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是以上、下夹板弹性枢接成多个夹具连接组成一夹链并搭配导轨所构成,其特征是该多个夹具以上、下夹板弹性枢接而成,上夹板一端枢设有自由转动的滚轮,搭配设置于滚轮上方弧斜面的导轨,滚轮受导轨的按压导持,连动上下夹板产生自动启闭夹口作用,该多个夹具自动嵌持或释放PC板,自动悬空无遮蔽夹持PC板传输,使紫外线或红外线均匀照射PC板的双面,提高PC板的质量。(*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Printed,Circuit,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特别涉及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PC板即印刷电路板,如图1所示,为常用PC板的立体示意图,该PC板1的双面均具一工作区11,且于其外环周设有一护边12,用以防止其所环护的工作区11遭受碰损,该工作区11内可供布设多个IC零组件,以构成电子电路;在PC板的制造流程中,PC板的双面所分别具有的工作区,均需经过紫外线(以下简称UV)或红外线(以下简称IR)的照射而干燥,以利后续作业的进行;市场上已知用于干燥PC板的干燥机,是利用多个滚筒带动一平移网面,组成一输送PC板的线性输送装置,且于该平移网面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UV或IR的多个照射灯,使多个PC板可平铺于平移网面上,藉由平移网面的带动输送,以循序通过多个照射灯221(如图3所示),促使多个照射灯221可将UV或IR投射于多个PC板上,以达干燥PC板的作用。然而,平移网面是以多个微径线体所相互交错构成,其多个微径线体交错形成有可供光线穿透的多个目孔,虽铺置于平移网面上的PC板表面,其工作区可获得UV或IR的充分照射而干燥,但是,该多个微径线体仍造成PC板背面的工作区受到若干遮蔽,而未能使其受到UV或IR的充分照射,导致PC板背面的工作区产生有干燥度不均的缺憾,进而影响PC板的产品质量,对PC板产业界而言,实已造成相当的忧虑与困扰,此困扰点即为本技术特已研创解决该问题的创作动机所在,故本创作人乃集多年专门从事电子产业制造设备的开创经验,研发出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能使PC板获得UV或IR的充分照射,以均匀干燥PC板,取代常用平移网面的传输方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是以上、下夹板枢接而成的多个夹具相互连接组成一夹链,并搭配导轨所构成,其中该夹链是以多个内、外链板枢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该下夹板是以外链板的一端延设一平板所形成,该上夹板的一端具夹部,该上夹板与下夹板是以弹性枢接组合,使下夹板的端部与夹部间形成一弹性夹口;该导轨是压触引导上夹板,并控制夹口对该PC板的两侧护边的自动开启或闭夹。该上夹板枢设有用以接受导轨的压触引导的滚轮。该导轨是具有用以压触引导滚轮的弧斜面。该导轨是组设于该夹口所需启闭控制处。该导轨是组设于输送机台上的入料区及排料区内。本技术多个夹具均是以上、下夹板弹性枢接所组成,该上夹板的一端枢设有可自由旋动的滚轮,形成一可弹性开启闭合的夹具,是能以按压滚轮的方式,控制夹具的夹口的启闭动作,并搭配具弧斜面的导轨置设于滚轮上方,使导轨可压持引导该滚轮的位置,促使多个夹具备具有自动启闭其夹口的作用。该多个夹具是能相互连接形成一循序排列的环形夹链,经多个链轮与多个惰轮带动夹链,并于多个夹具所需自动启闭处设置导轨,使多个夹具的夹口能自动嵌持或释放PC板的护边,即能以悬空无遮蔽夹持多个PC板的行进传输方式,排除PC板双面受遮蔽的可能,从而达到使UV或IR能充分均匀照射于PC板的双面,以提高PC板的产品质量,进而取代常用平移网面的目的。本技术藉由可循序连动的多个夹具嵌持于PC板周边的护边,以悬空无遮蔽夹持PC板,促使PC板获得UV或IR的充分照射,有效提高了PC板干燥的能力和质量,而具产业上的经济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PC板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收放夹立体图;图5是图2A-A局部放大状态剖视图;图6是图2B-B局部放大状态剖视图。如图2所示,为便利说明本技术的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是举本技术应用于干燥机2的PC板传输方式作为实施例,以详加阐述本技术如后该干燥机2是划分有入料区21、干燥区22及排料区23,且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以多个链轮25及多个惰轮26所带动的自动收放夹结构24及241,使待干燥的多个PC板1,可藉自动收放夹结构24及241以悬空无遮蔽的夹持行进传输方式,自入料区21循序进入干燥区22内,并使干燥区22内的多个照射灯221能充分投射UV或IR于悬空无遮蔽的多个PC板1上(如图3所示),促使多个PC板1的双面皆能获予充分且均匀的干燥,再将该干燥后的多个PC板1递送至排料区23,以供另一生产设备运用。如图4所示,该自动收放夹结构24及241均是以上、下夹板弹性枢接而成的多个夹具4相互连接组成一夹链3,并搭配具弧斜面252的轨导251(如图5所示)构成本技术;其中,该上夹板42上延制有多个耳片422,且上夹板42一端弯制形成有<形夹部421,另一端形成有L形轮座423,该轮座423上是枢设有可自动转动的滚轮424;该下夹板41是以夹链3的外链板32的一端延设一平板所形成,下夹板41上延制有多个耳部412,该多个耳部412是与多个耳片422相对应,且该下夹板41的端部411及尾部413均呈平板状,该下夹板41的尾部413是能与另一外链板32间嵌夹多个内链板31,经多个滚梢33枢接下夹板41与外链板32间的多个内链板31,形成一单位夹链;经由串设有弹簧43的枢轴枢接上、下夹板的多个耳片422及对应的多个耳部412,使弹簧43的双端簧杆是能分别挠性抵持于上、下夹板上,并使其夹部421与端部411间形成一弹性夹口44,进而使多个耳片422及多个耳部412藉枢轴形成上、下夹板的支点,组成一可弹性开启闭合的夹具4,且相互组设多个夹具4的下夹板41所形成的单位夹链,使多个夹具4可相互连接成一循序排列的环形夹链3(如图2所示),组构形成一收放夹结构24及241。上述夹具4的枢轴所串设的弹簧43,其双端簧杆是分别挠性抵持与上、下夹板42、41上,藉枢轴所形成的支点,使上、下夹板42、41的夹部421与端部411能相互压抵贴合,使夹口44呈紧闭状态,若经按压上夹板42的滚轮424后,亦藉枢轴所形成的支点,促使上、下夹板42、41的夹部421与端部411相互远离,而使夹口44可呈开启状态,因此,该夹具4是能藉按压滚轮424的方式控制其夹口44的启闭动作,如此即可采以具弧斜面252的导轨251搭配设置于多个链轮25的上方(如图5所示),使滚轮424能贴触于导轨251的弧斜面252上,促使导轨251可压持并引导控制滚轮424的位置,进而使夹具4备具有自动启闭夹口44的作用,特予说明;当待干燥多个PC板1自入料区21循序递送至干燥区22时(如图2所示),为多个链轮25及惰轮26所带动的自动收放夹结构24及241,其夹链3上多个夹具4的滚轮424是受到导轨251的引导控制,使多个夹具4循序悬空夹持入料区21的待干燥多个PC板1的护边12,使多个PC板1双面的工作区11能于无他物遮蔽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依序进入干燥区22内通过我个照射灯221,使多个PC板1双面的工作区11皆能受到UV或IR的充分照射而均匀干燥,使本技术能以悬空无遮蔽夹持PC板1的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板紫外线/红外线干燥输送机台上的自动收放夹装置,是以上、下夹板枢接而成的多个夹具相互连接组成一夹链,并搭配导轨所构成,其中该夹链是以多个内、外链板枢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该下夹板是以外链板的一端延设一平板所形成,该上夹板的一端具夹 部,该上夹板与下夹板是以弹性枢接组合,使下夹板的端部与夹部间形成一弹性夹口;该导轨是压触引导上夹板,并控制夹口对该PC板的两侧护边的自动开启或闭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王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