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79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8
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包括第一破碎分级系统,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大粒径出口连通有光电分选机,所述光电分选机的精矿出口联通有第二破碎分级系统,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中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的粗粒径出口均连通至重介质旋流器,所述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矿出口连通有第三破碎分级系统,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小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的细粒径出口、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的出口均连通至磨矿机,所述磨矿机的出口连通有螺旋溜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该类型低硫低品位铅锌矿可实现梯级开发综合回收利用,解决了原有低品位矿石预先抛尾工艺单一,抛尾率低,抛除尾矿废弃或堆存,综合利用程度低的技术难题。综合利用程度低的技术难题。综合利用程度低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低品位矿产回收利用,特别是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铅锌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矿石类型复杂,共伴生组分多,贫矿多,富矿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铅、锌资源消耗不断地增加,高品位铅锌矿资源越来越少,目前,对低品位铅锌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已占据铅锌资源开发利用的绝对位置。但是,由于低品位铅锌矿选矿成本高,造成其可选经济价值低。随着选矿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创新及应用使得低品位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0003]目前,提高低品位矿石经济价值的主要方法是预先抛废后再入选,预先抛废技术手段主要有光电智能预先抛废、重介质旋流器以及跳汰预先抛废等,但均以较单一抛废技术手段进行,抛废率不高,且抛废尾矿大多堆存或废弃,未能得到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污染。目前大多数低品位铅锌矿石中铅、锌目的矿物嵌布粒度存在粗细不均匀的特点,而每种抛尾技术工艺都有其适宜的矿石处理粒度范围,那么采用单一的预处理抛尾技术,工艺简单,但抛尾效果也一般,抛尾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提高抛除率,提升分选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包括第一破碎分级系统,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大粒径出口连通有光电分选机,所述光电分选机的精矿出口联通有第二破碎分级系统,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中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的粗粒径出口均连通至重介质旋流器,所述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矿出口连通有第三破碎分级系统,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小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的细粒径出口、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的出口均连通至磨矿机,所述磨矿机的出口连通有螺旋溜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溜槽的出口连通有浮选槽,经过三种抛尾后,再进行浮选。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包括第一破碎机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碎机出口下方的第一分级筛,所述第一分级筛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筛层、第二筛层和第三筛层,第一筛层的筛孔孔径为80mm,第二筛层的筛孔孔径为12mm,第三筛层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第二筛层上方通过所述大粒径出口与所述光电分选机连通,所述第三筛层上方通过所述中粒径出口与所述重介质旋流器连通,所述第三筛层下方通过所述小粒径出口与所述磨矿机连通。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将原矿分成三种不同粒径,分别进行不同的抛尾。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包括第二破碎机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碎机出口下方的第二分级筛,所述第二分级筛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上筛层和下筛层,上筛层的筛孔孔径为12mm,下筛层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下筛层上方通过所述粗粒径出口与所述重介质
旋流器连通,所述下筛层下方通过所述细粒径出口与所述磨矿机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包括第三破碎机和设置于所述第三破碎机出口下方的第三分级筛,所述第三分级筛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第三分级筛下方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磨矿机连通。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1](1)结合多种预抛尾技术手段,实现高效预抛尾:本技术联合了:智能光电选技术、重介质螺旋选矿技术和螺旋溜槽三种预先抛尾工艺,实现低品位铅锌矿石全粒级三级预先抛尾,抛尾率高达75%以上,大幅降低磨矿浮选入选矿石量,节约选矿成本,且工业上易于实施。
[0012](2)预先抛尾后,浮选的给矿品位提高4

6倍,入浮选给矿脉石及含泥量减少,浮选药剂用量也会减少,同样的磨矿浮选设备产能将大幅提高至3倍以上,将大幅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方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破碎分级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破碎分级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破碎分级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包括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的大粒径出口连通有光电分选机2,所述光电分选机2的精矿出口联通有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的中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的粗粒径出口均连通至重介质旋流器4,所述重介质旋流器4的精矿出口连通有第三破碎分级系统5,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的小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的细粒径出口、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5的出口均连通至磨矿机6,所述磨矿机6的出口连通有螺旋溜槽7。所述螺旋溜槽7的出口连通有浮选槽8。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包括第一破碎机11和第一分级筛12,所述第一分级筛12包括第一筛层、第二筛层和第三筛层,第一筛层的筛孔孔径为80mm,第二筛层的筛孔孔径为12mm,第三筛层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第二筛层上方通过所述大粒径出口与所述光电分选机2连通,所述第三筛层上方通过所述中粒径出口与所述重介质旋流器4连通,所述第三筛层下方通过所述小粒径出口与所述磨矿机6连通。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包括第二破碎机31和第二分级筛32,所述第二分级筛32包括上筛层和下筛层,上筛层的筛孔孔径为12mm,下筛层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下筛层上方通过所述粗粒径出口与所述重介质旋流器4连通,所述下筛层下方通过所述细粒径出口与所述磨矿机6连通。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5包括第三破碎机51和第三分级筛52,所述第三分级筛52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第三分级筛52下方通过所述出口与所述磨矿机6连通。
[0018]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光电分选机2设备型号为JPXRT,所述重介质旋流器4为
[0019]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和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中包括的第一破碎机11和第二破
碎机31设备型号均为颚式破碎机XPC

75型200
×
150,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和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中包括的第一分级筛12和第二分级筛32均为单双层两用振筛机XSZ

73型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5包括第三破碎机51和第三分级筛52分别为双辊破碎机XPZ型和单双层两用振筛机XSZ

73型
[0020]所述磨矿机6为锥形球磨机XMQ

350
×
160或XMQ

67型
[0021]所述螺旋溜槽7为新型刻槽螺旋溜槽
[0022]所述浮选槽8为单槽浮选机XFD

63型8立升、XFD

63型3立升、XFD

63型1.5立升、XFD

63型1立升、XFD

63型0.75立升和XF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锌矿回收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的大粒径出口连通有光电分选机(2),所述光电分选机(2)的精矿出口联通有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的中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的粗粒径出口均连通至重介质旋流器(4),所述重介质旋流器(4)的精矿出口连通有第三破碎分级系统(5),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的小粒径出口、所述第二破碎分级系统(3)的细粒径出口、所述第三破碎分级系统(5)的出口均连通至磨矿机(6),所述磨矿机(6)的出口连通有螺旋溜槽(7);所述第一破碎分级系统(1)包括第一破碎机(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碎机(11)出口下方的第一分级筛(12),所述第一分级筛(12)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筛层、第二筛层和第三筛层,第一筛层的筛孔孔径为80mm,第二筛层的筛孔孔径为12mm,第三筛层的筛孔孔径为2mm,所述第二筛层上方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党生蒋素芳叶从新郭玉武韦华祖刘忠荣朱永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