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33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包括:承力索、软铜绞线、接触线、承力索电连接卡夹、橡胶缓冲件、接触线电连接卡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通过橡胶缓冲件可以吸收和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特别是橡胶缓冲锥对软铜绞线摆动能量沿软铜绞线弧形孔道轴线方向形成分级耗能,有效吸收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避免软铜绞线在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处形成疲劳折断,充分保障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可靠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充分保障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电连接装置中,普遍采用承力索电连接卡夹把软铜绞线卡接在承力索上,由于软铜绞线和承力索电连接卡夹之间为硬连接,当软铜绞线在风载和接触线过弓形成摆动时,软铜绞线容易产生疲劳折断事故;如图1所示,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中,由于软铜绞线2呈弧形结构,承力索1与软铜绞线2的一端通过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接触线3与软铜绞线2的另一端通过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传统连接方式未采用有效减缓软铜绞线摆动的结构,因此在风力作用下和过弓时,软铜绞线会发生大幅度摆动,随时间积累在承力索电连接卡夹连接处的软铜绞线可能在A处发生疲劳断裂。
[0003]综上,如何有效吸收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减少软铜绞线在工作过程中的摆动,避免软铜绞线在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处产生疲劳折断,充分保障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可靠工作,成为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吸收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减少软铜绞线在工作过程中的摆动,避免软铜绞线在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处产生疲劳折断,充分保障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可靠工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包括:承力索、软铜绞线、接触线、承力索电连接卡夹、橡胶缓冲件、接触线电连接卡夹;所述承力索在两端坠砣的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所述软铜绞线由多股细铜线绞合而成;所述接触线上部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上,下部与列车受电弓形成滑动接触,向列车传输电力;所述橡胶缓冲件包括橡胶缓冲块和橡胶缓冲锥,所述橡胶缓冲锥处于橡胶缓冲块的下部右侧,并和橡胶缓冲块的下部形成一体,所述橡胶缓冲块的下部和橡胶缓冲锥的之间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软铜绞线弧形孔道,所述软铜绞线弧形孔道的弧度与软铜绞线连接安装后形成的自然弧度一致,软铜绞线弧形孔道的孔径与软铜绞线的直径相匹配,橡胶缓冲块的上部中心设置有左右水平贯通的承力索孔道,承力索孔道中心下方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第一垂直分切面,橡胶体第一垂直分切面上部与承力索孔道径向贯通,承力索孔道中心上方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的下部与承力索孔道径向贯通,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的上端左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第一水平分切面,橡胶体第一水平分切面的右端与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的上端相贯通,橡胶体第一
水平分切面的左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斜切面,橡胶体斜切面的上部与橡胶体第一水平分切面的左侧相贯通,橡胶体斜切面的下部左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第二水平分切面,橡胶体第二水平分切面的右侧与橡胶体斜切面的下端相贯通,橡胶体第二水平分切面的左侧直接连通到橡胶缓冲块的左侧面,橡胶体第一垂直分切面、承力索孔道、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橡胶体第一水平分切面、橡胶体斜切面和橡胶体第二水平分切面相互贯通连接,把橡胶缓冲块的上部左侧分割成橡胶缓冲块上体和橡胶缓冲块下体两部分,所述橡胶缓冲块上体和橡胶缓冲块下体可沿各分切面上下分开,把承力索安装进入承力索孔道内,把沿各分切面上下闭合扣紧,把承力索锁紧在承力索孔道内;所述软铜绞线贯穿安装进入软铜绞线弧形孔道,软铜绞线的外壁与软铜绞线弧形孔道的孔壁贴紧,软铜绞线分别露出软铜绞线弧形孔道的两端,其中露出软铜绞线弧形孔道的软铜绞线左端可靠卡住在承力索电连接卡夹下部,所述承力索电连接卡夹的上部卡住在承力索上,使得承力索、承力索电连接卡夹和软铜绞线之间形成可靠连接及可靠导电;露出软铜绞线弧形孔道的软铜绞线右端卡住在接触线电连接卡夹上,软铜绞线和接触线电连接卡夹之间形成可靠连接及可靠导电,同时,所述接触线电连接卡夹可靠连接到接触线上,接触线电连接卡夹和接触线形成可靠连接和导电,也就使得接触线、接触线电连接卡夹和软铜绞线之间形成可靠连接及可靠导电;所述橡胶缓冲件沿着软铜绞线向左移动,使得橡胶缓冲件的左侧贴紧承力索电连接卡夹的右侧,并打开橡胶缓冲块上体和橡胶缓冲块下体之间的各分切面,把承力索卡设进入承力索孔道,闭合扣紧各分切面,把承力索锁紧在承力索孔道内,使得软铜绞线通过橡胶缓冲件自然悬挂在承力索上;所述软铜绞线的下部会在接触线过弓或风载作用下,形成相对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的摆动,橡胶缓冲件可以吸收和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特别是橡胶缓冲锥对软铜绞线摆动能量沿软铜绞线弧形孔道轴线方向形成分级耗能,有效吸收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避免软铜绞线在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处产生疲劳折断,充分保障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可靠工作;上述方案能够将承力锁侧向进入至承力索通道内,为了能够同时将承力锁进入承力索通道内以及将软铜绞线进入至软铜绞线弧形孔道内,本方案采用所述锁合结构包括:第三垂直分切面,其顶部与承力索孔道连通,其底部与软铜绞线弧形孔道;沿所述橡胶缓冲夹侧壁向所述第三垂直分切面处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三水平分切面、第二斜切面、第四水平分切面、第三斜切面、第五四水平分切面;所述第五四水平分切面端部与所述第三垂直分切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斜切面、第三斜切面为对称斜面;所述承力索、软铜绞线可沿锁合结构对应进入至承力索孔道、软铜绞线弧形孔道内;在本方案中,橡胶缓冲块下体上凸出设置有等腰梯形的结构,橡胶缓冲块上体上设置有等腰梯形结构的凹槽,凹槽与凸起的配合能够将橡胶缓冲块下体、橡胶缓冲块上体进行锁合,这样通过此种方案能够将同时将承力锁进入承力索通道内以及将软铜绞线进入至软铜绞线弧形孔道内。
[0006]进一步,所述橡胶缓冲块上体和橡胶缓冲块下体之间的各分切面可以通过橡胶模具加工成型,也可以通过仿形刀具剪切成型;进一步,所述橡胶缓冲件的材料为橡胶,也可以为聚氨酯等非金属缓冲材料。
[0007]所述橡胶缓冲块与橡胶缓冲锥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三垂直分切面将所述加强筋一分为二;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实现对橡胶缓冲锥的提拉功能。
[0008]为了能够增加橡胶缓冲块上体、橡胶缓冲块下体粘合性,本方案采用所述锁合结构以及两所述加强筋之间可涂有粘合胶。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通过橡胶缓冲件可以吸收和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特别是橡胶缓冲锥对软铜绞线摆动能量沿软铜绞线弧形孔道轴线方向形成分级耗能,有效吸收消耗软铜绞线的摆动能量,避免软铜绞线在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处形成疲劳折断,充分保障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可靠工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充分保障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传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橡胶缓冲件实施例1的半剖图;图4是橡胶缓冲件实施例1的正剖图;图5是橡胶缓冲件实施例2的半剖图;图6是橡胶缓冲件实施例2的正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索(1)、软铜绞线(2)、接触线(3)、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橡胶缓冲件(5)、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所述承力索(1)在两端坠砣的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所述软铜绞线(2)由多股细铜线绞合而成;所述接触线(3)上部通过吊弦悬挂在承力索(1)上,下部与列车受电弓形成滑动接触,向列车传输电力;所述橡胶缓冲件(5)包括橡胶缓冲块(5

1)和橡胶缓冲锥(5

2),所述橡胶缓冲锥(5

2)处于橡胶缓冲块(5

1)的下部右侧,并和橡胶缓冲块(5

1)的下部形成一体,所述橡胶缓冲块(5

1)的下部和橡胶缓冲锥(5

2)的之间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所述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的弧度与软铜绞线(2)连接安装后形成的自然弧度一致,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的孔径与软铜绞线(2)的直径相匹配,橡胶缓冲块(5

1)的上部中心设置有左右水平贯通的承力索孔道(5

4);所述橡胶缓冲块(5

1)包括通过锁合结构相互锁合的橡胶缓冲块上体(5

10)、橡胶缓冲块下体(5

11);所述软铜绞线(2)贯穿安装进入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软铜绞线(2)的外壁与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的孔壁贴紧,软铜绞线(2)分别露出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的两端,其中露出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的软铜绞线(2)左端可靠卡住在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下部,所述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的上部卡住在承力索(1)上,使得承力索(1)、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和软铜绞线(2)之间形成可靠连接及可靠导电;露出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的软铜绞线(2)右端卡住在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上,软铜绞线(2)和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之间形成可靠连接及可靠导电,同时,所述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可靠连接到接触线(3)上,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和接触线(3)形成可靠连接和导电,也就使得接触线(3)、接触线电连接卡夹(6)和软铜绞线(2)之间形成可靠连接及可靠导电;所述橡胶缓冲件(5)沿着软铜绞线(2)向左移动,使得橡胶缓冲件(5)的左侧贴紧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的右侧,并打开橡胶缓冲块上体(5

10)和橡胶缓冲块下体(5

11)之间的各分切面,把承力索(1)卡设进入承力索孔道(5

4)或将软铜绞线(2)卡设进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内,闭合扣紧各分切面,把承力索(1)锁紧在承力索孔道(5

4)内,使得软铜绞线(2)通过橡胶缓冲件(5)自然悬挂在承力索(1)上;所述软铜绞线(2)的下部会在接触线(3)过弓或风载作用下,形成相对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的摆动,橡胶缓冲件(5)可以吸收和消耗软铜绞线(2)的摆动能量,橡胶缓冲锥(5

2)对软铜绞线(2)摆动能量沿软铜绞线弧形孔道(5

3)轴线方向形成分级耗能,有效吸收消耗软铜绞线(2)的摆动能量,避免软铜绞线(2)在与承力索电连接卡夹(4)处产生疲劳折断,充分保障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可靠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结构包括:承力索孔道(5

4)中心下方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第一垂直分切面(5

5),橡胶体第一垂直分切面(5

5)上部与承力索孔道(5

4)径向贯通,承力索孔道(5

4)中心上方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5

6),橡胶体第二垂直分切面(5

6)的下部与承力索孔道(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文平刘如久钱子凡李大东崔鑫刘文波陆敏张泽周佳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亿力恒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