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0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端子配件的误插入和强度降低。具备:端子配件,其具有端子连接部;以及壳体,其设置有使端子配件沿着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内侧的端子容纳室且容纳于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容纳部,端子连接部是使两个端部(11x、11y)的端面(11x1、11y1)彼此相面对地折弯成筒状的筒部,具有以端子插入方向为筒轴方向且从端子插入方向侧的末端(11f)朝向与该端子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子拔出方向凹陷的凹部(16),凹部由将端子连接部的末端处的两个端部侧的各个角部切除而成的两个切除部(16a、16b)形成,端子容纳部具有插入到容纳完成位置的端子连接部的凹部且两个端部的各个端面的对置配置方向上的宽度比两个端部的端面彼此的间隙大的凸部(25)。面彼此的间隙大的凸部(25)。面彼此的间隙大的凸部(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连接器,存在一种连接器,其端子配件具有筒状的端子连接部,即使将该端子配件绕其筒轴旋转也能够将其容纳于壳体中。并且,在这样的连接器中,通常,仅在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插入姿势容纳于壳体的情况下,能够使该端子配件与配对侧端子配件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在端子配件以从正规位置旋转后的错误的插入姿势容纳于壳体的情况下,无法使该端子配件与配对侧端子配件物理连接等,无法实现端子配件与配对侧端子配件之间的电连接品质。因此,例如,在以往的连接器中,在端子配件设置向外突出的突起,仅使壳体容纳以正确的插入姿势插入的端子配件,由此抑制端子配件的误插入(下述的专利文献1)。然而,对于这样的端子配件的突起,必须在壳体确保该突出的量的插入轨迹,有可能导致壳体的体积的大型化。因此,在以往的连接器中,将设置于端子配件的端子连接部的切口和设置于壳体的突起配置为仅在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插入姿势插入时能够嵌合,仅使以正确的插入姿势插入的端子配件容纳于壳体,由此抑制端子配件的误插入(下述的专利文献2)。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3375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1

72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然而,端子配件的切口可能成为取决于端子连接部在壁体上的配置如何而容易导致应力集中等强度降低的一个原因。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端子配件的误插入和强度降低的连接器。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具有与配对侧端子配件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端子容纳部,所述端子容纳部使所述端子配件沿着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内侧的端子容纳室并且容纳于容纳完成位置,所述端子连接部是使两个端部的端面彼此相面对地折弯成筒状的筒部,所述端子连接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以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为筒轴方向并且从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的末端朝向与该端子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子拔出方向凹陷,所述凹部由两个切除部形成,两个所述切除部通过将所述端子连接部的所述末端处的两个所述端部侧的各个角部切除而成,所述端子容纳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从所述末端侧插入到所述容纳完成位置的所述端子连接部的所述凹部。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中,在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插入姿势插入到端子容纳室的情况下,端子容纳部的凸部插入到端子连接部的凹部。因此,在该连接器中,在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插入姿势插入到端子容纳室的情况下,能够使该端子配件插入到容纳完成位置。另一方面,在该连接器中,在端子配件以绕端子连接部的筒轴旋转180度后的错误的插入姿势插入到端子容纳室的情况下,端子连接部的末端卡住端子容纳部的凸部。因此,在该连接器中,在端子配件以错误的插入姿势插入到端子容纳室的情况下,当端子连接部的末端卡住凸部时,端子配件向更深处的位置的插入被抑制,使该端子配件不会到达容纳完成位置。因此,在该连接器中,例如能够使作业者等检测到端子配件的误插入。而且,在该连接器中,由于利用将端子连接部的末端的两个端部侧的各个角部切除而成的两个切除部形成凹部,因此,例如与将1个壁部切除而形成为与前文的凹部相同大小的凹部的情况相比,在1个壁部中的切除区域较窄,能够抑制端子连接部的强度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能够抑制端子配件的误插入和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5]图2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配对侧连接器的立体图,表示它们的嵌合连接前。
[0016]图3是从端子容纳部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0017]图4是图3的X1

X1线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使图3的Y1

Y1线截面旋转90度后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是图3的X2

X2线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7是使图3的Y2

Y2线截面旋转90度后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9是端子配件和防脱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10是表示卡止状态的端子配件和防脱部件的立体图。
[0024]图11是端子容纳部和防脱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12是将壳体的一部分切开而示出内侧的卡止状态的端子容纳部和防脱部件的立体图。
[0026]图13是将壳体的一部分切开而从其他角度观察内侧的卡止状态的端子容纳部和防脱部件的立体图。
[0027]图14是与图3的X1

X1线截面相当的局部放大图,表示端子配件的误插入时。
[0028]符号说明
[0029]1 连接器
[0030]10 端子配件
[0031]11 端子连接部
[0032]11f 末端
[0033]11x,11y端部
[0034]11x1、11y1端面
[0035]14 被卡止部
[0036]15 防脱容纳部
[0037]16 凹部
[0038]16a、16b切除部
[0039]17 加强部
[0040]20 壳体
[0041]20a 端子容纳室
[0042]22 端子容纳部
[0043]25 凸部
[0044]40 防脱部件
[0045]43 端子卡止部
[0046]510 配对侧端子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
[0048][实施方式][0049]基于图1至图14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之一进行说明。
[0050]图1至图8的符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该连接器1安装于电线We的末端,与该电线We的目标设备(省略图示)电连接。并且,该连接器1通过与配对侧设备500的配对侧端子配件510(图2)电连接,从而使该配对侧设备500与电线We的目标设备之间电连接。该配对侧端子配件510配置于配对侧设备500的框体500a的配对侧嵌合空间500b,与嵌入到该配对侧嵌合空间500b的连接器1电连接。例如,在此,电线We的目标设备是车辆的逆变器,配对侧设备500是车辆的旋转机。
[0051]该连接器1具备端子配件10、壳体20、屏蔽壳30以及防脱部件40(图3以及图8)。
[0052]端子配件1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该端子配件10通过对作为母材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切断加工等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具有与配对侧端子配件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端子容纳部,所述端子容纳部使所述端子配件沿着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纳部内侧的端子容纳室并且容纳于容纳完成位置,所述端子连接部是使两个端部的端面彼此相面对地折弯成筒状的筒部,所述端子连接部以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为筒轴方向并且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从所述端子插入方向侧的末端朝向与所述端子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端子拔出方向凹陷,所述凹部由两个切除部形成,两个所述切除部通过将所述端子连接部的所述末端处的两个所述端部侧的各个角部切除而成,所述端子容纳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从所述末端侧插入到所述容纳完成位置的所述端子连接部的所述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部针对每个所述切除部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从两个所述端部各自的所述端面的对置配置方向上的与所述切除部相邻的相邻设置位置朝向所述端子拔出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梨大介曾根隆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