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装置及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91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顶装置,安装于模具内,模具包括后模板和顶针装置,后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斜顶装置包括底座和斜顶,底座连接于顶针装置且与顶针装置联动,斜顶呈拆卸的安装于后模仁内且斜顶的上端卡合于后模板内;顶针装置向上运动以带动底座上升并顶推斜顶,斜顶顶推前模仁,以使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产品脱模;顶针装置复位以带动底座复位,以使底座脱离斜顶,前模仁与后模仁合模以使斜顶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斜顶装置,可以在模具内实现快速拆装,无需拆卸模具即可拆装斜顶,大大方便了模具的维修与维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具。还提供了一种模具。还提供了一种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顶装置及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斜顶装置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斜顶是模具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目前市面上的斜顶设计,为了方便产品侧面结构的脱模,模具会增加斜顶回位脱模,通常都是斜顶上做内勾平台的挂台设计,即斜顶座和斜顶卡合安装在一起,并使得斜顶与斜顶座稳固的连接在一起,以能整体与顶针同时升降。斜顶座和斜顶挂台配合,结构比较稳定。但是,由于斜顶靠顶针进行运动,且斜顶座和斜顶联动。对于这种斜顶结构,顶针压回需要将斜顶座和顶针底板锁死运动,顶针向下拉回运动使斜顶靠挂台脱模。这样的结构,容易导致斜顶和斜顶座拆卸困难,这直接影响模具的维修效率,影响生产产能。特别是结构薄弱的产品,模具损坏较频繁,而这种斜顶结构,必须拆卸模具才能拆卸斜顶结构,给模具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浪费生产时间。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在模具内实现快速拆装的斜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模具内实现快速拆装的斜顶装置。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拆装斜顶装置的模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斜顶装置,安装于模具内,模具包括后模板和顶针装置,后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斜顶装置包括底座和斜顶,底座连接于顶针装置且与顶针装置联动,斜顶呈拆卸的安装于后模仁内且斜顶的上端卡合于后模板内;顶针装置向上运动以带动底座上升并顶推斜顶,斜顶顶推前模仁,以使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产品脱模;顶针装置复位以带动底座复位,以使底座脱离斜顶,前模仁与后模仁合模。
[0007]较佳地,斜顶装置还包括导向耐磨块,导向耐磨块安装于后模板内,顶针装置动作以使底座沿导向耐磨块在后模板内滑动。
[0008]较佳地,导向耐磨块内开设有供底座滑动的通槽,借由通槽以使底座能沿导向耐磨块进行升降滑动,且底座始终位于通槽内并与通槽的四周接触。
[0009]较佳地,后模板内开设有供底座和斜顶活动的腔体,腔体的四个角倒角设置,以使底座能顺畅的在腔体内滑动。
[0010]较佳地,腔体靠近底座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导向耐磨块的安装部,安装部的外框大于腔体的外框。
[0011]较佳地,导向耐磨块呈拆卸的安装于安装部内,并通过紧固件使得导向耐磨块锁固于安装部内。
[0012]较佳地,安装部与腔体之间还设置有中空的槽体,槽体连通外界。
[0013]较佳地,斜顶包括顶部和顶杆,顶杆呈倾斜的连接于顶部;底座顶推顶杆,以使倾斜的顶杆在腔体内活动。
[0014]较佳地,后模仁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斜顶的安装槽,安装槽连通于腔体,安装槽包括
限位部和倾斜部,限位部用于卡合安装顶部,倾斜部用于供顶杆活动。
[0015]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后模板和顶针装置,后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和后模仁,还包括上述的斜顶装置,斜顶装置包括可分离的底座和斜顶,底座与顶针装置联动,斜顶呈拆卸的安装于后模仁内且斜顶的上端卡合于后模板内;顶针装置向上运动以带动底座上升并顶推斜顶,斜顶顶推前模仁,以使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产品脱模;顶针装置复位以带动底座复位,以使底座脱离斜顶,前模仁与后模仁合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模具,设置有斜顶装置,斜顶装置用于与顶针装置配合以能顶料脱模。模具包括后模板和顶针装置,后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斜顶装置包括可分离的底座和斜顶,斜顶可拆卸的安装于后模仁内,斜顶的上端卡合于后模板内。而底座连接于顶针装置且与顶针装置联动。由于底座安装于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上,顶针装置在产品脱模时会带着底座一起顶升。上升的底座能顶推斜顶,以使斜顶能顶料脱模。斜顶呈拆卸的安装于后模仁内,且斜顶的一端位于后模板内以供底座顶推。顶针装置向上运动以带动底座上升并顶推斜顶,以能使产品脱模。顶针装置复位以带动底座复位,以使底座脱离斜顶,前模仁与后模仁合模以使斜顶复位。可以理解的,由于底座与斜顶分体设置,使得斜顶可以在模具内便捷拆卸,即在不拆模具的基础上快速拆卸斜顶,这能够更便捷的对模具进行维修,以及对模具进行更换配件,大大节省了模具的拆卸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斜顶装置,可以在模具内实现快速拆装,无需拆卸模具即可拆装斜顶,大大方便了模具的维修与维护。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结构图。
[0019]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0020]图3是图1的剖视图。
[0021]图4是图3中斜顶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5是图1中斜顶装置的结构图。
[0023]图6是图1中后模板的结构图。
[0024]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模具;101、模胚底板;
[0027]10、后模板;11、腔体;111、倒角部;12、安装部;13、槽体;14、通道;
[0028]20、后模仁;21、安装槽;211、限位部;212、倾斜部;
[0029]30、前模仁;
[0030]40、顶针装置;41、顶针面板;42、顶针底板;
[0031]50、斜顶装置;51、底座;52、斜顶;521、顶部;522、顶杆;53、导向耐磨块;53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33]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100,包括后模板10和顶针装置40,后模板10上设置有前模仁30和后模仁20。在模具100内还设置有斜顶装置50,斜顶装置50包括可分离的底座51和斜顶52。其中,底座51连接于顶针装置40且与顶针装置40联动,斜顶52呈拆卸的安装于后模仁20内且斜顶52的上端卡合于后模板10内。具体地,顶针装置40向上运动以带动底座51上升并顶推斜顶52,斜顶52顶推前模仁30,以使前模仁30和后模仁20之间的产品脱模。顶针装置40复位以带动底座51复位,以使底座51脱离斜顶52,前模仁30与后模仁20合模以使斜顶52复位。可以理解的,由于底座51与斜顶52分体设置,相对于之前斜顶52与底座51通过挂台连接,分体设置的斜顶52能够在模具100内便捷拆卸,即在不拆模具100的基础上快速拆卸斜顶52。斜顶52的便捷快速拆卸,能够更方便的对模具100进行维修,以及更换配件。大大节省了模具100的拆卸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4]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斜顶装置50还包括导向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顶装置,安装于模具内,所述模具包括后模板和顶针装置,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和后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装置包括底座和斜顶,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顶针装置且与所述顶针装置联动,所述斜顶呈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后模仁内且所述斜顶的上端卡合于所述后模板内;所述顶针装置向上运动以带动所述底座上升并顶推所述斜顶,所述斜顶顶推所述前模仁,以使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之间的产品脱模;所述顶针装置复位以带动所述底座复位,以使所述底座脱离所述斜顶,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后模仁合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装置还包括导向耐磨块,所述导向耐磨块安装于所述后模板内,所述顶针装置动作以使所述底座沿所述导向耐磨块在所述后模板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耐磨块内开设有供所述底座滑动的通槽,借由所述通槽以使所述底座能沿所述导向耐磨块进行升降滑动,且所述底座始终位于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通槽的四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内开设有供所述底座和所述斜顶活动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四个角倒角设置,以使所述底座能顺畅的在所述腔体内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耐磨块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框大于所述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旭王程凯王博王博伍家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