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复水真姬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姬菇培养
,具体为一种快速复水真姬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真姬菇学名玉蕈,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真姬菇的人工栽培首先始于1972年日本,近10年来日本真姬菇的产量倍增,成为仅次于香菇、金针菇的重要品种。80年代真姬菇引入我国栽培,主要有浅灰色和浅白色两个品系。其中灰色品系一般称为蟹味菇,白色品系一般称为白玉菇,除外观颜色不同外,两个品系口感和营养成分差别不大。
[0003]在真姬菇加工的过程中,加少量的辅料,如米糠、麸皮、大豆皮、棉籽饼和玉米粉等可以提高单产。温度上真姬菇与金针菇、滑菇、香菇和平菇等一样具有变温结实特性。真姬菇发菌需30
‑
45天,菌丝成熟达到有出菇能力要30
‑
60天,菇蕾分化需7
‑
12天,子实体发育成长约5
‑
7天。时间控制应根据不同菌种和温度适当伸缩。细致观察,及时控制,是栽培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关键,真姬菇采收后,进行烘干,便的成品真姬菇,但是现有技术中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在营养、培养料配方、接种发菌、温度等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菌种易受到污染,不能够顺利成长,而且生产周期长,产品价格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同时在烘干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未能及时排出蒸汽,造成褶片不固定,没有直立定形,且容易超温,菇体褶片会倒伏而损坏菇形,色泽变黑,降低商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复水真姬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姬菇菌株的编号为SHBCCD83110,其为非模式菌株,所述菌株采用的培养基为综合马铃薯,所述培养基的成分为18
‑
21%马铃薯汁08
‑
12L、葡萄糖18.5
‑
21.5g、KH2PO42.8
‑
3.2g、MgSO4·
7H2O1.3
‑
17g、硫胺素0.05
‑
0.08g和琼脂12
‑
17g。2.一种快速复水真姬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制取培养基,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封口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20
‑
125℃的条件下灭菌,将选好的菌株放入无菌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捣碎,将捣碎后的菌种放入无菌水中洗涤静置0.5
‑
1.5h后,得固体菌种的上清液,取得菌种的上清液;步骤S2、灭菌后的培养基置于真空环境下进行自然冷却,待培养基的温度为20
‑
24℃时,取出培养基并接入固体菌种上清液,接入菌种后的培养基转移至实验室摇床中,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培养,摇床中培养4
‑
6天后,将液体二代菌种转移至装有培养液的发酵罐中,发酵罐的温度在20
‑
22℃,通气量为1.2
‑
1.7m3/h,培养8
‑
10天形成三代菌种;步骤S3、将发酵罐三代菌种通过液态接种机,接种至栽培瓶中,接种量控制在30
‑
35g,将接种后的栽培瓶转移至培养室,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85
‑
95天,在培养过程中适当通入新风,培养环境的温度为22
‑
24℃,湿度为70
‑
85%,之后搔菌、洗菌、加水,待到栽培瓶中菌丝长满后,进行机械搔菌洗菌,去掉老化菌层,再进行催蕾、出菇,真姬菇菌盖长到2.5
‑
4cm时进行采收;步骤S4、将采收的真姬菇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在通风处晾干或在阳光下晾晒2h备用,将真姬菇转移至热泵烘干除湿机,晴天采摘的菇烘制的起点温度控制在37
‑
40℃,雨天采摘的菇则烘制温度控制在33
‑
35℃,菇体受热后,表面水分大量蒸发,应大量排湿以排除蒸气,以保持褶片固定,直立定形,随后停止加温,自然冷却逐渐降低温度至24
‑
27℃时,稳定温度3.5
‑
4.5h;步骤S5、从26℃开始,以2
‑
3℃/h进行升温,以控温排湿的方法及时调节相对湿度达10%,维持6
‑
8h,待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敏劼,赖谱富,汤葆莎,陈君琛,杨燕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