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聚酰亚胺对活性金属的粘合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76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改进聚酰亚胺膜对底层金属表面的粘合力,将能固化成硅倍半环氧乙烷共聚物的有机溶液涂到金属表面上。在同时固化过程中形成聚酰亚胺膜和共聚物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进聚酰亚胺膜对底层金属表面(如带有金属镀敷图案的底板,例如铜版)的粘合力的方法。已知聚酰亚胺前体(如聚酰胺酸)热固化形成的聚酰亚胺可在半导体器件中用作钝化电介质。例如参见1986年5月26日授予Linde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590,258号。然而,由于聚酰亚胺对金属表面的粘合力很差,带来了界面处水分渗透增加和氧化作用增加的问题。由此导致丧失钝化功能。改进各种聚合物基底材料的粘合力的许多方法在本
中是已知的。例如1978年7月25日授予Lesaicherre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103,045号,描述了将选定的氨基硅烷或环多硅氧氮烷(cyclopolysiloxazane)的溶液涂在无机氧化物层上使光刻胶聚合物与无机氧化物层粘合。类似地,1985年7月16日授予Ponjee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529,618号中报导,在涂光刻胶聚合物之前,先用3-氨丙基三烷氧硅烷的水溶液处理无机材料。制备硅倍半环氧乙烷(Silsesquioxane)聚合物以用作半导体器件中的绝缘层也是已知的。例如,在1987年6月24日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公开号为第0,226,208号)介绍了在衬底上涂敷预聚物,然后在氧存在下在高于400℃的温度下加热以形成绝缘层的方法。该预聚物是使选定摩尔比的四烷氧硅烷、三烷氧硅烷和二烷氧硅烷的混合物进行水解和缩聚而制得的。在1986年12月2日授予Nozue等人的美国专利4,4,626,556号中,报导了让水和三卤代硅烷反应以生成不含氨基的硅倍半环氧乙烷聚合物,该聚合物与受辐照时能产生具有交联反应活性物质的化合物一起构成混合物用于形成绝缘层。在1988年2月9日授予Clodgo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723,978号中,公开了采用先从硅烷醇溶液制备改性的梯形硅倍半环氧乙烷聚合物,然后在氧等离子体中处理它以产生有机质玻璃绝缘层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均未涉及用硅倍半环氧乙烷形成促进粘合的涂层,针对这一背景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使聚酰亚胺膜与底层金属表面粘合的改进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先将某种有机溶液涂到底层金属表面上,该溶液是由氨烷氧基硅烷单体、芳烷氧基硅烷或芳基硅氮烷单体及水在溶剂中反应制得的。然后,进行加热步骤以形成部分固化层,再涂上含有聚酰亚胺前体的溶液。进行第二次加热以同时形成固化的硅倍半环氧乙烷共聚物层和聚酰亚胺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固化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聚酰亚胺和底层之间有很强的粘合,它既防潮又耐金属氧化,同时还提供了高度的热稳定性。该方法还可以用聚酰亚胺涂敷得到增加粘合力的涂层而不需要一套单独的完整的固化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机溶液被涂在带有金属镀敷图案的底层金属表面上,如金属膜或经过处理的半导体基底上。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基底是包含有金属图案的绝缘体层。例如,该绝缘体层通常包括二氧化硅、氮化硅、回流磷硅酸盐玻璃或聚酰亚胺,例如从1,2,4,5-苯四酸二酐和氧联二苯胺、或二苯酮四羧酸二酐和氧联二苯胺和/或间苯二胺或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已知的其它芳香族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制备的聚酰亚胺。典型的金属包括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合金、高熔点金属或高熔点金属的硅化物等,例如,铜、铝、银、铬、铅、锡、金、Ⅳ主族金属、Ⅴ主族金属和Ⅵ主族金属,如钛和钨等等。采用旋转涂敷等传统方式将有机溶液涂在底层表面上,根据所需要的厚度,可选旋转速度为约2,000-5,000转/分。该有机溶液是由氨烷氧基硅烷单体、芳烷氧基硅烷或芳基硅氮烷单体与水在溶剂中反应而制备的。合适的氨烷氧基硅烷单体包括由/式(A)表示的氨基三烷氧基硅烷 其中,R1为氢原子;饱和烃基或氨基取代的(二或三氨基取代较好)饱和烃基,烃基有1至5个碳原子较好;或烷基取代的苯基或其衍生物,较好的烷基含有1至5个碳原子;其中,R2为饱和烃基(含2至6个碳原子较好)或烷基取代的(二烷基取代的较好)苯基或其衍生物,每个烷基含1至5个碳原子较好;其中R3为饱和烃基基,较好的是含1至8个碳原子的。另外,这些氨基三烷氧基硅烷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氨烷氧基硅烷单体包括下列物质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β-乙基六氧)硅烷、三甲氧甲硅烷基丙基二亚乙基三胺、(氨乙基氨甲基)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α-三甲氧基甲硅烷基-β-(对-间-氨甲基)-苯基乙烷。较好的氨烷氧基硅烷单体包括上面式(A)表示的氨基三烷氧基硅烷,其中R1为氢原子或含2或3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或氨基取代的饱和烃基;其中R2为含3至6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其中R3为含1至4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特别好的一组氨烷氧基硅烷单体包括下列氨基三烷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该有机溶液时所用的较好的芳烷氧基硅烷或芳基硅氮烷单体是由式(B)表示的其中,R4为未取代或取代的芳香族基团,如式(C)所示其中,n=0至6(0至3更好),如苄基或具有更高的官能度,R5为氢原子或饱和烃基,含1-8个碳原子较好,1至4个碳原子更好,如二甲苯基或莱基(mesitylyl);其中,Y为(OR6)或N(R7)2,其中R6为含1至5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R7为氢原子或含1至5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另外,这些芳基烷氧基硅烷和芳基硅氮烷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具有代表性的芳基烷氧基硅烷和芳基硅氮烷单体包括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二甲氨基)苯基硅烷、双(二甲氨基)二苯基硅烷和双(二甲氨基)甲苯基硅烷。特别好的芳基烷氧基硅烷和芳基硅氮烷单体包括那些R4为未取代或取代的苯基、R6为含1至4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或R7为氢原子或含1至4个碳原子的饱和烃基的单体。芳烷氧基硅烷单体是最好的,如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如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任何能溶解氨烷氧基硅烷和芳烷氧基硅烷或芳基硅氮烷并可与水混溶的合适的溶剂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溶剂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例如,醇类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异戊醇等;醚类如溶纤剂(如甲基溶纤剂)、二甘醇二甲醚、二噁烷、丁基二甘醇一乙醚、四氢呋喃等;芳香族醇如苯酚等;多羟基醇如乙二醇、四亚甲基二醇等;酮类如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二乙酮等;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较好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和异丙醇。以芳烷氧基硅烷单体与氨烷氧基硅烷单体的摩尔比为约1∶3至约4∶1进行反应较好,更好的是从约2∶3至约2.5∶1,水与单体总量的摩尔比从约0.5∶1至约2∶1较好,更好地是从约0.9∶1至约1.7∶1。在制备该有机溶液时,可加入其它单体。例如,为了改进膜的均匀度,可使用有利于交联的高官能度的硅烷单体,如四官能度的硅烷单体。在本专利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中,除了氨烷氧基硅烷和芳烷氧基硅烷或芳基硅氮烷单体和水外,还加入四烷氧基硅烷单体(如四乙氧基硅烷)一起反应以制备有机溶液。以单体总摩尔数为基准,所用的四烷氧基硅烷单体的比例不超过约50%为宜,不超过约45%更好,约20%至约45%最好。关于所用的有机溶液及其制备的其它细节,可参考1990年3月15日提出的正在审查中的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聚酰亚胺涂层与金属表面粘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步骤组成:(a)将有机溶液涂到所述的金属表面上,该溶液是由氨烷氧基硅烷单体、芳烷氧基硅烷或芳基硅氮烷单体和水在溶剂中反应制得的;(b)在使所述表面上能形成部分固化膜的条件下加热所 述表面;(c)将含有聚酰亚胺前体物质的溶液涂到所述部分固化膜上;和(d)在能同时形成固化硅倍半环氧乙烷共聚物膜和聚酰亚胺膜的条件下加热所述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罗德乔治林德罗斯玛利安普里威蒂凯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