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层压设备、内饰部件和机动车技术

技术编号:373502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具有热融粘合纱线(102)的3D针织物(100)热定型和层压在用于机动车(200)的内饰部件(210)的承载装置(110)上的方法(30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层压设备(10)中将3D针织物(100)布置(302)在承载装置(110)上;——通过层压设备(10)活化(304)热融粘合纱线(102)以便热定型3D针织物(100);——通过层压设备(10)将热定型的3D针织物(100)层压(306)在承载装置(110)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将3D针织物(100)热定型和层压在承载装置(110)上的层压设备(10),一种具有承载装置(110)和至少一个3D针织物(100)的内饰部件(210)以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内饰部件(210)的机动车(200)。(210)的机动车(200)。(210)的机动车(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层压设备、内饰部件和机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将3D针织物热定型和层压在承载装置上的层压设备、具有承载装置和至少一个3D针织物的内饰部件,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制造中、尤其是在内饰制造中,迄今为止这样使用纺织品,即,将其从二维卷材上切割下来并进一步加工。在目前公开的已知方法中,纺织品在制造过程后大多首先被洗涤,以去除生产残留物。当纺织品被洗涤时,材料会变形和/或起皱。为了使纺织品恢复形状,需要在第一方法步骤、即校准中通常通过施加热量对纺织品进行平滑处理。然后通常对纺织品进行热定型,在此将纺织品加热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在它们定型的同时引发所需的热反应。在后面的方法步骤、即层压中,通过再次施加热量并且例如借助于粘合剂将平滑和经热定型的针织物与承载部件连接。
[0003]通常,3D针织纺织品在高压釜中借助热蒸汽进行热定型,以达到直至约160℃的温度。在此热融粘合纱线液化并且在冷却时固化针织物中的纤维。热定型通常是独立的、能源密集型的、在层压之前进行的过程。在层压过程中,通常通过既向承载装置又向针织物重新输入热量来活化连接的粘合剂。因此,价值链中对于热定型和层压至少需要两倍的能量输入和消耗。此外不利的是,在这两个工艺步骤之间通常需要用于3D针织物的处理和/或物流的花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消除或至少部分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尤其是提供一种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借助其可以将3D针织物特别简单且节省成本地热定型和层压在承载装置上。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任务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3D针织物热定型和层压在承载装置上的层压设备、具有承载装置和至少一个3D针织物的内饰部件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机动车。
[0005]所述任务通过权利要求来解决。尤其是所述任务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来解决。所述任务还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用于将3D针织物热定型和层压在承载装置上的层压设备、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具有承载装置和至少一个3D针织物的内饰部件以及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3的特征的具有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机动车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细节由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描述的特征自然也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饰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反之亦然,因此,关于本专利技术各个方面的公开始终相互援引或可以相互援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将具有热融粘合纱线的3D针织物
热定型和层压在用于机动车的内饰部件的承载装置上的方法来解决。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在层压设备中将3D针织物布置在承载装置上,
[0008]‑
通过层压设备活化热融粘合纱线以便热定型3D针织物,
[0009]‑
通过层压设备将经热定型的3D针织物层压在承载装置上。
[0010]“热定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应理解为热融粘合纱线的活化及其随后的时效硬化,以稳定3D针织物的形状。在此熔融粘合纱线至少部分液化并在冷却时固化3D针织物中的纤维及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层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应理解为将经热定型的3D针织物固定在承载装置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得能够仅通过层压设备将3D针织物热定型并将经热定型的3D针织物层压在承载装置上。这样设计的方法在物流、能源、时间和成本支出方面特别有效。
[0011]“针织物”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应理解为平面纺织品。针织物优选由正面针织物和背面针织物形成,所述正面针织物和背面针织物分别优选由纱线或单丝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纱线又由大量长丝形成。例如一根纱线包括50到100根、尤其是70根长丝。长丝优选由塑料和/或芳族聚酰胺和/或类似材料制成。3D针织物通过其特殊的制造过程制造成三维的并且因此在处理、制造以及固定和加工要求方面与二维平面针织物不同。3D针织物优选区段地具有较窄的网眼(Maschen)并且区段地具有较宽的网眼。替代或附加地,通过改变相邻针织行中的网眼数量来三维地设计3D针织物。3D针织物大多制造用于覆盖承载部件并且能够有利地以减少的或甚至没有脚料的方式进行加工。
[0012]因此,将热定型和层压的方法步骤共同设计在同一层压设备中有利地避免了在不同设备之间移动3D针织物并且用于热定型所引入的能量还可以至少部分地用于层压的方法步骤,因为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设备可以实现所述方法步骤的快速顺序或甚至所述方法步骤的至少部分在时间上并行的执行。这样设计的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可以特别简单且节省成本地实现3D针织物在承载装置上的热定型和层压。
[0013]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上文和下文所述的方法步骤可以单独、共同、一次、多次、并行和/或按任意顺序依次执行。例如“第一方法步骤”和“第二方法步骤”的命名不规定时间顺序和/或优先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扩展方案可以在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中规定,所述活化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的力装置向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施加力,以活化热融粘合纱线。
[0015]“向3D针织物施加力”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应理解为通过层压设备的力装置向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施加力和/或压力,以活化热融粘合纱线。在层压过程中通过施加力和/或压力来活化热融粘合纱线能够有利地将有针对性的熔融脉冲引入3D针织物中、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中。所述力装置优选设计成伺服马达、液压和/或气动的。替代或附加地,力装置设计为抽吸装置,在此优选能够在3D针织物中至少区域地产生过压、负压和/或真空。此外,力装置优选由柱塞和/或流体体积形成。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扩展方案可以在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中规定,所述方法、尤其是活化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的温度装置对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
纱线进行调温。
[0017]“通过层压设备的温度装置对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进行调温”优选理解为通过层压设备的温度装置的加热,特别是与随后对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的冷却相结合。优选调温通过将能量引入3D针织物和/或通过随后消耗能量以进行冷却来进行。这样设计的方法能够有利地改善方法步骤的循环时间和/或改善用于热定型和/或层压的粘合连接。替代或附加地,调温能实现承载装置和3D针织物之间的有利连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扩展方案可以在用于热定型和层压3D针织物的方法中规定,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的浸渍装置用活化介质浸渍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尤其是所述活化介质包括丙烯酸酯。
[0019]活化介质优选能够降低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的熔融温度。用活化介质浸渍3D针织物、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因此能够有利地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将具有热融粘合纱线(102)的3D针织物(100)热定型和层压在用于机动车(200)的内饰部件(210)的承载装置(110)上的方法(300),该方法(300)包括以下步骤:——在层压设备(10)中将3D针织物(100)布置(302)在承载装置(110)上,——通过层压设备(10)活化(304)热融粘合纱线(102)以便热定型3D针织物(100),——通过层压设备(10)将经热定型的3D针织物(100)层压(306)在承载装置(1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304)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10)的力装置(12)向3D针织物(100)、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102)施加力(308),以活化(304)热融粘合纱线(10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300)、尤其是活化(304)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10)的温度装置(14)对3D针织物(100)、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102)进行调温(314)。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300)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10)的浸渍装置(16)用活化介质浸渍(310)3D针织物(100)、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102),尤其是所述活化介质包括丙烯酸酯。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304)还包括:通过层压设备(10)的添加装置(18)向3D针织物(100)、尤其是热融粘合纱线(102)添加(312)催化剂介质,以活化(304)热融粘合纱线(10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融粘合纱线(102)包括至少一个由第一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纤维(104)并且3D针织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