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89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负载输入与输出的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具体为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固定壳体、绝缘基座、正极件、负极件以及探测片;所述绝缘基座设置在固定壳体内部;所述绝缘基座左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负极件包括负极主体、负极接脚以及四个负极弹片;所述正极件包括正极主体、正极接脚以及四个正极弹片;所述探测片包括探测弹片与探测接脚;通过多个负极弹片的负极件与四个正极弹片正极件,使得负极件和正极件与导体接触的面积得到增加,接触触点增加,有效地提高了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的负载功率。载功率。载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连接器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一般是依靠直流电供电来工作的,如要利用市电来供电或充电,需先通过电源适配器来将市电变换成合适的直流电,再接入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电源适配器通常是与便携式电子设备分离的,其并不被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内,因此,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通常设有直流电源的插座连接器,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则设置匹配的插头连接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连接电源时,将电源适配器输入端接市电,输出端插入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插座连接器即可现有的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主要由绝缘座、正极接触件和负极接触件组成,绝缘座设有供与所述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插接的电源插孔,正极接触件和负极接触件均固定在绝缘座内,并分别部分伸入电源插孔内。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922408587.0的一种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通过正极焊脚和负极焊脚插入连接电源端,保证该装置正常通电电力运行的稳定性,绝缘底座和外壳棱边的顶部边缘处均经过倒圆角工艺处理方便电源插入,插座连接器通过呈三角分布的正极焊脚、负极焊脚和侦测焊脚焊接到电路板上后更为稳固,外壳内安装正极接触件,结构简单耐热性好。
[0004]而上述专利方案中,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结构简单,正极件和负极件与导体的接触面积少,且仅有单个接脚与单个触点进行连接,导致该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无法应对大电流与大电压的电源,以及长时间的负载运行,严重影响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安全;仅能对10

15V,6

8A的电压电流提供负载运行;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长时间承载大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长时间负载运行的过热与烧损的问题,提供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0006]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包括:
[0007]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固定壳体、绝缘基座、正极件、负极件以及探测片;
[0008]所述固定壳体设置为由前侧壁、后侧壁、上侧壁构成的矩形安装空间;所述前侧壁与后侧壁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多个固定接脚;
[0009]所述绝缘基座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壳体内部,并延伸出固定壳体左侧;所述绝缘基座左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右端与安装槽底部连接;所述安装柱中心位置设有左右贯穿的通部;所述绝缘基座右端外表面由中心位置向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端与通部连
通;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安装柱右端;所述第二安装槽整体结构为围绕在通部外侧的矩形;所述第二安装槽外侧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所述四个第一通孔环绕设置在第二安装槽的矩形路径上;所述第三安装槽整体结构为围绕在第二安装槽外侧的六边形;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侧设有四个第二通孔;所述四个第二通孔环绕设置在第三安装槽的六边形路径上;所述绝缘基座下表面还设有安装接脚与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第三安装槽连通;所述绝缘基座右端还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部;
[0010]所述负极件安装在第三安装槽内,且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与绝缘基座进行固定;所述负极件包括负极主体、负极接脚以及四个负极弹片;所述负极弹片设置在负极主体左端,并穿过第二通孔,设置在安装槽内壁上;所述负极接脚设置在负极主体下端,并安装在定位部内;所述负极弹片左端设有向外弯折的负极抵接部;所述负极抵接部左端还设有分叉的滑动部;
[0011]所述正极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且通过第三固定结构与绝缘基座进行固定;所述正极件包括正极主体、正极接脚以及四个正极弹片;所述正极弹片设置在正极主体左端,并穿过第一通孔,设置在安装柱外壁上;所述正极接脚弯折设置在正极主体右侧下端,并安装在限位部内;所述正极弹片左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正极抵接部;所述正极抵接部的弯折处设有定位块;
[0012]所述探测片设置在绝缘基座内部,并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探测片包括探测弹片与探测接脚;所述探测弹片一体垂直设置在探测接脚上端的左侧,并位于通部内;所述探测接脚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探测弹片左端上下分叉设有复位部。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绝缘基座的前端与后端;所述限位孔贯穿设置在固定壳体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孔卡合连接。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多个第二限位块与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向外弯折设置在负极主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限位槽凹陷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内部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卡合连接。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包括多个第三限位块与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块向内弯折设置在正极主体与正极弹片连接处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槽凹陷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部的内侧;所述第三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卡合连接。
[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内壁上开设有四个负极定位槽;所述负极定位槽左端贯穿绝缘基座;所述负极弹片设置在该负极定位槽内。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定位槽左端设置有限位凸板,且该限位凸板与负极定位槽形成两个滑动定位槽;所述负极抵接部与滑动部设置在该滑动定位槽内,并与限位凸板相抵接。
[0018]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柱外壁上设置有四个正极定位槽;所述正极弹片设置在该正极定位槽内,并与正极定位槽相抵接。
[001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壳体的上侧壁左端向外延伸有定位片;所述绝缘基座上表面左侧设有与限位片相抵接的承接部。
[002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件由相对设置的左负极组与右负极组组成。
[002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负极件、正极件以及探测片材质均为镀金高导铜。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通过设置多个负极弹片的负极件与四个正极弹片正极件,使得负极件和正极件与导体接触的面积得到增加,接触触点增加,有效地提高了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的负载功率。
[0024]2、通过设置固定接脚、安装接脚、负极接脚、正极接脚以及探测接脚,使得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能够牢固的安装在电路板上,有效地保障了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的稳定性,并防止电流过大使得负极接脚和正极接脚与电路板的焊点融化,产生安全隐患。
[0025]3、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以及第三固定结构,使得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能够通过多组固定结构进行安装,并防止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掉落,有效地增加了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与安全性。
[0026]4、通过设置正极件、负极件以及探测片的材质为镀金高导铜,使得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具有优秀的导电率、耐磨性、散热性、强度以及抗氧化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沉板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主体(1);所述插座主体(1)包括固定壳体(2)、绝缘基座(3)、正极件(8)、负极件(7)以及探测片(9);所述固定壳体(2)设置为由前侧壁(2

1)、后侧壁(2

2)、上侧壁(2

3)构成的矩形安装空间;所述前侧壁(2

1)与后侧壁(2

2)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多个固定接脚(2

4);所述绝缘基座(3)通过第一固定结构(4)设置在固定壳体(2)内部,并延伸出固定壳体(2)左侧;所述绝缘基座(3)左端设有安装槽(3

1);所述安装槽(3

1)内部设置有安装柱(3

2);所述安装柱(3

2)右端与安装槽(3

1)底部连接;所述安装柱(3

2)中心位置设有左右贯穿的通部(3
‑2‑
2);所述绝缘基座(3)右端外表面由中心位置向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

3)、第二安装槽(3

4)、第三安装槽(3

5);所述第一安装槽(3

3)上端与通部(3
‑2‑
2)连通;所述第二安装槽(3

4)位于安装柱(3

2)右端;所述第二安装槽(3

4)整体结构为围绕在通部(3
‑2‑
2)外侧的矩形;所述第二安装槽(3

4)外侧设置有四个第一通孔(3

6);所述四个第一通孔(3

6)环绕设置在第二安装槽(3

4)的矩形路径上;所述第三安装槽(3

5)整体结构为围绕在第二安装槽(3

4)外侧的六边形;所述第三安装槽(3

5)内侧设有四个第二通孔(3

7);所述四个第二通孔(3

7)环绕设置在第三安装槽(3

5)的六边形路径上;所述绝缘基座(3)下表面还设有安装接脚(3

8)与定位部(3

9);所述定位部(3

9)与第三安装槽(3

5)连通;所述绝缘基座(3)右端还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部(3

10);所述负极件(7)安装在第三安装槽(3

5)内,且通过第二固定结构(5)与绝缘基座(3)进行固定;所述负极件(7)包括负极主体(7

1)、负极接脚(7

3)以及四个负极弹片(7

2);所述负极弹片(7

2)设置在负极主体(7

1)左端,并穿过第二通孔(3

7),设置在安装槽(3

1)内壁上;所述负极接脚(7

3)设置在负极主体(7

1)下端,并安装在定位部(3

9)内;所述负极弹片(7

2)左端设有向外弯折的负极抵接部(7
‑2‑
1);所述负极抵接部(7
‑2‑
1)左端还设有分叉的滑动部(7
‑2‑
2);所述正极件(8)安装在第二安装槽(3

4)内,且通过第三固定结构(6)与绝缘基座(3)进行固定;所述正极件(8)包括正极主体(8

1)、正极接脚(8

3)以及四个正极弹片(8

2);所述正极弹片(8

2)设置在正极主体(8

1)左端,并穿过第一通孔(3

6),设置在安装柱(3

2)外壁上;所述正极接脚(8

3)弯折设置在正极主体(8

1)右侧下端,并安装在限位部(3

10)内;所述正极弹片(8

2)左端设有向内弯折的正极抵接部(8
‑2‑
1);所述正极抵接部(8
‑2‑
1)的弯折处设有定位块(8
‑2‑
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松涂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阆中金三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