盖板(1)安装在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上部内用于密封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所述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内设置有若干与小室插入孔(3
‑
4)底部连通的器官连通流道(3
‑
6),所述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内至少具有两个流体灌注通道,其中一个为流体进入芯片基体通道(3
‑
2),另一个为流体流出芯片通道(3
‑
7),所述的小室插入孔(3
‑
4)与流体进入芯片基体通道(3
‑
2)或流体流出芯片通道(3
‑
7)之间均设置有内部流体灌注孔(3
‑
3),所述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3)上设置有与流体进入芯片基体通道(3
‑
2)连通的外部连接孔(3
‑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拔插、通量化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进入芯片基体通道(3
‑
2)在水平高度上略高于流体进出芯片基体通道(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玉卿,刘婷,赵建龙,吴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