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柱迫紧式散热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66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主要由柱芯、套管、座架及散热片组成,其中,柱芯为下部较宽的圆柱体,该套管可套覆于柱芯外围,其底端周缘设有凸边,可供座架及散热片套叠于上,由于套管宽部的内径较小于柱芯下端宽部的外径,在组合时套管恰卡持在柱芯宽部的上端,此时把套管再向下压挤,令套管向外扩撑而迫紧散热片,使与散热片固定形成一体,如此即不须涂胶、焊接和电镀,可减少作业流程,不仅节省工时和成本而增进产能,并可降低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是利用管柱扩撑将散热片迫紧而固设一体,其组装简单,可节省工时及减少制造流程,增加生产速度并兼具环保功能。
技术介绍
按,为避免计算机主机内部电子组件,在执行运转时大量热量累积造成温度过高而损坏电子组件,进而影响计算机操作的安定性,一般皆在电子组件上加装散热装置将热源导散出,以保持电子组件执行的稳定。而已知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设有一底板1、以及复数散热片2,于该底板1上挖设有螺孔11,螺孔11可经螺栓而与主机板上预设的螺孔螺合固定,该散热片2是组设于底板1的上端,以使底板1在贴置于电子发热组件的顶面吸收热源及导热时,可利用该散热片2将热量导散而出,其于组合时是先将该复数散热片2组接成组,然后利用粘胶涂抹在该复数散热片2底部后,再与底板1粘合固定完成组装,由于此种散热装置在上粘胶的过程时常发生粘胶涂抹不均,甚至因涂抹过多而渗出,组装时需另增加后续整理工作,制造过程实为不便,且在作用时因吸收热量产生的高温,长时间使用使得底板1与散热片2产生脱离现象,散热成效亦受影响。因此,为能将底板1与散热片2的组合有较佳的固定及散热功效,遂有业者将散热片2与底板1以焊接的方式来组合,此种方式虽然可改善组合紧密度以及防止脱落的问题,但由于金属材料在焊接时需先镀上一层镍,使得组装作业不仅需多一道电镀程序,且在电镀与焊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水及废气,易导致空气和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害于组装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亦对环境保护有所影响和破坏,故而此种技术对于散热装置的组合不便和缺失,只不过是赶走老虎引来了狼,并未真正有效解决问题。又,市面上另有一种利用热管将散热片穿透及迫紧所组成的散热装置,此种散热装置如图2所示,是设有底座3、热管4、以及散热片5,其中,该散热片5上设有穿孔51,由于其所使用材质为铝金属,在组合时是先将热管4镀上镍后锡焊于底座3上,接着再把散热片5套插组合在热管4上以完成组装,由于该散热片5是由热管4的管端迫紧及磨擦穿孔51而定位,因此容易造成磨损而影响其组装强度,同时亦会使得热传的可靠性降低,且其在电镀与焊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水及废气,亦对环境保护有所影响和破坏。本创作人有鉴于已知散热装置在组装设计上的缺点,导致产制组装不便、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产能无法提升的诸多不良,尤其深感散热片的制造在整体环保上不仅重要且对环境影响极大,乃针对上述缺失悉心研究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良后,终于创作出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以便可摒除已知技术的缺点,能有效解决散热片的组装问题,并达到较佳生产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由柱芯扩撑套管将散热片迫紧而固设一体,其组装简单,而可增加生产速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由节省工时及减少制造流程,可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由柱芯扩撑套管的结构设计,可不须电镀和焊接,而能减少环境污染。具体言之,本技术管柱迫紧式散热组,主要是设由一柱芯、一套管、一座架及复数散热片所组成,其中,该柱芯是利用一实心的金属制作,柱芯并设为上窄下宽的圆柱体;该套管则设为圆形的中空金属管,其为一上窄下宽的管体,是设以套覆于柱芯外,惟其内径较小于柱芯宽部的外径,使套管在套覆于柱芯外时,仅能卡持在柱芯宽部的外围上端,却又具备有可供撑挤的一定弹性,在套管底端周缘则设有凸边,该凸边是形成框缘而可供座架及散热片套置和堆栈于上;该座架是供利用以组架在主机板的电子组件上作为固定,其中央部位是设为圆心框,使其恰可套置在套管的凸边上;该散热片亦设有圆心框,是先以复数冲压组合堆栈成组后,再套置在套管外围及座架上端,该散热片可将套管传导来自柱芯吸收的热量导散而出以达成散热功效。本技术在组合时,是先将套管套置于柱芯外围,然后再依序将座架及散热片组分别套叠在其外围上,由于该套管内径较小于柱芯下端宽部的外径,因此在套合时套管是先卡持在柱芯宽部的外围上,而座架及散热片的圆心框径则因设仅略大于套管而较小于该凸边,遂可套置在套管外并抵压在凸边上,此时再把套管向下压挤,令套管受柱芯迫挤压力而向外扩撑,进而紧迫住散热片,使可与散热片固定而形成一体,如此即可不须涂胶、焊接和电镀,减少作业流程,由于本技术是直接向外部扩紧,不仅可确实且劳固地将散热片组装完成而解决上述问题,且可节省工时和成本并增进产能,又可降低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柱芯扩撑套管将散热片迫紧而固设一体,其组装简单,而可增加生产速度;由节省工时及减少制造流程,可降低生产成本;由柱芯扩撑套管的结构设计,可不须电镀和焊接,而能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已知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已知另一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组装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管柱迫紧式散热组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具体结构特征,以下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由下列图标,以及配合图标的详细说明而更进一步揭示明了,首先,请参阅图3及图4,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及组合图,其是包括有柱芯10、套管20、座架30及散热片40,其中该柱芯10是设为一下部较宽的圆柱体,其为实心的金属材质;该套管20是设为一下部较宽的中空管体,亦以金属材质制作,该套管20的内径是较小于柱芯10下端宽部的外径,使套管20在套覆于柱芯10外侧时,仅能卡持在柱芯10宽部的外围上端,却又可具备有可供撑挤的一定弹性,在套管20底端周缘则设有凸边21,该凸边21是形成外框缘而可供座架30及散热片40套置和堆栈于其上端;该座架30是于其四端各设有支脚31,在支脚31上设有螺孔,可供组架在主机板的电子组件上以作为固定之用,其中央部位是设有圆心框32,该圆心框32内径是仅略大于套管20的外径,使其恰可套置在套管20外围并抵置于其凸边21上;该散热片40是设为扣合组接式散热片,其可由扣合组接方式形成散热片组,在散热片40上亦设有圆心框41,该圆心框41的内径是仅略大于套管20的外径,其可先以复数冲压组合堆栈成组后,再套置在套管20外围及座架30上端,该散热片40可将套管20传导来自柱芯10吸收的热量导散而出以达散热功效。再请参阅图5及图6,本技术在组合时,是先将套管20套置于柱芯10外围,然后再依序将座架30及散热片组40分别套叠在其外围上,由于该套管20内径较小于柱芯10下端宽部的外径,因此套管20在套装时会先卡持在柱芯10宽部的外围,而座架30及散热片40的圆心框31及41内径则因仅略大于套管20而较小于其凸边21,遂可令座架30及散热片40套置于套管20外围并抵靠在该凸边21上,此时只要把套管20向下压挤,使空心的套管20受实心的柱芯10挤迫的压力而向外扩撑,进而紧迫并抵制住散热片40,便可令柱芯10与套管20及散热片40形成固定而完成一体的组合。又,由于散热片40在利用扩撑迫挤完成组合后,即与套管20及柱芯10形成紧密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柱迫紧式散热组,是包括有柱芯、套管、座架及散热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柱芯是设为实心的圆柱体,其下部较宽;    该套管设为圆形中空的管状体,其下部较宽,套覆于柱芯外围,而其内径较小于柱芯下端宽部的外径,在套管底端的周缘并设有凸边,该凸边是形成为框缘,供座架及散热片套置和堆栈于其上端;    该座架是设有支脚,供组架于主机板的电子组件上,其中央部位设有圆心框,该圆心框内径仅略大于套管的外径,使其恰可套置在套管外围并抵置于其凸边上;    该散热片设为复数散热片组,在散热片中央设有圆心框,该圆心框的内径仅略大于套管的外径,其可以堆栈套置在套管的外围和座架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堂贵
申请(专利权)人:能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