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小弟专利>正文

一种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23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放大器的壳体及其制造工艺,为解决成本低,抗燃烧性能好,合格率高,工作量小的产品及工艺流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铝合金作为产品材料,通过提高模具成型程度来取代多道加工工序,结合少量后续加工来完成,这样就能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工艺难度,减少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大器壳体,尤其是放大器的壳体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放大器都是壁薄、长方形框式结构,制约于使用环境的要求不能依赖提高壁厚来提高产品性能。而壳体材料是采用镁合金浇铸结合机加工,其缺点是生产过程控制复杂,加工余量大,产品合格率不高,据统计最终合格率仅在30-50%,这样会使材料浪费严重,同时带来生产周期长的客观要求;而且材料成本高,易燃烧。在工艺方面是采用浇铸及后续加工完成,总体结构特点是壁薄、长方形框架结构,这样加工后的尺寸不稳定,造成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设计出制造成本低,抗燃烧性能好,合格率高,工作量小的产品及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采用铝合金作为产品材料,通过提高模具成型程度来取代多道加工工序,结合少量后续加工来完成。铝合金材料比镁合金材料成本低,抗燃烧性能好,能满足苛刻的温度、熔点等要求。在工艺方面我们采用成型程度高的方式减少对后续加工的依赖,这样就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可以减少工作量。采用铝合金做为产品材料,可以提高产品性能,而成型工艺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产品合格率。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设计和具体制造过程中,我们可采用特殊的压铸及制造工艺。一、压铸工艺我们通过改进模具设计来产品性能,有以下两种方案1、内腔采用斜顶板,将内腔分成几块,先后脱模;外型用四滑块及二抽芯。这样可以解决内腔无脱模斜度的难题。2、内腔采用整体结构;进料方案为采用中心浇口,四周多点式进料,二次分型。这样就可以通过采用模芯表面的镜面抛光及选用合理的脱模剂可以让内腔尽量减小脱模斜度,解决了内腔的无脱模斜度的问题;同时中心浇口,多点式进料可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实现薄壁产品难成型的困难,另外产品冷却速度基本一致,保证了产品的组织比较均匀,在后续加中减小了变形程度。二、制造工艺a、最大脱模斜度长度A=89(以0.5单边的加工余量计算),大小头的尺寸差B=0.1(即尺寸公差为0.1)。α=tg-1((0.1/2)/90)=0.032degb、侧面凹坑部位的滑块成形可行性估算SX=SY+K=15+2=17mm注SX滑块的行程SY滑块的型芯完全脱出成形处的移动距离15K为安全系数(取2mm)由于2SX为34≤安装角之间的间距44,因此安装角处的凹坑可以采用滑块的方式成形。C、放加工余量部位外圆放1.8mm,两端面各放0.5。d、模具的制作及调试在模具内芯加工中,采用进口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一次加工成型,确保内腔精度及型芯表面粗糙度要求,同时对模具浇注系统彩中心多点式进料结构,顶出机构彩二次分型设计。另外采用强力脱模剂,可以避免产品拉伤和提高光洁度。权利要求1.一种放大器的壳体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采用铝合金作为产品材料,通过提高模具成型程度来取代多道加工工序,结合少量后续加工来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内腔采用斜顶板,将内腔分成几块,先后脱模。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外型用四滑块及二抽芯。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内腔采用整体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是进料方案为采用中心浇口,四周多点式进料,二次分型。全文摘要一种放大器的壳体及其制造工艺,为解决成本低,抗燃烧性能好,合格率高,工作量小的产品及工艺流程,本专利技术采用铝合金作为产品材料,通过提高模具成型程度来取代多道加工工序,结合少量后续加工来完成,这样就能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工艺难度,减少工作量。文档编号H05K5/04GK1909766SQ20061004115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施小弟 申请人:施小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大器的壳体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采用铝合金作为产品材料,通过提高模具成型程度来取代多道加工工序,结合少量后续加工来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小弟
申请(专利权)人:施小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