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73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一种多旋翼涵道飞行器(100),其包括涵道(10)、机身(20)和动力组件(30),涵道(10)包括至少两个涵道单体(11),涵道单体(11)具有涵道孔(111),机身(20)与涵道(10)连接,动力组件(30)与机身(20)连接,动力组件(30)至少部分位于涵道孔(111)内,动力组件(30)与涵道(10)配合提供气动升力,其中,涵道单体(11)至少部分为中空结构。提出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100),可以有效降低涵道(10)的重量,提高系统的力效,以延长续航时间。以延长续航时间。以延长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旋翼涵道飞行器


[0001]本申请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旋翼涵道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涵道飞行器的涵道对提升动力系统的力效、延长续航时间和减小噪声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涵道飞行器的涵道重量大,由涵道带来的性能收益不足以弥补涵道的重量所导致的续航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旋翼涵道飞行器。
[0004]本申请提出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包括:
[0005]涵道,包括至少两个涵道单体,所述涵道单体具有涵道孔;
[0006]机身,与所述涵道连接;
[0007]动力组件,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涵道孔内,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涵道配合提供气动升力;
[0008]其中,所述涵道单体至少部分为中空结构。
[0009]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出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通过设置涵道单体至少部分为中空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涵道的重量,提高系统的力效,以延长续航时间。而且通过设置动力组件少部分位于所述涵道孔内,动力组件和涵道的配合可以提高多旋翼涵道飞行器的气动性能。此外,涵道对降低动力组件的噪音具有明显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的顶部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的底部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6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7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8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第一涵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第二涵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12是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单体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单体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单体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单体的剖视示意图;
[0030]图2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四个天线在机身theta90度面的2D方向辐射图;
[0032]图2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四个天线在机身phi0度面的2D方向辐射图;
[0033]图2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沿横滚轴方向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2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沿俯仰轴方向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2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2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两个天线在机身theta90度面的2D方向辐射图;
[0039]图2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的两个天线在机身phi0度面的2D方向辐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1]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涵道飞行器100,提出的涵道飞行器100可以是单旋翼涵道飞行器,或者两旋翼涵道飞行器,或者两旋翼以上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
[004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出的涵道飞行器100包括涵道10、机身20和动力组件30,涵道10包括至少两个涵道单体11,涵道单体11具有涵道孔111,机身20与涵道10连接,动力组件30与机身20连接,动力组件30至少部分位于涵道孔111内,动力组件30与涵道10配合提供气动升力,其中,涵道单体11至少部分为中空结构。
[004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涵道飞行器100,通过设置涵道单体11至少部分为中空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涵道10的重量,提高系统的力效,以延长续航时间。且通过设置动力组件30少部分位于所述涵道孔111内,动力组件30和涵道10的配合可以提高涵道飞行器100的气动性能。此外,涵道10对降低动力组件30的噪音具有明显的效果。
[0044]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涵道10包括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
13,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组装后形成涵道1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事先分别成型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第一涵道结构12具有第一凹陷部,第二涵道结构13具有第二凹陷部,然后将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组装在一起形成所述涵道10,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结合形成所述中空结构。以该实施方式,可以降低涵道10的成型难度,方便量产和降低成本。可选地,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采用注塑或者机加工的方式分别成型。
[0045]需要说明的是,涵道10不局限于采用上述通过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组装的方式以实现涵道单体11至少具有部分的中空结构,例如,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一次成型涵道10及所述中空结构,也即形成的涵道10是一个完整的部件,不需要由多个部件组装形成。
[00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均为硬质件。以该实施方式,涵道10成型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很好地维持涵道10形状,从而维持其气动特性。而且,硬质的涵道10受到撞击后形变小,可以避免出现由于涵道10发生形变与动力组件30的桨叶发生干涉,导致动力组件30出现受损或损坏的情况。
[004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涵道结构12和第二涵道结构13均为塑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涵道,包括至少两个涵道单体,所述涵道单体具有涵道孔;机身,与所述涵道连接;动力组件,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涵道孔内,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涵道配合提供气动升力;其中,所述涵道单体至少部分为中空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包括第一涵道结构和第二涵道结构,所述第一涵道结构和所述第二涵道结构组装后形成所述涵道;和/或,所述涵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机身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机身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定位安装于所述涵道;和/或,所述多旋翼涵道飞行器还包括减震机构、云台和摄像装置,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云台与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云台连接,其中,所述减震机构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下方;和/或,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主体和机臂,所述机臂连接所述机身主体和所述动力组件,其中,所述机臂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由所述机身主体向外延伸并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部分所述机身主体共同围合呈三角形,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连接处;和/或,所述涵道单体具有中轴线,所述涵道单体的纵截面形状为翼型,所述翼型的中弧线朝向所述中轴线凸出;和/或,所述涵道单体具有唇口和扩散口,气体从所述唇口进入所述涵道孔并从所述扩散口扩散出去,所述唇口的口径在远离所述扩散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和/或,所述涵道单体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涵道单体的外径从所述进风端朝向所述出风端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螺旋桨,所述涵道孔的内壁与所述螺旋桨的间距为0.75mm
±
0.1mm;和/或,所述多旋翼涵道飞行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涵道的天线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涵道单体形成周围环绕分布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涵道单体相互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涵道单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结构;和/或,所述第一涵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涵道内圈,所述涵道内圈形成所述涵道单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涵道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涵道外圈,所述涵道外圈形成所述涵道单体的外侧壁,所述涵道内圈和所述涵道外圈组装形成所述涵道单体;和/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涵道上呈三角形排布;和/或,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件和减震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云台连接,所述减震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机身;和/或,所述第一涵道结构和所述第二涵道结构均为硬质件;和/或,所述扩散口的口径在远离所述唇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和/或,所述天线组件内置于所述涵道内部,或者所述天线组件附着于所述涵道的外壁面;和/
或,所述天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天线,所述至少两个天线之间相互不平行;和/或,所述唇口靠近所述机身位置的扩散角小于所述唇口远离所述机身位置的扩散角;和/或,所述唇口靠近所述机身位置的扩散角大致为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包括脚架,所述第一加强结构靠近所述脚架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和嵌入槽,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一涵道结构和所述第二涵道结构中的一者,所述嵌入槽设于所述第一涵道结构和所述第二涵道结构中的另一者,其中,所述加强筋嵌于所述嵌入槽;和/或,所述涵道的底侧设有脚架,所述天线容置于所述脚架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内设有粘接剂,所述加强筋通过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嵌入槽的内侧壁粘接固定;和/或,所述涵道包括涵道本体和盖板,所述涵道本体设有敞口的走线通道,所述机身与所述天线的连线排布于所述走线通道,所述盖板与所述涵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用于封盖所述敞口。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旋翼涵道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涵道内圈形成周围环绕分布结构,每个所述涵道内圈为环形封闭结构,所述第一涵道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周围环绕分布结构的中间并与至少两个所述涵道内圈连接;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涵道内圈形成周围环绕分布结构,每个所述涵道内圈为环形封闭结构,所述第一涵道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强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结构位于所述周围环绕分布结构的边缘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涵道内圈;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涵道外圈形成周围环绕分布结构,每个所述涵道外圈为弧形结构,相邻的两个涵道外圈的端部相互连接;和/或,所述涵道内圈和所述涵道外圈中的一者设有装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马超李齐张威陈晓宇徐振华李栋陈宜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