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570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白钨矿粗精矿矿浆进行浓密处理,获得固含量为20~75wt%的矿浆A;将矿浆A、pH调整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脱药剂、捕收剂混合,搅拌0.5~5h,获得矿浆B;对矿浆B进行稀释后,进入常温精选作业,获得白钨矿精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选矿方法所得钨精矿的品位、回收率等指标优异,WO3品位提高3%~8%,WO3回收率提高3%~6%,选矿指标更为稳定。选矿指标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白钨矿的常温精选方法及应用,属于选矿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白钨矿石主要矿物组成包括白钨矿、方解石、萤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英和其他硅酸盐矿物,且白钨矿嵌布粒度较细。浮选法为细粒白钨矿主要的选矿方法,但由于白钨矿、方解石、萤石、白云石和磷灰石均属于含钙矿物,表面性质相近,在脂肪酸类捕收剂体系下,矿物之间可浮性差异较小,且含钙脉石矿物含量往往高于白钨矿,因此,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分离难度较大。
[0003]白钨矿常用的浮选方法为“彼得洛夫法”,该工艺由常温预选浮选作业和加温精选作业两部分组成,即常温预选作业脱除大部分的石英和硅酸盐脉石,粗精矿WO3含量一般富集到0.8wt%以上;加温精选作业通过加入大量的水玻璃作为脱药剂,在高温下,使方解石、萤石等含钙矿物表面吸附的捕收剂药剂分子解析,而白钨矿表面吸附的捕收剂药剂分子不受影响,实现白钨矿与含钙矿物的有效分离。但该方法需要加温,能耗大、成本高、且加热系统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常温精选技术由于不需要加温,能源消耗小、成本低,且对环境污染小,因而常温精选技术取代加温精选技术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4]目前,常温精选技术未能在白钨矿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常温精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低于加温精选,且选矿指标受入选给矿矿物组成影响较大,稳定性不足。申请人经大量试验研究后发现,导致常温精选指标不如加温精选的主要原因如下:
[0005](1)加温精选时,提高矿浆温度可以增加捕收剂分子的热运动,使方解石、萤石等含钙脉石矿物表面吸附的捕收剂分子脱落,重新吸附新加入的水玻璃,造成方解石、萤石等含钙脉石矿物表面亲水,从而实现抑制含钙脉石矿物的目的。而捕收剂分子在白钨矿表面吸附作用为氢键,加温的能量不足以使捕收剂分子脱离白钨矿表面,故白钨矿表面依然具有较强疏水性,因而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差异显著,从而分离效果较优。常温精选时,由于没有外部热能的输入,只能通过机械搅拌将矿物表面的捕收剂解析。而机械搅拌作用后,含钙脉石矿物表面捕收剂解析并不充分,同时白钨矿表面的捕收剂不可避免被解析,造成白钨矿可浮性下降。最终导致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分离效率较低。
[0006](2)加温条件下,水玻璃的活性较高,能够更好地分散矿浆,降低微细粒级脉石矿物对白钨浮选过程的影响,而常温条件下,水玻璃对矿浆的分散效果不如加温。
[0007](3)常温精选过程中,细粒级的脉石矿物会在中矿中富集,浮选过程中,细粒级脉石矿物易于吸附或罩盖在白钨矿表面,造成白钨矿可浮性变差,导致精矿品位降低,回收率降低。
[0008]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搅拌过程中脱药选择性,降低或消除细粒级脉石矿物的影响,扩大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是提高常温精选工艺选矿指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以提升精矿品位、回收率等选矿指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白钨矿和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中的应用。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提供白钨粗精矿矿浆;
[0013]其中,所述白钨粗精矿中WO3的含量为0.60~12.00wt%,进一步为0.8~8.0wt%,含钙脉石矿物的总含量≥8.0wt%;
[0014]S2、对所述白钨粗精矿矿浆进行浓密处理,获得固含量为20~75wt%的矿浆A;
[0015]S3、对S2获得的矿浆A,依次加入pH调整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脱药剂、捕收剂,搅拌0.5~5h,获得矿浆B;
[0016]其中,pH调整剂的用量为0~5kg/t给矿(1t给矿是指1吨白钨粗精矿);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0.05~5kg/t给矿;所述脱药剂的用量为35~90kg/t给矿;所述捕收剂为油酸或皂化油酸,捕收剂的用量为100~500g/t给矿;
[0017]S4、对S3获得的矿浆B进行稀释后,进行常温精选浮选作业,获得白钨矿精矿。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一定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经过一定时间搅拌,在机械搅拌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脱药剂等联合作用下,增大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提高钨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并稳定选矿指标。
[0019]进一步地,S1中,白钨粗精矿矿浆由白钨原矿经常温预选工艺后获得。更进一步地,白钨粗精矿矿浆浓度为25~45wt%。
[0020]进一步地,所述常温预选工艺如下:白钨原矿与水混合经球磨机磨矿处理后,成为白钨原矿浆,向矿浆中依次添加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抑制剂、捕收剂处理后,进入浮选机或浮选柱充气浮选,获得白钨粗精矿和粗选尾矿。
[0021]可选地,所述白钨原矿为矽卡岩型白钨矿。
[0022]进一步地,S1中,所述含钙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和方解石;白钨粗精矿中,萤石的含量为10~75wt%,进一步为12~28wt%,方解石的含量为10~50wt%,进一步为24~46wt%。
[0023]进一步地,S2中,矿浆A的固含量为25~70wt%,进一步为40

65wt%,更进一步为45

60wt%。
[0024]进一步地,S2中,浓密处理通过耙式浓密机、高效浓密机、深锥浓密机中的一种进行,也可以不进行浓密处理。
[0025]进一步地,S3在搅拌桶中进行。可选地,搅拌桶的直径为1.5~4.5米,搅拌桶的高度为2~4.5米,搅拌叶轮的直径为1~3.5米。
[0026]进一步地,S3中,搅拌转速为30~400r/min。如此,有助于获得更好的选别效果,且利于工业应用实施。
[0027]进一步地,S3中,所述pH调整剂包括氢氧化钠、硫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脱药剂为水玻璃,优选地,水玻璃的模数为1.8~2.8。
[0028]进一步地,S3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为7~9。
[0029]进一步地,S3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0.5~4kg/t给矿。
[0030]进一步地,S3中,先向矿浆A中加入pH调整剂,搅拌5~15min,再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5~15min,然后加入脱药剂,搅拌1.5~2.5h,最后加入捕收剂,搅拌5~15min,获得矿浆B。如此,有助于获得更好的选别效果。
[0031]进一步地,S4中,将S3获得的矿浆B的浓度稀释至20~30wt%。
[0032]进一步地,S4中,所述常温精选浮选作业包括1次粗选作业、2~6次精选作业和2~4次扫选作业;期间,将第1次精选作业获得的尾矿(中矿)返回至步骤S2或S3中,将其余各精选作业获得的尾矿(中矿)分别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将各扫选作业获得的精矿分别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如此,可使第1次精选获得的尾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白钨粗精矿矿浆;其中,所述白钨粗精矿中WO3的含量为0.60~12.00wt%,含钙脉石矿物的总含量≥8.00wt%;S2、对所述白钨粗精矿矿浆进行浓密处理,获得固含量为20~75wt%的矿浆A;S3、对S2获得的矿浆A,依次添加pH调整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脱药剂、捕收剂,搅拌0.5~5h,获得矿浆B;其中,pH调整剂的用量为0~5kg/t给矿;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0.05~5kg/t给矿;所述脱药剂的用量为35~90kg/t给矿;所述捕收剂为油酸或皂化油酸,捕收剂的用量为100~500g/t给矿;S4、对S3获得的矿浆B稀释后,进入常温精选浮选作业,获得白钨矿精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常温精选浮选作业包括1次粗选作业、2~6次精选作业和2~4次扫选作业;期间,将第1次精选作业获得的尾矿返回至步骤S2或S3中,将其余各精选作业获得的尾矿分别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将各扫选作业获得的精矿分别顺序返回到上一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聚合度为7~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高产欧阳超张适合余俊郭玉武陈慧芳李天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