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32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传输部分、调节部分、上料部分和控制部分;主体框架包括基座、进料座、传输座和上料座;进料部分包括漏斗、伺服电机一和搅拌叶片;传输部分包括链式传送带装置和柔性承料框;调节部分包括承接机构和定位机构;上料部分包括振动盘送料机和送料连接槽管。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和反馈机构。实现了磁瓦的高效自动上料;磁瓦上料时可实现对缺料区域及时补料,无需操作人员长期接触上料设备,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身体健康;相较于传统上料模式,可节约大量人力,磁瓦上料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综合效率明显提升。综合效率明显提升。综合效率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磁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永磁电机已进入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磁瓦常用作永磁电机的励磁,是将锶铁氧体作为原料经过搅拌、压模、烧制、打磨、测量、筛选、充磁和复检包装等工艺流程后,制成的瓦片状的磁体。
[0003]磁瓦生产过程中,打磨、筛选、充磁等流程中需要将磁胚供料至相关设备中(如:磨边机、清洗机等)。传统供料方式,多为人工配合振动送料盘进行上料,该流程需要操作人员频繁搬运磁瓦(或磁胚),劳动强度大。其次,需要操作人员不时调整振动送料盘内磁瓦的分布,以获得最佳供料效率,导致劳动力耗费多,严重制约了磁瓦的生产效率。再者,操作人员近距离长期接触振动送料盘,振动送料盘的噪声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尤其危害听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解决了磁瓦传统供料方式中存在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和影响操作人员健康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传输部分、调节部分、上料部分和控制部分。
[0007]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进料座、传输座和上料座。
[0008]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进料座包括长方形容器一;长方形容器一通过支柱设置于基座上;长方形容器一下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二;长方形容器一左侧板上设置“U”形开口通槽二,且“U”形开口通槽二开口端与条形通孔二重合;长方形容器一右侧板上设置“U”形开口通槽三,且“U”形开口通槽三开口端与条形通孔二重合。
[0009]所述上料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上底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一,长方形通孔一合页连接透明观测板;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右侧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二,后侧板上设置长方形通孔三。
[0010]所述传输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通过支柱设置于基座上,上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U”形开口通槽一,且“U”形开口通槽一开口端与条形通孔一重合;长方体中空容器二的一端位于“U”形开口通槽二下方;另一端设置于长方形通孔内。
[0011]所述进料部分包括漏斗、伺服电机一和搅拌叶片;漏斗通过圆柱形暂存容器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内;伺服电机一通过圆形通管和辅助支柱设置于圆柱形暂存容器上;搅拌叶片通过一减速齿轮箱设置于伺服电机一的转轴上;所述圆柱形暂存容器下底板上设置扇环状通孔;扇环状通孔与搅拌叶片相适配。
[0012]所述传输部分包括链式传送带装置和柔性承料框;链式传送带装置设置于长方体
中空容器二内;柔性承料框等距设置于链式传送带装置上。
[0013]所述调节部分包括承接机构和定位机构。
[0014]所述承接机构包括线性电机、传送带装置一和滑轨一;线性电机通过安装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下底板上,且线性电机位于链式传送带装置下方;滑轨一设置于安装座上;传送带装置一通过一“U”形槽板设置于线性电机的动子上;“U”形槽板下底面通过滚轮滑动连接于滑轨一上。
[0015]所述定位机构包括“U”形连接管、定位板、步进电机、动力盘、滑块和施力杆;定位板通过连接架设置于“U”形槽板上,定位板上设置圆形销孔、定位销柱和滑槽;步进电机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定位板下底面上;动力盘设置于步进电机的转轴上;且动力盘位于圆形销孔上方;动力盘上设置一动力滑柱;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滑槽上设置一从动滑柱;施力杆销轴连接于定位销柱上;施力杆上设置条形滑孔一和条形滑孔二;条形滑孔一与动力滑柱滑动连接;条形滑孔二与从动滑柱滑动连接;从动滑柱通过一“V”形连接板设置于“U”形连接管上;“V”形连接板上设置弧形滑孔;“U”形连接管通过“L”形连接板销轴连接于“U”形槽板上。
[0016]所述上料部分包括振动盘送料机和送料连接槽管;振动盘送料机通过减震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下底板上,且振动盘送料机位于“U”形连接管下方;送料连接槽管设置于上料座上,前端位于振动盘送料机的出料口,后端位于长方形通孔三后侧。
[0017]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和反馈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启动开关、调试开关、PLC控制器和暂停开关;反馈机构包括距离传感器模块。
[0018]作为优选,用定位销柱一替换定位销柱,且定位销柱一顶端销轴连接于“U”形连接管和“U”形槽板上,同时用连接销柱替换“V”形连接板,连接销柱设置于施力杆上,且连接销柱上端销轴连接于“U”形连接管上。
[0019]进一步,增设“U”形防尘槽管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9上底板上,且位于链式传送带装置301上方。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中,通过主体框架、进料部分、传输部分、调节部分、上料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整体设置,实现了磁瓦的高效自动上料;磁瓦上料时可实现对缺料区域及时补料,无需操作人员长期接触上料设备,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身体健康;相较于传统上料模式,可节约大量人力,磁瓦上料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综合效率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定位机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接线图。
[0026]图中:1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 长方形容器一、103.
ꢀ“
U”形开口通槽二、104.
ꢀ“
U”形开口通槽三、105. 长方体中空容器三、106. 透明观测板、107. 长方形通孔二、108. 长方形通孔三、109. 长方体中空容器二、201. 漏斗、202. 伺服电机一、203. 搅拌叶片、204. 扇环状通孔、205. 圆柱形暂存容器、301. 链式传送带装置、302. 柔性承料框、
401. 线性电机、402. 传送带装置一、403.
ꢀ“
U”形槽板、501.
ꢀ“
U”形连接管、502. 定位板、503. 步进电机、504. 动力盘、505. 滑块、506. 施力杆、601. 振动盘送料机、602. 送料连接槽管、5021、定位销柱、5022. 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参照附图1

4,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传输部分、调节部分、上料部分和控制部分。
[0028]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进料座、传输座和上料座。
[0029]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
[0030]所述进料座包括长方形容器一102。
[0031]所述长方形容器一102通过支柱设置于基座上;长方形容器一102下底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二。
[0032]所述长方形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进料部分、传输部分、调节部分、上料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进料座、传输座和上料座;进料座、传输座和上料座依次设置于基座上;传输座一端位于进料座下方;另一端位于上料座内;所述进料部分包括漏斗、伺服电机一和搅拌叶片;所述传输部分包括链式传送带装置和柔性承料框;所述调节部分包括承接机构和定位机构;承接机构包括线性电机、传送带装置一和滑轨一;线性电机通过安装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下底板上,且位于链式传送带装置下方;滑轨一设置于安装座上;传送带装置一通过“U”形槽板设置于线性电机的动子上;“U”形槽板下底面通过滚轮滑动连接于滑轨一上;定位机构包括“U”形连接管、定位板、步进电机、动力盘、滑块和施力杆;所述上料部分包括振动盘送料机和送料连接槽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通过连接架设置于“U”形槽板上,定位板上设置圆形销孔、定位销柱和滑槽;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定位板下底面上;所述动力盘设置于步进电机的转轴上;且动力盘位于圆形销孔上方,动力盘上设置一动力滑柱;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滑槽上设置从动滑柱;所述施力杆销轴连接于定位销柱上;施力杆上设置条形滑孔一和条形滑孔二;条形滑孔一与动力滑柱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滑孔二与从动滑柱滑动连接;从动滑柱通过“V”形连接板设置于“U”形连接管上;“V”形连接板上设置弧形滑孔;“U”形连接管通过“L”形连接板销轴连接于“U”形槽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通过圆柱形暂存容器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内;所述伺服电机一通过圆形通管和辅助支柱设置于圆柱形暂存容器上;所述搅拌叶片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于伺服电机一的转轴上;圆柱形暂存容器下底板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毅邵陈邵帅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市美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