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89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进行电絮凝处理,向处理后的废水中依次加入吸附剂和羟基硅油乳液分阶段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其中,所述吸附剂为硅藻土或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利用硅藻土类吸附剂与羟基硅油乳液协同,促进电絮凝反应生成的絮体吸附、耦合、再絮凝,有效增强絮凝体的结构,增加絮体比重,提高絮凝速度,缩短沉降时间,从而显著提高了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经过简单过滤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设备装置,成本低廉,适用性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还原染料本身不能直接溶于水中,必须先在碱性溶液中用还原剂还原成为能溶于水的水隐色体,利用隐色体钠盐对纤维的亲和力进行染色。由于染色时使用大量还原剂,因此,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为负,废水中的离子具有较强的负电性。
[0003]电化学絮凝法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水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中,如印染废水、生活废水、重金属废水等。电絮凝法的原理是以金属材料(铁、铝、不锈钢等)作为牺牲阳极,在施加一定的电压条件下,金属阳极发生电解产生金属阳离子,与阴极生成的)OH

形成氢氧化物微絮体,通过电荷中和形成更大的絮凝体,加速污染物的吸附和沉积。然而,电化学絮凝产生的絮体结构相对松散,因此,存在絮凝效果差,沉降时间长等问题,导致电絮凝法处理废水的效果较差、处理效率也较慢。
[0004]目前,为了提高电絮凝法处理废水的效果,大多在处理装置设备方面进行优化,如有文献报道通过设置集电絮凝区、反应区、沉淀区、清水区于一体的装置,保证絮凝

澄清过程的良好进行,提高电絮凝处理效果。还有文献报道在电絮凝处理废水过程中,向废水中加入磁粉,形成以磁粉为凝结核的絮体,加强絮凝效果,提高沉淀效率。但是,上述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且需要特殊的装置才可运行,适用性不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处理效率高、絮凝效果好的低成本处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电絮凝处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存在的处理效果较差、处理效率低、处理成本高以及适用性较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絮凝处理的废水中加入硅藻土或改性硅藻土,配合羟基硅油,增强絮体结构和稳定性,促进絮体聚集,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有效缩短了电絮凝时间。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进行电絮凝处理,向处理后的废水中依次加入吸附剂和羟基硅油乳液分阶段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其中,所述吸附剂为硅藻土或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首先向电絮凝处理后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中加入特定的硅藻土类吸附剂,通过硅藻土类吸附剂的网捕卷扫作用,使电絮凝产生的悬浮物聚集成为较大粒径的絮凝体;然后通过加入羟基硅油乳液,利用羟基硅油的带电性和线性分子结构,通过架桥方式将前述形成的粒径较大的絮凝体进一步聚集成粗大聚集物,形成一维或二维的线性球簇状聚集体,且羟基硅油架桥形成的粗大聚集体的结构稳定,可避免絮凝体在沉降过程的结构破坏,从而实现快速沉降,提高处理效
果。本专利技术不但可显著提高电絮凝的处理效率,还可大幅度降低废水的COD值和色度,且无需特殊的处理设备,显著降低了处理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价值极高。
[0009]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还原染料染色废水可为靛蓝染色废水。
[0010]优选的,所述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加入电解池中,搅拌条件下进行电絮凝,电絮凝结束后,向废水中加入吸附剂,搅拌吸附,吸附结束后停止搅拌,加入羟基硅油乳液,静置沉淀,过滤,检测合格后排水。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电絮凝处理废水的絮凝体的沉降速率,经处理后废水的COD值和色度显著降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无需特殊的装置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适用于实际工业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为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节能高效的处理工艺路线,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0012]优选的,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为3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藻土。
[0013]进一步结合上述,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硅藻土加入硫酸溶液中分散均匀,于55℃

65℃保温反应2.5h

3.5h,洗涤,煅烧,得酸化硅藻土;然后将所述酸化硅藻土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氨基硅烷偶联剂,于85℃

95℃反应11h

13h,洗涤,干燥,得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
[0014]将硅藻土采用优选的氨基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提升硅藻土与电絮凝反应生成的絮体的耦合作用,增强絮凝体的结构稳定性,提升絮凝效果,缩短絮凝体的沉降时间。
[0015]结合上述,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50℃

650℃,煅烧时间为5h

7h。
[0016]结合上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0017]结合上述,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与酸化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

2:1

2。
[0018]可选的,所述硫酸溶液为浓度4.5mol/L

5.5mol/L。
[0019]可选的,所述硅藻土与硫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5

35g:100

200mL。
[0020]可选的,所述酸化硅藻土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

2g:100

200mL。
[0021]优选的,所述硅藻土的目数为800目

1200目。
[0022]优选的硅藻土的改性条件,可促进硅藻土与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充分反应,从而提高硅藻土的絮凝效果,增强絮体结构,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0023]优选的,所述吸附剂与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8

1.2:1,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克,体积的单位是升。
[0024]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与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L。
[0025]优选的,所述羟基硅油乳液的加入量为还原染料染色废水固含量的0.05%

0.15%。
[0026]进一步地,所述羟基硅油乳液的加入量为还原染料染色废水固含量的0.08%。
[0027]优选的羟基硅油乳液的加入量,可保证絮凝体全部快速沉降的前提下,降低处理成本。
[0028]可选的,所述羟基硅油乳液为阴离子型羟基硅油乳液、阳离子型羟基硅油乳液、非离子型羟基硅油乳液、阳离子与非离子组合的羟基硅油乳液或阴离子与非离子组合的羟基
硅油乳液。
[0029]优选的,所述电絮凝的电压为5V

10V,电絮凝的时间为5min

10min。
[0030]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的电压为7V,电絮凝的时间为10min。
[0031]优选的,电絮凝过程中搅拌的转速为150r/min

210r/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进行电絮凝处理,向处理后的废水中依次加入吸附剂和羟基硅油乳液分阶段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其中,所述吸附剂为硅藻土或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还原染料染色废水加入电解池中,搅拌条件下进行电絮凝,电絮凝结束后,向废水中加入吸附剂,搅拌吸附,吸附结束后停止搅拌,加入羟基硅油乳液,静置沉淀,过滤,排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为3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藻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硅藻土加入硫酸溶液中分散均匀,于55℃

65℃保温反应2.5h

3.5h,洗涤,煅烧,得酸化硅藻土;然后将所述酸化硅藻土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氨基硅烷偶联剂,于85℃

95℃反应11h

13h,洗涤,干燥,得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硅藻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染料染色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姚继明李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