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搭载于新能源车辆上的动力电池,其性能受温度影响明显。为了保证动力电池在生命周期内的容量和工作性能,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使其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区间。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大倍率充电技术的发展,对热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电池热管理系统按工质种类可分为风冷、液冷、相变冷却、耦合方式冷却等。现有技术中的液冷方式以及液冷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4]另外,对于电池组而言,其电芯单体内部放热反应引起不可控温升的现象,叫做热失控。当电芯单体产生的热量高于它可以消散的热量时,则会发生热失控失效。由于一个电芯单体产生热失控而引发其它电芯单体热失控,即为热失控扩散,可简称为热扩散。由于各种原因,现有应用的电池无法完全避免出现热失控的情况,如何降低或避免热失控导致安全问题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池包和车辆,以解决或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以及位于所述电池外壳内的容纳腔,所述电池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热交换结构件和至少一个电芯单体,所述电芯单体包括电芯单体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芯单体本体内的中空腔,所述第一热交换结构件位于所述中空腔,所述第一热交换结构件内设置有供热交换介质流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电池组还包括集流管进口和集流管出口,所述集流管进口和所述集流管出口均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上,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集流管进口和所述集流管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结构件与所述中空腔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一热交换结构件在所述中空腔内与所述电芯单体本体的内侧表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电芯单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单体沿厚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热交换结构件的数量与所述电芯单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热交换结构件的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集流管进口和所述集流管出口连通,其中,所述高度方向为所述电芯单体的高度所在的方向,所述厚度方向为所述电芯单体的厚度所在的方向,所述长度方向为所述电芯单体的长度所在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电芯单体本体,所述电芯单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单体沿长度方向排列成电芯串,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重科,冯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