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主动格栅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仅能节能减排,主动格栅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其控制原理为主要根据车速及水温等参数为判断基础,进行格栅叶片的开度合理控制。随着近些年发动机增压技术在车辆应用越来越多,进气中冷器也属于车辆的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但车辆中冷器冷却需求与冷却液散热对格栅叶片开度的需求不一致,原有的主动格栅控制逻辑未能充分考虑中冷器散热需求,使得主动格栅的节能效果受到影响。
[000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及车辆,能实现主动格栅开度的合理调节控制。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包括设置在散热器一侧的上主动格栅、设置在中冷器一侧的下主动格栅,驱动上主动格栅和下主动格栅的主动格栅控制单元,以及设置在上主动格栅和下主动格栅连接处的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散热器(60)一侧的上主动格栅(20)、设置在中冷器(70)一侧的下主动格栅(40),驱动上主动格栅(20)和下主动格栅(40)的主动格栅控制单元(82),以及设置在上主动格栅(20)和下主动格栅(40)连接处的导风板(90),该导风板(90)将上主动格栅(20)作用区域与下主动格栅(40)作用区域分隔开;所述上主动格栅(20)包括上主动格栅叶片,与上主动格栅叶片连接的上主动格栅驱动机构(201);所述上主动格栅驱动机构(201)内安装有用于检测上主动格栅叶片开启角度的传感器;所述下主动格栅(40)包括下主动格栅叶片,与下主动格栅叶片连接的下主动格栅驱动机构(401);所述下主动格栅驱动机构(401)内安装有用于检测下主动格栅叶片开启角度的传感器;所述上主动格栅驱动机构(201)和下主动格栅驱动机构(401)分别与主动格栅控制单元(82)连接;所述主动格栅控制单元(82)与EMS控制单元(81)连接;所述EMS控制单元(81)内存储有车辆发动机相关目标参数,同时EMS控制单元(81)采集相关车辆运行参数,将采集的参数在EMS控制单元(81)内部进行处理,或传输给主动格栅控制单元(82)进行处理后,输出信号给上主动格栅驱动机构(201)和下主动格栅驱动机构(401),由上主动格栅驱动机构(201)驱动上主动格栅叶片,下主动格栅驱动机构(401)驱动下主动格栅叶片,使上主动格栅到达目标开度、下主动格栅开度到达目标开度,在调整过程中,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上主动格栅叶片和下主动格栅叶片的实际开度,并在实际开度达到目标开度后,结束本次主动格栅开度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主动进气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格栅控制单元(82)内存储有上主动格栅开度与散热器冷却能力关系表;所述主动格栅控制单元(82)读取EMS控制单元(81)输出的环境温度、车速、当前冷却液温度与目标冷却液温度,将当前冷却液温度与目标冷却液温度两者做差求差值,根据该差值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良,王雄,蒋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