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90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包括横向设置并电连接的弹性件和端接件,弹性件上设有用于与电能接收方或者电能发送方电连接的第一插口,端接件上设有用于与电缆电连接的第二插口,弹性件和端接件分体设置,接触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从第一插口穿入弹性件后伸出,与端接件远离第二插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接触件的两个主体部分相互独立,均可进行单独的更换,降低成本更换方便。降低成本更换方便。降低成本更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接触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插头或充电插座
,具体说的是一种可更换接触件。

技术介绍

[0002]由现有技术已知,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头用于与构造为充电插座的部件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或充电插座中使用具有弹性件和端接件作为功率接触件连接是必不缺少的部分,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加工有扭簧孔的接触件,外壳零件采用冷挤制成,内部扭簧部分采用机加成型,如图2所示,具有开口孔的接触件采用机加一体成型,两种常用结构均存在一些缺点,机加与冷挤由于工艺限制加工工时高,耗费材料多,导致其成本高,当接触件的前部弹性件或后部端接件损坏时,需要进行整体的更换,导致维修成本较高,成本及维修费用无法满足汽车行业年降及成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更换接触件,接触件的两个主体部分相互独立,均可进行单独的更换,降低成本更换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包括横向设置并电连接的弹性件和端接件,弹性件上设有用于与电能接收方或者电能发送方电连接的第一插口,端接件上设有用于与电缆电连接的第二插口,弹性件和端接件分体设置,接触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从第一插口穿入弹性件后伸出,与端接件远离第二插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0005]本技术所述的连接件为螺栓,弹性件上构造有用于螺栓的螺杆穿过并实现螺栓的头部限位的第一通孔,端接件上构造有用于螺栓的螺杆拧入的内螺纹。
[0006]本技术所述的螺栓的头部构造有用于拧动工具拧动的外扳拧结构和/或内扳拧结构。
[0007]本技术所述的外扳拧结构为六角头、十二角头、花键头、十角头、八角头、方头或三角头中的任意一种。
[0008]本技术所述的内扳拧结构为一字槽、十字槽、内六角或内六花中的任意一种。
[0009]本技术所述的弹性件由簧爪和底盖组成,簧爪由一体成型的连接环和多片弹片组成,连接环的一侧周向均匀设置多片弹片,另一侧固定连接底盖,底盖上开设有用于连接件穿出的第一通孔。
[0010]本技术所述的底盖与连接环螺纹连接、焊接、卡扣连接或扣合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接触器在保证与现有技术基础结构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分体式的弹性件和端接件, 利用弹性体本身具有插口的特性,利用连接器穿过第一插口,再与端接件的未设有第二插口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当弹性体或端接件出件问题,可进行更换,同时,当接触件出现问题,也可将各零件拆卸下来,进行单独的检查,即方便更换又利于检修,节省成本与时
间。
[0013]2、将连接件做成螺栓的样式,从内部将弹性件与端接件连接为一体,不需要改变弹性件与端接件的外部结构,通过可穿过并限位的第一通孔外加位于端接件的内螺纹,就可完成整体的安装,适配性优异,更换方便迅速。
[0014]3、弹性件的底部需要开口用于连接件的穿过,如机加之后开口,因底部较薄容易变形,采用冲压卷制成型,底部成型工艺要求高,加工困难,因此,将弹性件的簧爪与底盖单独成型,两者再进行固定连接,降低加工难度。
[0015]4、在螺栓的头部构造有用于拧动工具拧动的外扳拧结构和/或内扳拧结构,可根据接触件的大小、型号确定扳拧结构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该外扳拧结构和内扳拧结构可帮助螺栓快速取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簧爪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簧爪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弹性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弹性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2弹性件的立体结构意图;
[0028]图中:1、弹性件,1

1、第一插口,1

2、第一通孔,101、簧爪,101

1、连接环,101

2、弹片,102、底盖;
[0029]2、端接件,2

1、第二插口,2

2、内螺纹;
[0030]3、连接件,301、头部,302、螺杆,301

1、外扳拧结构,203

2、内扳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这里,将给出相应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子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或限定本技术。
[0032]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内”、“外”、
ꢀ“
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0033]如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包括横向设置并电连接的弹性件1和端
接件2,弹性件1和端接件2能够导电,弹性件1的轴线方向与端接件2的轴承线方向重合,弹性件1上设有用于与电能接收方或者电能发送方(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第一插口1

1,第一插口1

1位于接触件的左端,电能接收方例如汽车的充电插座,电能发送方例如充电站的充电插头,支持AC充电(交流)和DC充电(直流),端接件2上设有用于与电缆(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第二插口2

1,第二插口2

1位于接触件的右端。
[0034]为实现可更换,弹性件1和端接件2分体设置,弹性件1与端接件2相接触对应的面均为平面,保证两者接触时导电特性不受影响,接触件还包括连接件3,连接件3从第一插口1

1穿入弹性件1后伸出,与端接件2远离第二插口2

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固定后,使弹性件1的右端面与端接件2的左端面完全对应接触,整体安装图如图5所示,与现有的接触件相比外观无明显变化,当连接件3拆卸后,弹性件1和端接件2分离,两个部件可进行单独的更换,节省维修费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包括横向设置并电连接的弹性件(1)和端接件(2),弹性件(1)上设有用于与电能接收方或者电能发送方电连接的第一插口(1

1),端接件(2)上设有用于与电缆电连接的第二插口(2

1),其特征在于:弹性件(1)和端接件(2)分体设置,接触件还包括连接件(3),连接件(3)从第一插口(1

1)穿入弹性件(1)后伸出,与端接件(2)远离第二插口(2

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3)为螺栓,弹性件(1)上构造有用于螺栓的螺杆(302)穿过并实现螺栓的头部(301)限位的第一通孔(1

2),端接件(2)上构造有用于螺栓的螺杆(302)拧入的内螺纹(2

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的头部构造有用于拧动工具拧动的外扳拧结构(301

1)和/或内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钙琳李刘生韩见强郭辉周锦昌张金源贺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