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装元件、电气/电子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520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能压装接触的电气结构元件(8)的压装元件(13),该电气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接触触头(9),其中,压装元件(13)具有用于结构元件(8)的环状压装面(14),并且,压装面(14)的外轮廓大于待压装的结构元件(8)的外轮廓。在此规定,压装面(14)具有环状突起(17),其形成用于结构元件(8)的支承面(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能压装接触的电气结构元件的压装元件,该电气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接触触头,其中,压装元件具有用于结构元件的环状压装面,并且,压装面的外轮廓大于需压装的结构元件的外轮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气/电子构件,尤其传感器构件,其具有:尤其多件式的壳体;和至少一个电气结构元件,尤其传感器元件,其具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接触触头;和压装元件,其分配给结构元件的背对接触触头的一侧并且预紧地靠着结构元件保持在壳体中。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已知开头提及类型的压装元件以及构件。为了接触电气结构元件,除了形状配合的插接连接之外,还已知设置有仅通过接触触头实现的电气连接。为此,将电气结构元件以接触触头推向或压向配合接触触头,以持久地保证电气接触。在此,为此必需的压装或按压力通常通过插入到壳体中的可弹性变形的压装元件产生,压装元件例如预紧地保持在结构元件和壳体之间。在此,压装元件通常例如在压力传感器中同时也用作密封元件,以一方面使传感器暴露于待探测的压力中,并且另一方面防止传感器的敏感区域受到提供压力的介质的影响。因此,压装元件构造成环状。出于成本原因,结构元件通常设计得尽可能小,其中,同时出于技术原因,压装元件的尺寸不可任意缩小。结合在其他方面还需考虑的加工公差,这导致不可保证结构元件一直完全支承在压装元件上。在此,在环状压装面中会出现结构元件由于压装元件的变形而从压装元件滑离。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装元件具有的优点是,以简单的方式防止结构元件的此类滑动。这通过压装元件的特别的造型实现,其防止压装元件的相应的变形。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压装面具有环状突起,其形成用于结构元件的支承面。因此,压装元件具有环状突起,其从其余的压装面突出。由此在压装元件上实现具有不同材料厚度的多个区域,这些区域使压装元件局部难以变形,从而在结构元件仅仅部分地处在压装面上时,将变形更好地引入到压装元件中,使得变形不会导致结构元件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压装元件构造成环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压装元件整体构造成环状,从而压装元件具有穿口(Durchbruch)或净跨,并且在侧部具有压装面以及支承面,压装元件利用其加载或可加载结构元件。支承面适宜地与压装元件的环形形状同轴地延伸。在此,环形形状可构造成圆环形的、椭圆环状的或多边环形的,尤其构造成矩形的形状。有意义的是,压装元件形成闭合的环。通过完全环状的构造,压装元件例如可直接以穿口部放在结构元件的传感器部件周围并且夹紧在壳体法兰与结构元件之间,从而由于壳体法兰,传感器部件例如与壳体的所处环境相连接,而其余的结构元件受到保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规定,压装面沿径向从环状的压装元件的内周壁延伸至外周壁。就此而言,沿径向首先主要仅理解成始于压装元件的中点从内向外延伸。不言而喻,压装面仅在圆环状的压装元件中精确地沿径向延伸。优选地还规定,内周壁附带形成突起地沿轴向延伸直至压装面。因此,突起在内部与内周壁邻接,其中,突起向外仅仅局部地在压装面上延伸,从而原有的压装面的周向区域得到保留。由此实现,当压装元件压靠结构元件时,结构元件没有或没有如此程度地沉入到压装元件、更确切地说压装元件的材料中,使得由于压装元件的材料可能经受住变形,对结构元件沿侧向加载较小的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规定,内周壁相对于支承面和/或压装面倾斜地取向。通过倾斜地构造内周壁实现了使内周壁免于起褶(Einknicken)的力引入到压装元件中。尤其优选地规定,内周壁如此倾斜地取向,即,环状的压装元件的净跨从支承面开始减小。由此提供特别稳定的压装元件,使得结构元件可靠地承载或支撑。此外,优选地规定,压装元件由硅树脂或热塑性的弹性体制成。因此,压装元件获得有利的柔性并且保证高的寿命。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电子构件的特征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装元件。因此,电气/电子构件得到已提及的优点。优选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壳体件,其中,压装元件和结构元件通过压装元件预紧地保持在两个壳体件之间。因此,压装元件和结构元件夹紧地保持在两个壳体件之间,从而不需要附加的保持器件。特别优选地,压装元件布置在壳体件中的一个的联接套的区域中并且整体构造成环状。特别优选地,壳体件中的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配合接触触头,电气结构元件通过压装元件压靠该配合接触触头。因此,当壳体件已组装时,结构元件借助于压装元件以电气接触触头与配合接触触头元件持久连接。附图说明下面借助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以剖面图示出了具有电气结构元件的构件,图2示出了构件的壳体件的透视性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构件的放大的剖面图示,图4示出了构件的有利的压装元件的透视性的俯视图,以及图5示出了具有有利的压装元件的构件的示意性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剖面图示出了构造为传感器构件的电气构件1。构件1具有多件式的壳体2,壳体由两个壳体件3、4形成,壳体件彼此布置成密封地包围一个空间。第一壳体件3构造为联接件并且为此具有插头容纳部5,在该插头容纳部中插入电气触针6。触针6与面向空间的配合接触触头7电气连接。在此构造为传感器元件的电气结构元件8以相应对应的接触触头9贴靠配合接触触头7,以建立与触针6的电气连接。结构元件8在其与接触触头9相对而置的一侧上具有传感器10,其构造为压力传感器。壳体件4具有通道11,该通道通过联接套12从包围的空间通向环境中。两个壳体件3和4在此彼此布置成使得通道11与传感器10相对而置地终止。在壳体件4和结构元件8之间还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压装元件13,该压装元件由塑料材料、尤其由硅树脂或热塑性的弹性体制成。图2示出了壳体件4和布置在该壳体件处的压装元件13的透视性的俯视图。压装元件13位于联接套12的自由端上并且环状地构造,从而压装元件使通道11继续延伸。当前,通道11和环形元件13在此具有矩形的轮廓。压装元件13的面向结构元件8的压装面14在此平坦地构造。在此,压装面14从内周壁15延伸直至外周壁16,内周壁和外周壁彼此平行地并且垂直于压装面14取向。压装元件13的该实施方式相应于已知的实施方式。因为压装元件13的内部尺寸由于技术原因不可任意缩小,并且在结合加工公差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能压装接触的电气结构元件(8)的压装元件(13),该电气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接触触头(9),其中,所述压装元件(13)具有用于所述电气结构元件(8)的环状压装面(14),并且,所述压装面(14)的外轮廓大于需压装的所述电气结构元件(8)的外轮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面(14)具有环状突起(17),该环状突起形成用于所述电气结构元件(8)的支承面(1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05 DE 102013217706.21.用于能压装接触的电气结构元件(8)的压装元件(13),该
电气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接触触头(9),其中,所述压
装元件(13)具有用于所述电气结构元件(8)的环状压装面(14),
并且,所述压装面(14)的外轮廓大于需压装的所述电气结构元件(8)
的外轮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面(14)具有环状突起(17),该
环状突起形成用于所述电气结构元件(8)的支承面(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元件
(13)构造成环状。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装元件,其特征在于,所
述压装面(14)从环状的压装元件(13)的内周壁(15)延伸至外周
壁(16)。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装元件,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周壁(15)附带形成所述突起(17)地沿轴向延伸直至所述支承
面(18)。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装元件,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周壁(15)相对于所述支承面(18)和/或所述压装面(14)倾斜
地取向。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赫尔曼C·霍伊瑟曼W·韦恩莱B·贝尔奇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