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17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所公开的发明专利技术为一附带引线端子的电气元件,其中因引线内端之间位置偏差产生的应力并不传递给电气元件单元。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包括:电气元件单元;以及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排布的引线端,其内端与电气元件单元相连并且沿同一方向引出,其中在相对于连至电气元件单元中央部分的引线端纵向尺寸之中部区更靠近内端处形成有狭窄的部分,后者如此排布,以便使之更靠近连至电气元件单元诸端部的诸引线端之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更具体而言,则涉及装配在电气元件上的引线端的结构。作为著名的这种附引线端电气元件的常规例子,图3示出一压电振荡器元件,它装配有构成该电气元件单元的矩形板状振荡单元1和互相平行放置的三引线端2和3,引线端的内端2a和3a分别与形成于振荡单元1正面和背面的电极相连,并且沿相同的方向引出。振荡单元1的外周用封装材料4加以密封,而连接至振荡单元1端部位置的输入/输出引线端和排布在中间位置上的接地引线端3的外端2b和3b则引向树脂封装材料4的外部,且在此条件下将此电气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未画出)。在封装材料4形成过程中,一般将液态硅酮或其类似物滴在构成振荡部分的对应电极区周围,随后将热固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涂覆在上面并使其固。在附引线端的常规电气元件(例如具有上述结构的压电振荡元件)中,引向树脂封装材料4的外部,并且与振荡单元1相连的引线端2和3的内端2a和3a,并不位于同一直线上以构成一平面,且除了引线端3的内端3a外通常在位置上均偏离于连接引线端2的诸外端2b的直线。因此在压电振荡元件装配好并且通过锡焊将引线端2和3的外端2b和3b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布线图案(未画出)上之后而发生弯曲时,接地引线端3受到张力作用,虽然输入/输出引线端2上受着压缩力。当张力作用于引线端3时,它甚至通过引线端3传递到振荡单元1上,从而导致振荡单元1因张力作用而发生开裂或者导致引线端3与振荡单元1的电极脱开。本专利技术的着眼点专利技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更具体而言,则是提供一种压电振荡元件,当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之后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应力,并不传递给内端、电气元件的单元等等。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它包括电气元件单元;以及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排布的引线端,其内端与电气元件单元相连并且沿同一方向引出,形成有狭窄的部分,后者如此,其中在相对于连至电气元件单元1中央部分的引线端纵向尺寸之中部区更靠近内端处靠近连接至电气元件单元端部的诸引线端之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由包含振荡元件的压电振荡单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引线端以及用来密封这些部件外周的封装材料组成的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附图说明图1为组装透视图,它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压电振荡元件的结构;图2为在结构上作了改进的组装透视图;而图3则为表示常规压电振荡元件结构的组装透视图。以下将借助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组装透视图,它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压电振荡元件的结构;而图2则为在结构上作了改进的组装透视图。这里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为压电振荡元件。压电振荡元件的总体结构基本上与常规的压电振荡元件相同,因此在图1-3中,对于相同的部件和区域均用同一标号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压电振荡元件上装配有构成电气元件单元的矩形板状振荡单元1和三个互相平行排布的引线端2及5,引线端的内端2a和5a分别与形成于振荡单元1正面和背面上的电极相连,并沿同一方向引出。振荡单元1的外周用封装材料4密封。输入/输出引线端2的内端2a连接至振荡单元1的端部,接地引线端5则排布成使之与振荡单元1的中央部分相连。将这些引线端的外端2b和5b引向树脂封装材料4的外部,并且利用锡焊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的布线图案上(未画出)。内端2a和5a并不位于在同一直线上以构成一平面,且除了引线端5的内端5a外通常在位置均偏离于连接引线端2的诸外端2b的直线。在此压电振荡元件中,将液态硅酮或其类似物滴在构成振荡单元1振荡部分的对应电极区周围,随后将热固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涂覆在上面并使其固化,从而形成封装材料4。为了避免涂覆的硅酮树脂沿纵向流至引线端2和5,将与振荡单元1相连的这些引线端2和5的内端2a和5a做成较窄的形状。在更靠近内端2a和5a的引线端2和5的纵向中部区域,分别形成有延续连至内端2a和5a的窄形部分2c和5c,且引线端2的窄形部分2c的向内弯至引线端5。连接至振荡单元1中央部分的引线端5的窄形部分5c如此排布以便使之更靠近连至振荡单元1端部的部分诸引线端2之一。也即,例如如图1的组装透视图所示,该引线端5的窄形部分5c排布得使之更靠近与振荡单元1右侧端部相连的引线端2。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引线端5的窄形部分5c排布得使之更靠近与振荡单元1右侧端部相连的引线端2,但是对引线端5的窄形部分5c也可以排布得使之更靠近与振荡单元1左侧端部相连的引线端2。对于本实施例的引线端5来说,重要的是应使窄形部分5c不要位于与内端5a和外端5b相连的直线上。制作了多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压电振荡元件和多个常规的压电振荡元件并将它们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在弯曲状态下进行比较测试。在60个常规压电振荡元件中,有28个(大约47%)出现了缺陷。也即在振荡单元1中出现裂缝或引线端3的脱开,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的压电振荡元件中,却没有出现缺陷。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窄形部分5c没有排布在与内端5a(连至振荡单元1)和外端5b(装配在印刷电路板上)相连的直线上,所以即使因振荡元件弯曲产生作用于引线端5的张力,也由引线端5的窄形部分5c加以消散,因而并不把张力传递给引线端5的内端5a。尽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延续连至引线端5之内端5a的窄形部分5c是向一侧弯曲的,但是正如图2改进结构的组装透视图所示,也可以在向一侧弯曲的窄形部分5c上提供一向另一侧伸展的凸起5d。在这种构造中,内端5a得以稳定。另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是一装配有三个引线端的压电振荡元件,但是对此不应解释为有所限制。除了压电振荡元件以外,其它类型的附引线端电气元件自然也是可以的。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附引线端电气元件和压电振荡元件中,在更靠近连接至电气元件单元中央部分的引线端内端的纵向中部区形成有狭窄的部分,后者如此布排,以便使靠近连接至电气元件单元诸端部的诸一引线端之一,从而即使当源于附引线端电气元件弯曲产生的应力作用于与电气元件单元中央部分相连的引线端上时,该应力也通过引线端的窄形部分而加以消散,所以并不传递给引线端的内端或电气元件的单元。权利要求1.一种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它包括电气元件单元;以及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排布的引线端,其内端与电气元件单元相连并且沿同一方向引出,其特征在于,将位于相对于连至电气元件中央部分的引线端纵向尺寸之中部区内端处的狭窄部分如此布排,俾使相对于狭窄部分纵向尺寸的中心轴与相对于引线端纵向尺寸的中心轴彼此弥补抵消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由包含振荡单元的压电振荡元件、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引线端以及用来密封这些部件外周的封装材料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元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用来覆盖所述电气元件单元的覆盖外层树脂;以及位于所述覆盖外层树脂内的引线端的狭窄部分。全文摘要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为一附带引线端子的电气元件,其中因引线内端之间位置偏差产生的应力并不传递给电气元件单元。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包括:电气元件单元;以及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排布的引线端,其内端与电气元件单元相连并且沿同一方向引出,其中在相对于连至电气元件单元中央部分的引线端纵向尺寸之中部区更靠近内端处形成有狭窄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引线端的电气元件,它包括:电气元件单元;以及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排布的引线端,其内端与电气元件单元相连并且沿同一方向引出, 其特征在于,将位于相对于连至电气元件中央部分的引线端纵向尺寸之中部区内端处的狭窄部分如此布排,俾使相对于狭窄部分纵向尺寸的中心轴与相对于引线端纵向尺寸的中心轴彼此弥补抵消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博之池田吉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