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66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C电源插座,具体为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包括绝缘外壳、基座、加力片、负极弹片和正极件,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绝缘外壳前方,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基座的前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基座的前面中心处设置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基座的前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加力片插接在第一安装槽中,所述负极弹片设置在第二安装槽中,所述正极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通过一体成形的负极弹片和加力片,一折弯成形的正极件更够有效的防止电源插座在插入过程中发生瞬间打火的现象。止电源插座在插入过程中发生瞬间打火的现象。止电源插座在插入过程中发生瞬间打火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
,特别是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0002]DC电源相配的插座,它是由横向插口、纵向插口、绝缘基座、叉型接触弹片、定向键槽组成,两只叉型接触弹片定位在基座中心部位,成纵横向排列互不相连。叉型接触弹片一端为接线口,外露在基座圆柱体顶面,供连接输入电源软线或软缆用,叉型接触弹片另一端由基体互连的两只弹性臂组成,设置在DC插头插入方向绝缘基座插孔内,供给电脑显示器之用,使之正常工作。
[0003]参见公开号为CN208284673U的专利,其主要公开了一种可拆装式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中心针;所述插座本体插拔端挖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的端口设有一前弹片,所述中心针穿过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的第一穿孔使其一端处于所述盲孔内;所述插座主体上挖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可与其相对移动的弹簧挡片,所述弹簧挡片可卡紧所述中心针使得所述中心针可拆卸于所述插座本体上;所述插座本体的插拔端相对一端挖设有固定型腔,所述固定型腔内设有一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固定型腔内且可装卸于所述DC插座本体;本技术只需将所述中心针插入所述盲孔和所述第一穿孔中,将所述弹片插入到所述固定型腔内,具有结构简单、装卸快捷、维修方便和散热效率高等优点
[0004]上述方案中,DC电源插座结构较多,并且弹片直接设置在固定型腔内,使得弹片在固定型腔内容易产生位移,同时插座的负极只有弹片,负极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电源插座在插入过程中时易出现瞬间打火现象,影响电源插座的使用安全。
[0005]现有技术中心,正极件的通常为正极铜柱和端子进行铆合,并且负极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电源插座只能通过12V的电压5A左右的电流通过,一旦存在较大的电流通过,电源插座的引脚容易因电流过大导致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源插座在插入过程中出现瞬间打火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包括
[0007]绝缘外壳;
[0008]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上侧壁、右侧壁、左侧壁、后侧壁组成的矩形安装空间,所述右侧壁和左侧壁的底部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两个引角;所述后侧壁的中心设置有贯穿的通孔;
[0009]基座,所述基座固定插接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前侧,
[0010]所述基座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贯穿基座,并与通孔相对应设置;
[0011]所述基座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安装空间连通;所述基座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槽,所述两个第一限位槽对向设置第一安装槽的内侧,所述第一安装
槽的后部内侧设置有接触槽;
[0012]所述基座的前面中心处设置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件的下方一体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前面中心设置有竖直的卡槽;
[0013]所述基座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限位件的下方,且第二安装槽与安装空间相通,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位于基座内侧的底面,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前面中心处设置有缺口;
[0014]加力片,所述加力片包括固定端和接触端,所述固定端的一侧与接触端连接,所述加力片插接在第一安装槽中,所述固定端位于第一限位槽中,所述接触端位于接触槽中;
[0015]负极弹片,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夹持端、负极引脚和连接端,所述夹持端的一侧垂直设置有负极引脚,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负极弹片设置在第二安装槽中,并与连接件相抵接,所述夹持端位于在第二限位槽中,并与基座的底面接触,所述负极引脚位于缺口内,所述连接端的上表面与连接件的底部接触;
[0016]正极件,所述正极件包括中心针、延伸部和正极引脚,所述中心针的一侧与延伸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正极引脚垂直设置在延伸部的一端,所述正极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所述中心针位于安装空间内,所述限位凸台位于第二限位槽中,所述延伸部位于安装孔内,所述正极引脚位于卡槽中,所述正极件为折弯一体成形。
[0017]优选的,所述后侧壁的两侧延伸设置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与左侧壁的后侧面接触,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与右侧壁的后侧面接触。
[0018]优选的,所述右侧壁和左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基座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一固定块对应卡合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基座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槽,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槽位于第一固定块的后侧,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对应卡合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后侧壁上设置有三个第三固定块,所述三个第三固定块均匀位于通孔内,所述基座的后部设置有三个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三固定槽对应设置,且位于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三固定块与第三固定槽对应卡合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加力片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固定端和连接端之间,所述折弯部朝向安装空间的中心。
[0022]优选的,所述负极弹片上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位于夹持端和连接端之间,所述弯曲部朝向安装空间的中心。
[0023]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台。
[0024]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加力片、负极弹片和正极件均为一体设置。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负极弹片,并且负极弹片的夹持端和连接端均匀基座连接,使得基座与负极弹片整体为负极,使得负极负极的面积增加,有效的防止了电源插座在插入过程中出现的瞬间打火现象;
[0027]2、通过在基座内设置加力片,加力片的两端同时与基座连接,进一步增大负极的面积,能够进一步避免电源插座出现瞬间打火的现象;
[0028]3、通过在基座内设置一体折弯成形的中心针,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源插座的功率。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绝缘外壳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基座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基座的后视图;
[0034]图6为本技术的基座的主视图;
[0035]图7为本技术的基座的剖视图;
[0036]图8为本技术的加力片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技术的负极弹片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技术的正极件的示意图。
[0039]图中,1、绝缘外壳;11、上侧壁;12、右侧壁;13、左侧壁;14、后侧壁;141、通孔;15、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01、第一固定槽;102、第二固定块;103、第三固定块;104、引角;2、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1);所述绝缘外壳(1)包括上侧壁(11)、右侧壁(12)、左侧壁(13)、后侧壁(14)组成的矩形安装空间(21),所述右侧壁(12)和左侧壁(13)的底部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两个引角(104);所述后侧壁(14)的中心设置有贯穿的通孔(141);基座(2),所述基座(2)固定插接设置在绝缘外壳(1)的前侧,所述基座(2)内设置有安装空间(21),所述安装空间(21)贯穿基座(2),并与通孔(141)相对应设置;所述基座(2)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2)和第二凹槽(23),所述第一凹槽(22)位于第二凹槽(23)的上方,所述第一凹槽(22)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槽(24),所述第一安装槽(24)与安装空间(21)连通;所述基座(2)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槽(241),所述两个第一限位槽(241)对向设置第一安装槽(24)的内侧,所述第一安装槽(24)的后部内侧设置有接触槽(242);所述基座(2)的前侧面中心处设置在连接件(25),所述连接件(25)上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251),所述连接件(25)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52),所述连接件(25)的下方一体设置有限位件(26),所述限位件(26)的前面中心设置有竖直的卡槽(261);所述基座(2)的前侧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7),所述第二安装槽(27)位于限位件(26)的下方,且第二安装槽(27)与安装空间(21)相通,所述第二安装槽(27)内设置有第三限位槽(271),所述第三限位槽(271)位于基座(2)内侧的底面,所述第二安装槽(27)的前面中心处设置有缺口(272);加力片(3),所述加力片(3)包括固定端(31)和接触端(33),所述固定端(31)的一侧与接触端(33)连接,所述加力片(3)插接在第一安装槽(24)中,所述固定端(31)位于第一限位槽(241)中,所述接触端(33)位于接触槽(242)中;负极弹片(4),所述负极弹片(4)包括夹持端(41)、负极引脚(42)和连接端(43),所述夹持端(4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负极引脚(42),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端(43),所述负极弹片(4)设置在第二安装槽(27)中,并与连接件(25)相抵接,所述夹持端(41)位于在第二限位槽(252)中,并与基座(2)的底面接触,所述负极引脚(42)位于缺口(272)内,所述连接端(43)的上表面与连接件(25)的底部接触;正极件(5),所述正极件(5)包括中心针(51)、延伸部(52)和正极引脚(54),所述中心针(51)的一侧与延伸部(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松涂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阆中金三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