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前照灯灯光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灯光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照灯灯光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前组合灯通过灯光调节结构实现灯光的左右、俯仰调节,以便远近光进行照准,其中为方便对灯光进行调节,灯光调节点一般通过传动机构布置在方便调节的位置。
[0003]目前常用的灯光调节机构采用调节杆结合锥齿轮的方式将调节运动传递至灯体内部,因锥齿轮一般采用标准的90
°
与调节杆进行配合,导致调节杆只能垂直布置,大大增加了灯体所占用的空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采取调整锥齿轮锥齿角度或改变调节杆布置角度的方式,但由于灯具种类繁多,调整锥齿轮锥齿角度会导致零件种类和数量大增,同时成本提升,装配繁琐。如果不将调节杆布置为90
°
,则可以采用软轴传递运动,但此方式因软轴为非刚性件,以及外壳的长时间老化后,传递会出现卡滞,甚至导致灯光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前照灯灯光调节装置。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照灯灯光调节装置,包括:转折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折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输入杆、中间过渡杆以及末端输入杆,所述中间过渡杆的两端开设朝向相反的两个配合安装面;所述调节输入杆及所述末端输入杆包括:主体连接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主体连接杆端部的限位护套,所述限位护套的末端为喇叭状管壳,所述主体连接杆伸入所述喇叭状管壳内的一端开设与所述配合安装面对接的扭矩传递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照灯灯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护套包括:圆柱管壳以及与所述圆柱管壳一体成型的喇叭状管壳;所述喇叭状管壳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喇叭状管壳的内壁与所述主体连接杆的两侧外壁之间留有移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前照灯灯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强,陈如意,程慎昕,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