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183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申请公开一种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控制型控制器;上位机用于:生成CAN总线指令,其中,若测试项需要配置车身域控制器的硬线管脚的状态,那么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一标识;控制型控制器用于:获得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将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硬线信号,向车身域控制器传输该硬线信号;将从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硬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上位机传输该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上位机还用于:比较接收到的CAN总线信号和与测试项对应的标准CAN总线信号,以确定车身域控制器是否通过该测试项。本申请公开的测试系统,能够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提高测试准确度、减少人力消耗。减少人力消耗。减少人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涉及硬线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现有的针对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手动测试,由测试人员操作和观察硬线的输入输出,人工判断车身域控制器是否正常;第二种是通过HIL机柜搭建HIL测试环境,基于该HIL测试环境对车身域控制器进行自动测试。
[0003]但是,第一种测试方案存在测试效率低、测试准确度低、会耗费大量人力的缺陷,第二种测试方案需要使用HIL机柜,而HIL机柜的研发和使用成本较高,通常一台HIL机柜的成本达到数百万。
[0004]因此,如何针对车身域控制器提供一种测试成本较低、测试效率较高、测试准确度较高、耗费人力较少的测试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系统,以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提高测试准确度、减少人力消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系统,用于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控制型控制器;
[0008]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连接,所述上位机还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连接;
[0009]所述上位机用于:针对当前测试项生成CAN总线指令,其中,如果所述测试项需要配置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硬线管脚的状态,那么所述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一标识;
[0010]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用于:获得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将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硬线信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硬线信号;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硬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其中,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在生成的信号为硬线信号的情况下,将生成的硬线信号向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传输;
[0011]所述上位机还用于:比较接收到的CAN总线信号和与所述测试项对应的标准CAN总线信号,以确定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是否通过所述测试项。
[0012]可选的,如果所述测试项需要配置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LIN总线的状态,那么所述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三标识;
[0013]所述控制型控制器还用于:获得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将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LIN总线信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LIN总线信号;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LIN总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
机传输所述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其中,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在生成的信号为LIN总线信号的情况下,将生成的LIN总线信号向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传输。
[0014]可选的,如果所述测试项需要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送CAN总线指令,那么所述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五标识;
[0015]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具有所述第五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执行具有所述第五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将生成的具有第六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
[0016]可选的,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对应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对应连接;
[0017]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将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硬线信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硬线信号,包括:
[0018]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确定出自身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对应的硬线输出管脚,将所述硬线输出管脚的电平置为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所指示的电平值,以使得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与所述硬线输出管脚连接的硬线输入管脚的电平发生相应变化;
[0019]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硬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包括:
[0020]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在自身的硬线输入管脚的电平发生变化时,生成相应的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
[0021]可选的,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的数量,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的数量。
[0022]可选的,还包括:预先构建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各个硬线输入管脚的目标状态与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的第一对应关系,预先构建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的硬线输出管脚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预先构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各个硬线输出管脚的实际状态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预先构建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的硬线输入管脚的实际状态与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之间的第四对应关系;
[0023]所述上位机在测试项需要配置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硬线管脚的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包括:所述上位机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获得对应的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
[0024]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确定出自身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对应的硬线输出管脚,包括: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自身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对应的硬线输出管脚;
[0025]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在自身的硬线输入管脚的电平发生变化时,生成相应的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包括: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基于所述第四对应关系,获得与电平发生变化的硬线输入管脚对应的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
[0026]可选的,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将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LIN总线信
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LIN总线信号,包括:
[0027]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确定出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所指示的LIN总线信号的编号,将具有所述编号的LIN总线信号置为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所指示的信号值,以使得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具有所述编号的LIN总线信号发生相应变化;
[0028]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LIN总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包括:
[0029]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LIN总线信号,基于获得的LIN总线信号的编号和信号值生成相应的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
[0030]可选的,还包括:预先构建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各个LIN总线信号的目标状态与具有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的第五对应关系,预先构建具有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的LIN总线信号的编号之间的第六对应关系,预先构建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系统,用于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控制型控制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连接,所述上位机还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连接;所述上位机用于:针对当前测试项生成CAN总线指令,其中,如果所述测试项需要配置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硬线管脚的状态,那么所述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一标识;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用于:获得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将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硬线信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硬线信号;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硬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其中,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在生成的信号为硬线信号的情况下,将生成的硬线信号向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传输;所述上位机还用于:比较接收到的CAN总线信号和与所述测试项对应的标准CAN总线信号,以确定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是否通过所述测试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测试项需要配置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LIN总线的状态,那么所述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三标识;所述控制型控制器还用于:获得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将具有所述第三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LIN总线信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LIN总线信号;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LIN总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四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其中,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在生成的信号为LIN总线信号的情况下,将生成的LIN总线信号向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测试项需要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送CAN总线指令,那么所述CAN总线指令具有第五标识;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具有所述第五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执行具有所述第五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将生成的具有第六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对应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将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转换为硬线信号,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传输所述硬线信号,包括: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确定出自身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对应的硬线输出管脚,将所述硬线输出管脚的电平置为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所指示的电平值,以使得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与所述硬线输出管脚连接的硬线输入管脚的电平发生相应变化;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将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获得的硬线信号转换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包括:所述控制型控制器在自身的硬线输入管脚的电平发生变化时,生成相应的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向所述上位机传输所述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入管脚的数量,所述控制型控制器中的硬
线输入管脚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中的硬线输出管脚的数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构建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的各个硬线输入管脚的目标状态与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的第一对应关系,预先构建具有第一标识的CAN总线指令与所述控制型控制器的硬线输出管脚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预先构建具有第二标识的CAN总线信号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龙阳健孙乐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