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E/SERT双靶点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2956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AChE/SERT双靶点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并具体公开了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其立体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同时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五羟色胺转运体抑制活性,具有良好的体外和体内血脑屏障通透性,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共患病,避免联合用药产生的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降低患者的服药难度和身体负担。的服药难度和身体负担。的服药难度和身体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ChE/SERT双靶点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和药物治疗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新型AChE/SERT双靶点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五羟色胺转运体抑制剂,特别是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共患病的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功能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并伴有抑郁、易怒和焦虑等精神症状。据临床资料显示,90%的AD患者会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共患病之一,约占AD患者的50%,是普通人群发病率的10倍,且区别于普通抑郁症,AD

抑郁共患病的患者更难治愈,死亡率更高。与此同时,抑郁症患者也常伴随记忆认知障碍,约三分之二的抑郁患者会伴随认知损伤,94%的抑郁患者康复后认知障碍仍然存在,抑郁被认为是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其立体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化物;各独立地为双键或单键;各R1独立地为CN、卤素、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或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m1为0、1、2、3或4;R2为H、C1‑
C6烷基或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各R3独立地为卤素、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或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m2为0、1、2、3或4;R4为C6‑
C
10
芳基、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6‑
C
10
芳基、苄基、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苄基、环戊烷、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环戊烷、环己烷、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环己烷、“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环烷基”、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环烷基”、“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芳基”或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芳基”;R5为H、卤素、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或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或者,R5与*标记的碳相连形成

(CH2)
n2

;n2为0或1;n为1、2、3、4、5或6;n1为0、1、2或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其立体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满足下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1)R1中,所述卤素、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中,所述卤素独立地为F、Cl、Br或I;(2)R1中,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和所述C1‑
C6烷基中,所述C1‑
C6烷基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3)R1中,所述C1‑
C6烷氧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中,所述C1‑
C6烷氧基独立地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4)R2中,所述C1‑
C6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中,所述C1‑
C6烷基独立
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5)R2中,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中,所述卤素独立地为F、Cl、Br或I;(6)R3中,所述卤素、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中,所述卤素独立地为F、Cl、Br或I;(7)R3中,所述C1‑
C6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中,所述C1‑
C6烷基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8)R3中,所述C1‑
C6烷氧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中,所述C1‑
C6烷氧基独立地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9)R4中,所述C6‑
C
10
芳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6‑
C
10
芳基中,所述C6‑
C
10
芳基为苯基或萘基;(10)R4中,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6‑
C
10
芳基、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苄基、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环戊烷、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环己烷、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环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芳基”中,所述卤素独立地为F、Cl、Br或I;(11)R4中,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6‑
C
10
芳基为被1、2或3个F取代的苯基;(12)R4中,所述“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环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环烷基”中,所述“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环烷基”独立地为“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或2种,杂原子数为1或2个的5

6元杂环烷基”;(13)R4中,所述“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芳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芳基”中,所述“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2种或3种,杂原子数为1、2或3个的5

12元杂芳基”独立地为“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1种或2种,杂原子数为1或2个的5

6元杂芳基”;(14)R5中,所述卤素、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中,所述卤素独立地为F、Cl、Br或I;(15)R5中,所述C1‑
C6烷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基中,所述C1‑
C6烷基独立地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16)R5中,所述C1‑
C6烷氧基和所述被1、2或3个卤素取代的C1‑
C6烷氧基中,所述C1‑
C6烷氧基独立地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其立体异构体,或前述任一者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述任一者的溶剂化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春李剑成佳兴赵金龙李晓康许祥诚梅丹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藤栢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