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连接电缆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2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装有印刷电路板的单元可移入和移出电气装置主箱,安装在主箱后侧内表面上的端子可通过由多根导线组成的连接电缆而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导线具有额外长度,其取决于单元移入和移出主箱的长度;导线平行于单元移出主箱的方向水平设置,并包覆有柔软层,连接电缆由单元后侧和主箱中的端子所保持,同时连接电缆的额外长度下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处理超长连接电缆的结构和方法,该电缆可用于连接主箱和单元的结构中,其单元可引入和引出主箱,例如,一种连接连接端子板和通信装置中的单元的连接结构。用以连接通信装置的主箱并能引入和引出主箱的单元的已知结构已公开了,如日本专利公开第62-15897和63-62300号。附图中的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在日本专利公开62-15897号中所揭示的电缆处理结构透视图。如图1所示,可移动基座102可相互移动地支撑在导轨102上,其导轨固定地安装在主箱(未示出)中。可移动基座102支撑固定于其上并带有多根由其后侧伸出的电缆105的电气装置单元101,一对支撑板104垂直安装在可移动基座102的后端上,并且摇动平板106成角度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板104之间并由其支撑,电缆105相互平行地设置,并由固定件而固定到摇动平板106上,平行电缆105还可固定到固定板107上,该板可安装在可移动基座102后的主箱中,电缆105可固定在摇动平板106和固定板107之间的中间板108上。当将电气装置单元101推入主箱时,电缆105因中间板108的重量而下垂成U形,同时电缆105保持相互平行,并且可在电气装置单元101和主箱之间进行调整。然而,由于电缆105通过各固定件逐一地固定就位,因此组装效率较差,安装电缆105十分耗时;电缆105具有各护套层,其十分坚硬以致于它们不易弯曲,并由此使电气装置单元101不易插入主箱中。为了使电气装置单元101容易插入主箱中,在将电气装置单元101推入主箱中时,增加电缆105的弯曲半径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这会导致在电气装置单元101后需要大的空间。附图2示出了在日本专利公开第63-62300号中所公开的电缆处理结构截面图。如图2所示,印刷电路板202可拆地安装在器件箱201中,它带有由印刷电路板202的后侧伸出的电缆205,多个这种器件箱201以垂直架(未示出)的形式叠加,在器件箱201中的各印刷电路板202可通过装置间电缆208而相互连接,该电缆可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02的前侧。在每个器件箱201中,在印刷电路板202上均有确定的空间用以调整端子204,使来自印刷电路板202的电缆205可与其连接。端子204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器件箱201侧壁的侧架203上,端子204可在箭头B所示方向上前后滑动,因此,电缆205具有一定的超长距离,它取决于端子204移动的距离。用以连接外部电缆(未示出)的连接器206可连接到端子204的前面上,当将外部电缆连接到连接器206上时,外部电缆可通过端子204而与印刷电路板202连接,外部电缆通过器件箱201侧壁上的电缆孔而引入器件箱201中。在将印刷电路板202安装在器件箱201中以后,可将端子204拉向器件箱201的前侧,并可将外部电缆与连接器206相连接;然后,将端子204推入,并将装置间电缆208连接于印刷电路板202上。在应用中只使用了图2所示结构,其中外部电缆和装置间电缆208是在器件箱201的前侧上连接的,由于电缆205的连接,使印刷电路板202不能随意地放入器件箱201中并由其取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它使得安装有印刷电路板的单元很容易地被放入主箱中并由其中取出,其中可连接连接电缆,并还可使电缆在单元与主箱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容易就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连接电缆的方法,其中电缆是由多根导线组成,用以连接设置在安装有电气装置和印刷电路板的单元主箱后侧内表面上的端子,其单元有一定距离的移动以移入和移出主箱,连接电缆具有对应距离的额外长度,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导线平行于单元移出主箱的方向水平设置,并用柔软层覆盖,将连接电缆安装到单元后侧和主箱中的端子上,同时使连接电缆的超长部分下垂。按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以处理连接电缆的结构,其中连接电缆是由多根导线组成,用以连接设置在安装有电气装置和印刷电路板的单元主箱后侧内表面上的端子,其单元有一定距离的移动以移入和移出主箱,连接电缆具有对应距离的额外长度其结构的特征在于,导线平行于单元移出主箱的方向水平设置,并用柔软层覆盖,将连接电缆通过单元后侧和主箱中的端子而保持,同时使连接电缆的超长部分下垂。采用上述结构,使连接电缆可用其下垂的超长部分来支撑,并且单元可随着与单元和端子连接的连接电缆而移入和移出主箱。连接电缆是由包覆有导线的柔软层绞成,并且它能很容易地定位在单元和端子之间。由于导线平行于单元移出主箱的方向而水平设置,并覆盖有柔软层,使得在单元移入和移出主箱时防止连接电缆扭绞并保持其简洁的形状。由于导线包覆有柔软层,可使连接电缆很容易地弯曲,使单元很容易地移入和移出主箱,并且不需要在单元的后侧与主箱中的端子之间大的存放空间。连接电缆在由主箱中的单元和端子的后侧所保持的区域中是由橡胶套管覆盖的,因此,连接电缆可通过套管保护以防止损坏,由此,防止了在外力施加到由主箱中的单元和端子的后侧所保持的连接电缆上时使连接电缆的导线受到过度的压缩以致断裂。连接电缆在由主箱中的单元和端子的后侧所保持的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上还可由另一橡胶套管覆盖,由此,使连接电缆的中间区域在套管的重量下易于下垂,并可靠地防止其扭绞或其他混乱。连接电缆是由电缆支撑元件支撑的,其支撑元件成角度可移动地分别安装在主箱中的单元和端子的后侧上,由于电缆支撑元件依照单元移出主箱的距离可成角度地移动一定角度,从而防止了连接电缆即使是在单元完全拉出主箱一定距离时也不会受到过分弯曲,其距离对应于连接电缆的额外长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列描述而更清楚。图1是用以处理可移入和移出主箱的电气装置单元的电缆的常用结构局部透视图;图2是用以处理可移入和移出主箱的电气装置单元的电缆的另一常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用以处理连接电缆的结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套管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在用以处理连接电缆的结构中将连接电缆固定到单元上的区域的局部侧剖视图;和图6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中将连接电缆固定到连接端子板上的区域的局部侧剖视图。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3和4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用以处理连接电缆的结构。根据第一实施例,在通信装置中包含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图3中所示,单元1可移动地安装在通信装置的主箱中,用以按箭头C所示的方向往复移动,特别是,单元1可移动地支撑在安装于主箱中的导轨(未示出)上或固定到可移动地支撑在安装于主箱中的导轨(未示出)上的移动基座(未示出)上。单元1具有支撑印刷电路板3的单元架2,单元架2支撑在其后部的上端,整个电缆支撑棒6垂直于支撑印刷电路板3的单元架2的表面水平伸出,印刷电路板3具有连接器3a,可将连接电缆5连接其上。可将连接端子板4固定到主箱后侧的内表面上,用以将印刷电路板3连接到另一单元或外部装置(未示出)上,连接端子板4具有接线连接器4a,其安置在上端,用来连接连接电缆5,连接器3a和接线连接器4a可通过连接电缆5而互相连接,由此使印刷电路板3连接到主箱后侧的另一单元或外部装置上。连接电缆5包括多根导线,其平行于单元1移出主箱的方向水平延伸,导线是由柔软的塑料纤维组成的无纺纤维层10包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连接电缆的方法,其电缆是由多根导线组成,用以连接设置在电气装置主箱后侧内表面上的端子和安装在单元中的印刷电路板,其单元可移入和移出主箱一定距离,所述连接电缆具有对应于该距离的额外长度,所述连接电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导线平行于单 元移出主箱的方向水平设置,并用柔软层覆盖导线;和将连接电缆单元的后侧和主箱中的端子上,同时连接电缆的额外长度下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昌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