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发热部件的电子装置及其冷却装置的电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51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却装置(2),它具有附带电驱动冷却装置(72)的冷却模件(70)。此冷却模件(70)适合于与具有发热部件(23)和供电用第一连接器(36)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结合。第二连接器(83)设置用于与此冷却装置(72)电连接。第二连接器(83)与第一连接器(36)连接,当它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结合时,用于将接收自第一连接器(36)的电力供给冷却装置(7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计算机以及与此电子装置结合使用的冷却装置的电子系统。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功率消耗不断增加,这是由于微处理器较高的处理速度和多功能性,以及微处理器的热量倾向于按比例迅速增加。因此,必须改进来自微处理器的热辐射,以便保证便携式计算机的稳定的工作。作为其对策,普通的计算机装有散热片,与微处理器热连接,以及这里还有电风扇,为散热片提供冷却空气,使热的微处理器降温。按照这种普通的冷却方法,当来自电风扇的冷却空气变成由微处理器吸收热的冷却介质时,微处理器的冷却能力主要取决于电风扇的吹风能力。其结果是,如果冷却空气的流量增加以增强微处理器的冷却能力,则电风扇典型地增大尺寸。随之,在便携式计算机的壳体内必须要求大的空间用于安装笨重的电风扇。通常,对于便携式计算机,壳体被设计为薄的和紧凑的,因为便携性是增加其产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把容纳大吹风能力或大冷却空气风道的大电扇用的空间设置在壳体内是太大了。其结果是,这里可能关系到在普通的冷却方法中,微处理器的冷却能力可能不足或已达到热极限。另一方面,困难在于固定连接器的安装部分,用于连接,例如输入/输出器件和用于容纳CD-ROM驱动装置的空间,这是由于便携式计算机的壳体变薄。因此,现代的便携式计算机配备有扩展连接器以及可以获得可与台上计算机相比较的扩展能力,方法是将此扩展连接器连接至所谓的停泊站的扩展装置。普通的扩展装置典型地具有盒形的装置主机身,它带有用于功能扩展的各种装置,例如,CD-ROM驱动器,DVD驱动器等。装置主机身具有顶面,在其上放置便携式计算机的壳体,以及继电器连接器设置在此顶面上。当壳体被放置在顶面上时,继电器连接器配合入上述扩展连接器。这些连接器的相互配合为各种控制信号提供信号路径的电传导,例如相互逻辑地址,或便携式计算机和扩展装置的数据路径。在这些种类的扩展装置中,已知的一种是在装置的主机身内安装散热片以及借助电风扇的吹气冷却散热片。按照此扩展装置,当便携式计算机的壳体被放置到装置的主机身上时,壳体进入与散热片接触。随后,由微处理器传导至壳体的热量被至散热片的热传导消耗以及被冷却空气流携带辐射到壳体外面。因此,便携式计算机可以借助使用扩展装置而冷却,以此来改进便携式计算机的冷却功能。然而,极薄的和极轻的笔记本型便携式计算机设计为可移动的,以及适合于为用户接收/传输数据或者以用户的前提为代表的用途。因此,在借助扩展装置支持微处理器冷却的普通形式中,必须在全部时间携带笨重的扩展装置与便携式计算机一起使用。这样一来,已变得不可能将便携式计算机放入一个袋或类似的包中以及便利地携带它,因而损害了它固有的便携性。在正好单独携带便携式计算机的情况下,微处理器的冷却能力可能不充分。因此,特别是当微处理器承担任务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处理时,这里就有微处理器的温度超过工作极限的危险。如果微处理器的温度变得太高,处理速度就可能变得太慢,或者由于热过载而变得不能工作。因此,这样就变得不可能完全使用微处理器的全部性能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根据这样的情况设计的以及提供能在不损害便携性条件下获得希望冷却性能的电子系统,以及用于便携式电子系统,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冷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电子系统具有附带内置发热部件的电子装置,供电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用于冷却发热部件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地结合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具有附带电风扇的冷却模件以及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发热部件热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当冷却装置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连接至电风扇和连接至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接收来自第一连接器的电力,供给电力至电风扇。为达到此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电子系统具有附带内置发热部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供电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用于冷却发热部件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地结合的冷却装置。此冷却装置具有附带电驱动的冷却装置的冷却模件,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发热部件热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当冷却装置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电连接至冷却装置和连接至上述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接收来自第一连接器的电力和供给电力至冷却装置。为达到此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电子系统具有附带与发热部件热连接的第一散热片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供电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连接至第一散热片;以及用于冷却发热部件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地结合的冷却装置,此冷却装置具有附带第二散热片的冷却模件,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发热部件热连接,为第二散热片提供冷却空气的电风扇,以及第二连接器,当冷却装置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连接至已与第一连接器连接的第二散热片。第二连接器接收来自第一连接器的电力以及供给电力至电风扇。为达到此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电子系统具有附带内置发热部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用于功能扩展的第一扩展连接器以及供电的第一连接器;用于冷却发热部件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地结合的冷却装置,此冷却装置具有附带电风扇的第一冷却模件,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发热部件热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电风扇电连接。第二连接器接收来自第一连接器的电力,供给电力至电风扇。扩展装置可拆地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以代替冷却装置,从而扩大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性。扩展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功能部件,以便扩大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性,第二冷却模件具有第二电风扇,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发热部件热连接,以及第二扩展连接器,当扩展装置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功能部件以及已与第一扩展连接器连接的第二电风扇电连接。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冷却装置具有附带电风扇的冷却模件,用以与附带发热部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以及供电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已连接至第一连接器的电风扇电连接,将来自第一连接器的电力供给至电风扇。为达到此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冷却装置具有附带电驱动冷却器件的冷却模件,用以与附带发热部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以及供电的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结合时,它与已连接至第一连接器的冷却装置电连接,将来自第一连接器的电力供给至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补充的目的和优点将在后面的叙述中列出,以及部分可以由叙述而明确,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来学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以借助下文的说明而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子系统的透视图,它具有便携式计算机,冷却装置,以及扩展装置;图2是电子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便携式计算机和冷却装置已分离的状态;图3是电子系统的横剖面图,示出便携式计算机和冷却装置已分离的状态; 图4是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机盖连接至壳体的底壁的状态;图5是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示出热传导板和第一散热片的热连接表面之间的定位关系,在这种状态机盖已由壳体的底壁分离;图6是冷却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电子系统的横剖面图,示出便携式计算机和冷却装置连接的状态;图8是电子系统的横剖面图,示出在冷却装置内的第一冷却模件和壳体内的冷却器件之间的定位关系,在这种状态便携式计算机和冷却装置是连接的;图9是冷却装置的透视图,示出第二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内置发热部件(23)和供电用的第一连接器(36)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以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可拆地结合的用以冷却上述发热部件(23)的冷却装置(2),此冷却装置(2)具有附带电风扇(72)的 冷却模件(70)以及当与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结合时,它与上述发热部件(23)热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83),当上述冷却装置(2)与上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结合时,它连接至上述电风扇(72)和连接至上述第一连接器(36),其中上述第二连接器(83)接收来自第一连接器(36)的电力和供给电力至上述电风扇(7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原地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