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技术_技高网

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47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机盖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加工的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多根拉伸筋;将待加工的所述机盖放入成型模具中;进行第一次压铸;修剪所述机盖靠近所述轮眉的边缘,减少所述拉伸筋的数量;进行第二次压铸,完成所述轮眉的成型。本申请的成型方法使机盖的轮眉区域材料流入量大且均匀,确保了轮眉区域的成型到底无开裂,保证了良好的机盖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机盖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汽车的机盖加工成型过程中,一般采用冲压方式。但是在生产特定造型的汽车机盖时,有时需要加工机盖深度较大但轮眉侧倾角度较小的车身机盖(如机盖深度h≥232mm,轮眉侧壁角度θ≤9°),此时按常规工艺加工,①板料方型;②压边圈尽量随性(拉伸深度300mm);③分模线拐弯区域采用大r,工艺补充面做圆润(分模线距离产品边界最大200mm左右)。成型分析后轮眉立面开裂严重变薄率=0.35(安全标准≤0.25),最大失效=2.3(安全标准≤0.9)。综上,此时直接冲压形成会造成机盖的轮眉区域材料流入量大且不均,在轮眉侧壁材料流入受阻,成型严重开裂。此时还可通过(1)增加落料模料片型状和分模线基本随形;(2)压边圈成型深度降低;(3)减少分模线与产品的距离等方法调动了前大灯区域、后尖角区域的材料流动,但这种时候的开裂变薄率和最高失效率依旧高于安全标准,难以达到良好的机盖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使机盖的轮眉区域材料流入量大且均匀,确保了轮眉区域的成型到底无开裂,这种轮眉区域的成型方式变薄率和最大失效率均小于安全标准,保证了良好的机盖成型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在待加工的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多根拉伸筋;

4、将待加工的所述机盖放入成型模具中;

5、进行第一次压铸;

6、修剪所述机盖靠近所述轮眉的边缘,减少所述拉伸筋的数量;

7、进行第二次压铸,完成所述轮眉的成型。

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前期准备时,在待加工模具的轮眉区域设置多根拉伸筋;开始加工时,将待加工的机盖放入成型模具中进行第一次压铸;第一次压铸至一定距离后停止压铸,此时对机盖靠近轮眉处的水平材料进行裁剪,使轮眉区域的多根拉伸筋减少;最后进行第二次压铸,完成轮眉的成型。机盖靠近轮眉处的多根筋拽料的数量减少,会使轮眉区域的拽紧力瞬间下降,其在最后移动至成型面的行程中轮眉区域压料阻力减小;这种加工方式使机盖的轮眉区域材料流入量大且均匀,确保了轮眉区域的成型到底无开裂,这种轮眉区域的成型方式变薄率和最大失效率均小于安全标准,保证了良好的机盖成型效率。

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在待加工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多根拉伸筋时,通过在待加工的机盖的轮眉区域进行轮眉成型时的材料标定追踪,得出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设这一距离为x。

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所述第一次压铸推动机盖至距离轮眉的成型面x时,停止移动,然后对机盖的轮眉成型边缘的不动部分进行修剪。

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所述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x的取值范围为13-17mm。

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所述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x的取值为13、15、17mm。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在待加工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三根拉伸筋。

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所述压边圈内的修整机构对机盖的轮眉成型边缘的不动部分进行修整时,将三根所述拉伸筋修整为1.5根筋。

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所述三根所述拉伸筋在轮眉区域的阻力为78350n,修整后1.5根所述拉伸筋在轮眉区域的阻力为42900n。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所述轮眉的分模线距离机盖材料的边缘的距离小于130mm。

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完成所述第二次压铸后,机械手将成型完成的所述机盖和裁剪得到的废料抓取出成型模具。

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加工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多根拉伸筋时,通过在待加工的机盖的轮眉区域进行轮眉成型时的材料标定追踪,得出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设这一距离为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压铸推动机盖至距离轮眉的成型面X时,停止移动,然后对机盖的轮眉成型边缘的不动部分进行修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X的取值范围为13-1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X的取值为13、15、1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加工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三根拉伸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圈内的修整机构对机盖的轮眉成型边缘的不动部分进行修整时,将三根所述拉伸筋修整为1.5根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根所述拉伸筋在轮眉区域的阻力为78350N,修整后1.5根所述拉伸筋在轮眉区域的阻力为42900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眉的分模线距离机盖材料的边缘的距离小于1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所述第二次压铸后,机械手将成型完成的所述机盖和裁剪得到的废料抓取出成型模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加工机盖的轮眉区域设置多根拉伸筋时,通过在待加工的机盖的轮眉区域进行轮眉成型时的材料标定追踪,得出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设这一距离为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压铸推动机盖至距离轮眉的成型面x时,停止移动,然后对机盖的轮眉成型边缘的不动部分进行修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x的取值范围为13-1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盖轮眉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失稳时距离轮眉成型面的距离x的取值为13、15、17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贞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