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39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心架的轴承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中心架包括壳体、滑动设于壳体中的中手臂、左右对称设置在该中手臂两侧的左手臂和右手臂,左手臂、右手臂均通过第一销轴杠杆式铰接在壳体上且部分位于壳体内;左手臂和右手臂、中手臂的顶端均通过第二销轴安装有滚轮;对壳体、左手臂、右手臂、中手臂、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本体内部穿孔后进行部分孔口堵封以及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表面开槽,共同形成管道供润滑液体流通,以此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道设计合理、紧凑,且对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润滑点多,可以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进行有效润滑,延长中心架的使用寿命。延长中心架的使用寿命。延长中心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中心架的轴承润滑
,特别涉及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压自定心中心架工作时,支撑工件的支撑轴承跟随工件同步旋转,承受着较高的载荷,因此需要填充润滑油,以保证轴承的工作寿命。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各个轴承的润滑管路设计不够合理,不能使润滑油分布均匀,有的润滑油较多而造成了浪费;有的润滑油较少起不到润滑效果,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现提出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心架的各个轴承的润滑管路设计不够合理,不能使润滑油分布均匀,有的润滑油较多而造成了浪费;有的润滑油较少起不到润滑效果,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所述中心架包括壳体、滑动设于壳体中的中手臂、左右对称设置在该中手臂两侧的左手臂和右手臂,所述左手臂、右手臂均通过第一销轴杠杆式铰接在壳体上且部分位于壳体内;所述左手臂和右手臂、中手臂的顶端均通过第二销轴安装有滚轮;对所述壳体、左手臂、右手臂、中手臂、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本体内部穿孔后进行部分孔口堵封以及对所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表面开槽,共同形成管道供润滑液体流通,以此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进行润滑。
[0005]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本体内部嵌套有可调节管道内润滑液体流量大小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尖头螺丝、堵头,所述堵头呈中空状且堵头埋设在管道中,旋拧尖头螺丝可使螺丝的尖头部在堵头端口沿堵头的轴向移动。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销轴包括第一左销轴、第一右销轴,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用来安装第一左销轴、第一右销轴的左安装孔、右安装孔;所述壳体的本体内部穿设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所述中手臂的本体内部设有第八管道、第九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均从壳体的左侧端面水平向右穿孔,所述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五管道从壳体左侧的顶端面竖直向下穿过左安装孔直至与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从壳体右侧的顶端面竖直向下穿过右安装孔直至与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从壳体的底端面向上穿孔直至依次穿过第四管道、第三管道、第二管道;
[0007]第七管道从壳体的内端面向其本体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三管道连通,第八管道从中手臂的顶端面向下穿孔;第九管道从中手臂与壳体内壁相对的侧面开始向中手臂本体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八管道连通,所述中手臂上其中第九管道的管道口处环绕开设有腰形环槽,腰形环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当中手臂上升或下降至最大行程时,第七管道的管道口均
在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区域内。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左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的两侧均沿第一左销轴的周向开设有左密封槽,四个所述左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0009]所述第一右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三油槽、第四油槽,所述第三油槽、第四油槽的两侧均沿第一右销轴的周向开设有右密封槽,四个所述右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
[0010]所述第一左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十管道、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管道由第一左销轴的轴向端面开始沿着中心轴向内穿孔,所述第十一管道从第一油槽的槽底沿第一左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十管道连通,所述第十二管道从第二油槽的槽底沿第一左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十管道连通;
[0011]所述第一右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十三管道、第十四管道、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由第一右销轴的轴向端面开始沿着中心轴向内穿孔,所述第十四管道从第三油槽的槽底沿第一右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十三管道连通,所述第十五管道从第四油槽的槽底沿第一右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十三管道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左手臂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滚轮的左槽口,且左手臂其中形成左槽口的部分本体设有安装滚轮用的左滚轮安装孔;所述左手臂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左销轴的左销轴孔;所述左手臂上部的本体内部穿设有第十六管道、第十七管道、第十八管道;所述第十六管道从左槽口的槽底向下穿孔直至与第二油槽相连通;所述第十七管道从左手臂的前端面向后穿孔直至与第十六管道相连通;第十八管道从左手臂的顶端面向下穿孔,穿过左滚轮安装孔后继续向下直至与第十七管道相连通;
[0013]所述右手臂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滚轮的右槽口,且右手臂其中形成右槽口的部分本体设有安装滚轮用的右滚轮安装孔;所述右手臂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右销轴的右销轴孔;所述右手臂上部的本体内部穿设有第十九管道、第二十管道、第二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九管道从右槽口的槽底向下穿孔直至与第四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十管道从右手臂的前端面向后穿孔直至与第十九管道相连通;第二十一管道从右手臂的顶端面向下穿孔,穿过右滚轮安装孔后继续向下直至与第二十管道相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销轴包括第二左销轴、第二右销轴、第二中销轴,所述第二左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五油槽、第六油槽,所述第二右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七油槽、第八油槽,所述第二中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九油槽、第十油槽。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左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二十二管道、第二十三管道、第二十四管道,所述第二十二管道由第二左销轴的轴向端面开始沿着中心轴向内穿孔,所述第二十三管道从第五油槽的槽底沿第二左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二十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十四管道从第六油槽的槽底沿第二左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二十二管道连通;
[0016]所述第二右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二十五管道、第二十六管道、第二十七管道,所述第二十五管道由第二右销轴的轴向端面开始沿着中心轴向内穿孔,所述第二十六管道从第七油槽的槽底沿第二右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二十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十七管道从第八油槽的槽底沿第二右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二十五管道连通;
[0017]所述第二中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二十八管道、第二十九管道、第三十管道,所述
第二十八管道由第二中销轴的轴向端面开始沿着中心轴向内穿孔,所述第二十九管道从第九油槽的槽底沿第二中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二十八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十管道从第十油槽的槽底沿第二中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二十八管道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9](1)本技术对壳体、左手臂、右手臂、中手臂、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本体内部穿孔后进行部分孔口堵封以及对所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表面开槽,共同形成管道供润滑液体流通,以此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进行润滑,本技术管道设计合理、紧凑,且对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的润滑点多,可以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进行有效润滑,延长中心架的使用寿命。
[0020](2)本技术中,在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中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所述中心架包括壳体、滑动设于壳体中的中手臂、左右对称设置在该中手臂两侧的左手臂和右手臂,所述左手臂、右手臂均通过第一销轴杠杆式铰接在壳体上且部分位于壳体内;所述左手臂和右手臂、中手臂的顶端均通过第二销轴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壳体、左手臂、右手臂、中手臂、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本体内部穿孔后进行部分孔口堵封以及对所述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表面开槽,共同形成管道供润滑液体流通,以此对第一销轴、第二销轴进行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本体内部嵌套有可调节管道内润滑液体流量大小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尖头螺丝、堵头,所述堵头呈中空状且堵头埋设在管道中,旋拧尖头螺丝可使螺丝的尖头部在堵头端口沿堵头的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包括第一左销轴、第一右销轴,所述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用来安装第一左销轴、第一右销轴的左安装孔、右安装孔;所述壳体的本体内部穿设有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所述中手臂的本体内部设有第八管道、第九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均从壳体的左侧端面水平向右穿孔,所述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五管道从壳体左侧的顶端面竖直向下穿过左安装孔直至与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从壳体右侧的顶端面竖直向下穿过右安装孔直至与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从壳体的底端面向上穿孔直至依次穿过第四管道、第三管道、第二管道;第七管道从壳体的内端面向其本体内部穿孔直至与第三管道连通,第八管道从中手臂的顶端面向下穿孔;第九管道从中手臂与壳体内壁相对的侧面开始向中手臂本体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八管道连通,所述中手臂上其中第九管道的管道口处环绕开设有腰形环槽,腰形环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当中手臂上升或下降至最大行程时,第七管道的管道口均在第一密封圈的密封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心架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的两侧均沿第一左销轴的周向开设有左密封槽,四个所述左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右销轴的周向开设有第三油槽、第四油槽,所述第三油槽、第四油槽的两侧均沿第一右销轴的周向开设有右密封槽,四个所述右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左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十管道、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管道由第一左销轴的轴向端面开始沿着中心轴向内穿孔,所述第十一管道从第一油槽的槽底沿第一左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十管道连通,所述第十二管道从第二油槽的槽底沿第一左销轴的径向向内部穿孔直至与第十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右销轴本体内部穿设有第十三管道、第十四管道、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十三管道由第一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森李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鑫鸣宇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