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4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及其制备方法,内容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各成分组成:活性成分0.003~0.8份、中链甘油三酸酯2~5份、抗氧剂0.2~0.6份、亲水溶剂8~12份、亲水型表面活性剂0.5~1份、亲油溶剂65~75份和亲油型表面活性剂6~8份;内容物为油包水包油型乳化体系,活性成分在内油相,由水相包裹,形成水包油型胶束体系,再与外油相进一步加工形成油包水包油型体系;通过专用的溶剂组合和制剂技术提高了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度和在储存过程的稳定性;该制备方法能有效保证活性成分的混合均匀性、降低过程损耗和降解风险、提高生产质量可靠性的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及其制备方法,内容物为油包水包油型乳化体系,稳定性好,溶出度好,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介绍

[0002]软胶囊系指将一定量的液体原料药物直接密封,或将固体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辅料中制备成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常见活性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脂溶性成分,可与适宜的辅料组合成内容物,密封于软质囊材制成软胶囊剂。
[0003]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包含: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醋酸酯和视黄醇棕榈酸酯等。具有促进生长、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结膜、角膜等正常功能的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和皮肤粗糙等维生素A缺乏症。
[0004]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包含:胆钙化醇、麦角钙化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度骨化醇等。具有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骨骼发育、细胞分化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0005]以上脂溶性活性成分,具有对光、热、氧、酸、碱等不稳定的特性,加工过程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其降解。口服经胃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胆盐的作用下,通过肠黏膜吸收。在软胶囊剂产品中,内容物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对活性成分的质量、稳定性、体内吸收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已上市软胶囊药品在内容物的处方工艺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良。
[0006]中国专利CN114469961A公布的一种维生素A和维生素D软胶囊生产中的溶解混合方法,将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加热到60

70℃,加入到食用植物油中,保温搅拌10

20分钟,再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D、糖醇和添加剂,搅拌10

20分钟。食用植物油为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一种。中国专利CN112641752A公布的一种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便秘的用途,将处方量的辅酶Q10、维生素D和维生素E加入植物油中,加热搅拌溶解,制得内容物药油,植物油为大豆油、椰子油、橄榄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中国专利CN1371281A公布的活性型维生素D3类的软胶囊剂,油性溶液基剂选自脂肪酸的甘油脂类、丙二醇脂肪酸二酯、甘油三乙酸酯、聚乙二醇、植物油中的至少一种。中国专利CN101703559A公布的一种具有缓解视疲劳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增稠剂与1/3稀释剂混合,70℃水浴加热溶解,胶体磨粉碎10分钟,得混合液1;越橘提取物与1/3稀释剂混合,加入到混合液1中,胶体磨粉碎10分钟,得混合液2;然后将乳化剂、叶黄素、维生素A与剩余的1/3稀释剂混合,加入到混合液2中,胶体磨粉碎10分钟,得内容物药液;稀释剂包括大豆油、丙二醇、麻油、花生油、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大豆油。上述专利均使用加热溶解方式,内容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在加热条件下容易产生过氧化物,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使用常见的搅拌溶解方式,存在死角,可能导致微量的活性成分溶解不完全,未研究活性成分在内容物中的混合均匀度;使用不同的内容物组合,但未评价内容物对活性成分溶出释放的影响。
[0007]中国专利CN105311037A公布的一种维生素D胶囊型滴剂及其制备方法,维生素D的药物组合物由维生素D、甘油、聚乙二醇、植物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植物油选自花生油、大豆油和橄榄油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40、吐温60、吐温80 中的至少一种。吐温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大于10,亲水性较强,会导致活性成分在胃液中溶出,从而酸解破坏;体外溶出度考察选择pH5.6醋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不能代表维生素D在体内吸收环境,考察结果不够充分。
[0008]综上所述,虽然现有技术针对维生素A、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的软胶囊剂进行了改善,但存在解决方式单一,难以兼顾更多,使得处方工艺中仍然存在稳定性和有效性的不足。鉴于上述问题暂未完全解决,亟需提供一种有效性高、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的,填充在软胶囊剂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提供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维生素A、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活性成分,选择专用的溶剂组合和制剂技术以提高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度和在储存过程的稳定性;该制备方法可有效保证活性成分的混合均匀性、降低过程损耗和降解风险、提高生产质量可靠性的稳定性。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各成分组成:
[0011][0012]所述内容物为油包水包油型乳化体系;所述活性成分、抗氧剂和中链甘油三酸酯组成内油相;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溶剂组成水相,水相包裹内油相形成水包油型胶束体系;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油溶剂组成外油相,外油相包封胶束体系形成油包水包油型乳化体系。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活性成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A的衍生物或维生素D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抗氧剂为α

生育酚、3,4

亚甲二氧基苯酚、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亲水溶剂为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亲水型表面活性剂为水油度(HLB值)高于8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
选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亲油溶剂为三棕榈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棕榈油、椰子油、氢化椰子油、氢化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最优选为三棕榈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棕榈油+椰子油的组合物,其比例关系为12:7.5:28.5:52。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亲油型表面活性剂为水油度(HLB值)低于6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选卵磷脂、油酸山梨坦(司盘80)、三油酸山梨坦(司盘85)、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0](1)制备内油相:将活性成分和抗氧剂,加入中链甘油三酸酯中,使用行星式真空搅拌器,搅拌溶解,制得内油相;
[0021](2)制备水相:将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制得水相;
[0022](3)制备水包油型胶束:将步骤(1)制得的内油相缓慢加至步骤(2)制得的水相中,室温下边加边搅拌;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超声高剪切分散乳化,得水包油型胶束;
[0023](4)制备外油相:将亲油溶剂和亲油型表面活性剂混合,加热搅拌溶解,得外油相;
[0024](5)制备软胶囊内容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其特征在于,内容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各成分组成:活性成分0.003~0.8份、中链甘油三酸酯2~5份、抗氧剂0.2~0.6份、亲水溶剂8~12份、亲水型表面活性剂0.5~1份、亲油溶剂65~75份和亲油型表面活性剂6~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物为油包水包油型乳化体系;所述活性成分、抗氧剂和中链甘油三酸酯组成内油相;亲水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溶剂组成水相,水相包裹内油相形成水包油型胶束体系;亲油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油溶剂组成外油相,外油相包封胶束体系形成油包水包油型乳化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A的衍生物或维生素D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为α

生育酚、3,4

亚甲二氧基苯酚、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溶剂为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亲水型表面活性剂为水油度高于8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软胶囊内容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溶剂为三棕榈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棕榈油、椰子油、氢化椰子油、氢化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所述亲油型表面活性剂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彬彬于钦云解植彩于津津李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