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56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包括电池组铝筒,所述电池组铝筒的内腔安装有锂电池组,所述电池组铝筒的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池上盖和电池下盖。该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通过设置物联网模块和热气溶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物联网模块将锂电池组的电池信息和位置信息反馈到管理系统中,在出现火灾时,热气溶胶装置内气溶胶发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热量使化学冷却剂分解,通过气溶胶发生剂和冷却剂对起火的锂电池组进行灭火,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出现因过充、过流、撞击等异常情况导致热失控,甚至失火爆炸,引起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0003]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
[000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但是锂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易出现因过充、过流、撞击等异常情况导致热失控,甚至失火爆炸,从而引起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所以需要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出现因过充、过流、撞击等异常情况导致热失控,甚至失火爆炸,引起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包括电池组铝筒,所述电池组铝筒的内腔安装有锂电池组,所述电池组铝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池上盖和电池下盖;所述电池下盖的内腔固定安装有BMS板,所述电池上盖的内腔和锂电池组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物联网模块和热气溶胶装置,所述物联网模块与BMS板通过电缆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电池上盖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放电口。
[0008]优选地,所述电池下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放电口和充电口均与锂电池组通过电缆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物联网模块由GPS定位模块、4G通讯模块和蓝牙组成。
[0010]优选地,所述热气溶胶装置采用QRR0.01GW/S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0011]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物联网模块和热气溶胶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物联网模块将锂电池组的电池信息和位置信息反馈到管理系统中,在出现火灾时,热气溶胶装置内气溶胶发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热量使化学冷却剂分解,通过气溶胶发生剂和冷却剂对起火的锂电池组进行灭火,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出现因过充、过流、撞击等异常情况导致热失控,甚至失火爆炸,引起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
[0012]2、通过设置物联网模块,在使用时,物联网模块与管理系统连接,将锂电池组的电池信息和位置信息实时反馈到管理系统中,在出现电池信息异常或锂电池被偷被盗时,自动进行定位报警,从而具有使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智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的电池上盖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的锂电池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的电池组铝筒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的BMS板结构电气原理图。
[0014]图中:1、把手;2、电池上盖;3、放电口;4、物联网模块;5、锂电池组;6、电池组铝筒;7、热气溶胶装置;8、BMS板;9、电池下盖;10、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

5,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包括电池组铝筒6,电池组铝筒6的内腔安装有锂电池组5,电池组铝筒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池上盖2和电池下盖9。
[0017]电池下盖9的内腔固定安装有BMS板8,电池上盖2的内腔和锂电池组5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物联网模块4和热气溶胶装置7,物联网模块4与BMS板8通过电缆连接。
[0018]进一步地,物联网模块4由GPS定位模块、4G通讯模块和蓝牙组成。
[0019]通过设置物联网模块4,在使用时,物联网模块4与管理系统连接,将锂电池组5的电池信息和位置信息实时反馈到管理系统中,在出现电池信息异常或锂电池被偷被盗时,自动进行定位报警,从而具有使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智能的效果。
[0020]较佳的,热气溶胶装置7采用QRR0.01GW/S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0021]进一步地,QRR0.01GW/S灭火装置是一种新型S型热气溶胶灭火装置,是一类具有超高灭火效能和可靠性的消防领域突破性产品,其具有体积小巧、无压存储、无需铺设管网和维护、灭火高效、迅速、无毒无害、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特点。
[0022]进一步地,热气溶胶装置7灭火原理为,当火灾发生时,灭火装置遇明火引燃热敏线,从而激活灭火装置内的气溶胶发生剂,气溶胶发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热量使化学冷却剂分解,实现气溶胶发生剂和冷却剂共同参与灭火。
[0023]进一步地,S型热气溶胶对火灾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般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不同的灭火剂具有不同的灭火机理。热气溶胶的灭火机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吸热分解的降温作用,另一方面是气相、固相的化学抑制作用,相互之间协同发挥。除此之外气溶胶灭火剂产物中的气相成分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0024]一、吸热分解的降温灭火作用:热气溶胶灭火剂的降温作用主要依靠的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的吸热分解。任何火灾在较短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有限的,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气溶胶中的固体颗粒能够吸收火源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那么火焰的温度就会降低,辐射到燃烧表面和用于将已经气化的可燃烧分子裂解成自由基的热量就会减少,燃烧反应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0025]二、气相化学抑制作用:
在热的作用下,热气溶胶灭火剂分解的气化金属离子如 Sr、K、Mg 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团H



OH和 O

发生多次链反应,以 Sr 为例 :Sr+2

OH

Sr(OH)
2 Sr+O
•→
SrO
ꢀꢀ
Sr(OH)2+2H
•→
Sr+2H2O如此反复,燃烧中的活性基团被大量消耗,浓度不断降低,燃烧得以抑制。三、固相化学抑制作用:热气溶胶灭火剂中的固体微粒能够吸附链式反应中间体

OH、H

和 O

,并且催化他们重新组成稳定的分子,从而使燃烧过程的分支链式反应中断,以 K 为例:K2O(s)+2H(g)

2KOH(s)KOH(s)+OH(g)

KO(s)+H2O(g)K2O(s)+O(g)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包括电池组铝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铝筒(6)的内腔安装有锂电池组(5),所述电池组铝筒(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池上盖(2)和电池下盖(9);所述电池下盖(9)的内腔固定安装有BMS板(8),所述电池上盖(2)的内腔和锂电池组(5)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物联网模块(4)和热气溶胶装置(7),所述物联网模块(4)与BMS板(8)通过电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智能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盖(2)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岩姚直友崔喜根
申请(专利权)人:智行新能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