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瑞美吉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55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瑞美吉泮(Rimegepant)中间体,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该合成工艺涉及两步叠缩(telescope)反应,未对中间体进行纯化,手性羟基通过酮还原酶催化的方法引入,合成式V所示化合物,所述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三步收率高达90.1%,并对式VI所示化合物的杂质进行了研究和控制,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无大于0.10%的未知杂质,手性杂质控制在0.15%以内,符合注册法规对起始物料的要求,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适合工业化生产。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瑞美吉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瑞美吉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瑞美吉泮(英文名Rimegepant)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竞争性的、口服活性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拮抗剂,用于成人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其结构如下式所示:
[0003][0004](R)
‑9‑
三异丙基硅氧基

6,7,8,9

四氢

5H

环庚[b]吡啶
‑5‑
酮(化合物VI)是瑞美吉泮分子的核心骨架,有一个手性中心,其制备过程的产率、纯度、成本等对瑞美吉泮的制备有重要影响,其核心部分是引入手性羟基的式V化合物。
[0005][0006]WO2009126530报道了化合物VI的合成,利用酶还原环庚烷[b]吡啶

5,9

二酮得到核心式V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0007][0008]该现有技术没有披露酶还原得到的产物中(9S)

6,7,8,9

四氢
‑9‑
羟基

5H

环庚烷并[b]吡啶
‑5‑
酮的比例。
[0009]2012年,David K.Lealy等人(Organic Letters,2012,14,4938

4941报道了式VI化合物的合成,其报道的核心步骤:式V所示化合物的手性羟基的引入,分别使用了Rh

(R

Binapine)(COD)BF4和酮基还原酶催化剂ES

KRED

119。反应产物ee值分别为99.9%和98%以上。
[0010][0011]酮基还原酶ES

KRED

119得到的产品含有7%的杂质VII,得到式V化合物的单步收率只有81%,ee值99.2%。作者最终选择了使用金属催化剂Rh

(RBinapine)(COD)BF4,价格昂贵,该催化剂市面没有销售,合成Rh

(R

Binapine)(COD)BF4所用的配体R

Binapine也难以制备,其合成工艺反应条件非常苛刻(如需要高达100psi的氢气压力),其中用到危险的试剂六氯二硅烷,见Angew.Chem.Int.Ed.2003,42,3509。
[0012]奥锐特药业(天津)有限公司2021年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2110116340.0报道了利用Rh

(S

Binap)(COD)BF4催化不对称还原环庚烷并[b]吡啶

5,9

二酮得到的产物与L

樟脑磺酸或D

樟脑磺酸成盐后,拆分得到高纯度手性化合物,(9R)

6,7,8,9

四氢
‑9‑
羟基

5H

环庚烷并[b]吡啶
‑5‑
酮。另外,CN 113717103A公开了在甲酸存在下利用特定金属催化制备(9R)

6,7,8,9

四氢
‑9‑
羟基

5H

环庚烷并[b]吡啶
‑5‑
酮,该方法同样用到价格昂贵且不稳定的金属催化剂。
[0013]现有技术普遍存在反应过程操作复杂,收率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成本、操作简便、收率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备高纯度化合物VI的方法,且产品符合药品注册法规要求的杂质研究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该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式III所示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形成式IV所示化合物;
[0016](2)利用酮还原酶催化式IV所示化合物还原为式V所示化合物,
[0017]其中所述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8](3)式V所示化合物进行羟基保护生成式VI所示化合物,
[0019]反应式如下:
[0020][0021]反应式1,
[0022]其中式IV所示化合物和式V所示化合物均为未经纯化(例如,未经柱色谱纯化或未
经重结晶纯化)的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式VI所示化合物以L樟脑磺酸或D樟脑磺酸为成盐纯化试剂,游离后得到高纯度化合物VI。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2)的酮还原酶催化还原是在辅酶存在下进行的,所述辅酶选自NADP+、NADP盐或NADPH。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辅酶选自NADP盐,例如NADP钠。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酮还原酶催化还原体系中还包括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酮还原酶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为4~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酮还原酶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为20~30℃。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酮还原酶催化还原反应是在pH=6.0~8.0的缓冲液体系中进行的。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液选自PBS缓冲液、Tris

HCl缓冲液或乙酸钠缓冲液。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羟基保护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0030]在碱存在下,将式V所示化合物与TIPSCl或TIPSOTf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R)
‑9‑
三异丙基硅氧基

6,7,8,9

四氢

5H

环庚[b]吡啶
‑5‑
酮。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提供三异丙基硅烷基的硅试剂选自TIPSCl。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溶剂选自DMF,DMSO,DMAc,THF,1,4

二氧六环,乙腈,甲苯,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溶剂选自乙腈。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碱选自DMAP,吡啶,咪唑,DIPEA,DBU,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碱选自DBU。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羟基保护反应的温度为40~8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实施例中,步骤(3)中,羟基保护反应的温度为60~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式III所示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反应,形成式IV所示化合物;(2)利用酮还原酶催化式IV所示化合物还原为式V所示化合物,其中所述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式V所示化合物进行羟基保护生成式VI所示化合物,反应式如下:其中式IV所示化合物和式V所示化合物均为未经纯化的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式VI所示化合物以L

樟脑磺酸或D

樟脑磺酸为成盐纯化试剂,游离后得到高纯度化合物V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酮还原酶催化还原是在辅酶存在下进行的,所述辅酶选自NADP+、NADP盐或NADPH,更优选NADP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酮还原酶催化还原体系中还包括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酮还原酶催化还原的反应温度为4~40℃,更优选20~30℃,和/或酮还原酶催化还原反应是在pH=6.0~8.0的缓冲液体系中进行的,优选地,所述缓冲液选自PBS缓冲液、Tris

HCl缓冲液或乙酸钠缓冲液。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VI所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羟基保护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在碱存在下,将式V所示化合物与TIPSCl或TIPSOTf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R)
‑9‑
三异丙基硅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杰郭万成吴玉卓方武宏万会玲于振鹏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奥锐特药业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