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DC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17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电流DC插座,属于充电插座元器件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DC插座不适用于大电流充电的问题,包括:插座本体和设置于插座本体内的接线端子组件,插座本体的前部设置有接电槽,接电槽内设置有接电柱,接电柱上设置有接电孔,插座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接电插槽,接电插槽围绕接电孔设置,接线端子组件插设于接电插槽内;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加力端子、探测端子,接电槽能够插入插头,插头设置有插槽,插槽内设置有正极端部,插头外设置有负极端部,加力端子能够为插入的插头施加夹紧力,探测端子能够在插入插头时,接通电信号;插头插入时,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分别与插头的正极端部、负极端部电性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DC插座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插座元器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大电流DC插座。

技术介绍

[0002]DC插座是一种与电脑显示器专用电源相配的插座,它是由横向插口、纵向插口、绝缘基座、叉型接触弹片和定向键槽组成,两只叉型接触弹片定位在基座中心部位,成纵横向排列互不相连,其一端为接线口,外露在基座圆柱体顶面,供连接输入电源软线或软缆用,另一端由基体互连的两只弹性臂组成,设置在DC插头插入方向绝缘基座插孔内,供给电脑显示器之用,使之正常工作。如今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对大电流充电需求逐渐增加,同时大电流充电具有广阔的市场环境。通常是将DC插座与其他元器件共同安装于PCB板上并通过DIP插件封装,得到可安装于电子产品内的PCB电路板。
[0003]如公开号为CN216903631U的一种易装配的自锁紧式DC插座,包括绝缘基座、安装于绝缘基座内的中心针以及设置于绝缘基座上的正极插脚、负极插脚和信号插脚,绝缘基座上设置有装配结构,装配结构包括设置于绝缘基座上的吸附板和设置于绝缘基座侧壁上的防滑条纹。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当自动化装配采用真空吸嘴转移元件时,真空吸嘴可吸附于吸附板实现对DC插座的转移和在PCB板上的定位;而当自动化装配采用气动夹爪转移元件时,气动夹爪可通过夹持于防滑条纹处实现对DC插座的转移及在PCB板上的定位;由此分别通过防滑条纹和吸附板的设置,使DC插座可适用于不同的装配机械的自动化装配过程,实用性更强。现有技术不适用于大电流的充电情况,因此其应用范围受限,现有技术的方案存在大电流充电时由于无法承受电流负荷而导致烧毁的情况。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大电流DC插座,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电流DC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DC插座不适用于大电流充电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大电流DC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和设置于插座本体内的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插座本体的前部设置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槽内设置有接电柱,所述接电柱上设置有接电孔,所述插座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接电插槽,所述接电插槽围绕接电孔设置,所述接线端子组件插设于接电插槽内;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加力端子、探测端子,所述接电槽能够插入插头,所述插头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正极端部,所述插头外设置有负极端部,所述加力端子能够为插入的插头施加夹紧力,所述探测端子能够在插入所述插头时,接通电信号;所述插头插入时,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分别与插头的正极端部、负极端部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加力端子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负极端子包括第一负极触片、第二负极触片、第三负极接触片,所述第一负极触片、第二负极触片、第三负极接触片设置于接电槽内周面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端子包括第一正极片、第二正极片,所述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负极触片、第二负极触片、第三负极接触片围成的区域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力端子包括第一压力片、第二压力片、第三压力片,所述第一压力片、第三压力片上下对称设置,能够卡接在所述插槽的内周面上,所述第二压力片能够卡接在所述插槽的外周面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接地壳,所述接地壳包覆在所述插座本体外表面,所述接地壳前方上部设置有第一接地部,所述接地壳前方两侧设置有第二接地部,所述接地壳底部设置有插脚,所述接地壳、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插脚一体成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的DC插座,由于采用了多股电源连接结构,使得该DC插座能够适用于大电流的使用需求,使得该DC插座应用范围更广。
[0014]2、本技术的DC插座采用可封闭式的接地壳体,使得该DC插座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地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地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地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三视角)。
[0020]图6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线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
[0021]图7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线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0022]图8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线端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三视角)。
[0023]图9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接线端子组件与插头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插座本体与接线端子组件的安装示意图(示出接线端子组件插入插座本体的位置和方向)。
[0025]图11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插座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
[0026]图12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插座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0027]图13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插座本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是本技术一种大电流DC插座的插座本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0]插座本体1、接电槽11、接电柱12、接电孔13、接电插槽14、
[0031]接地壳2、第一接地部21、第二接地部22、插脚23、
[0032]插头3、插槽31、正极端部32、负极端部33、
[0033]接线端子组件4、负极端子41、第一负极触片411、第二负极触片412、第三负极接触
片413、正极端子42、第一正极片421、第二正极片422、加力端子43、第一压力片431、第二压力片432、第三压力片433、探测端子44。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DC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本体(1)和设置于插座本体(1)内的接线端子组件(4),所述插座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接电槽(11),所述接电槽(11)内设置有接电柱(12),所述接电柱(12)上设置有接电孔(13),所述插座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接电插槽(14),所述接电插槽(14)围绕接电孔(13)设置,所述接线端子组件(4)插设于接电插槽(14)内;所述接线端子组件(4)包括负极端子(41)、正极端子(42)、加力端子(43)、探测端子(44),所述接电槽(11)能够插入插头(3),所述插头(3)设置有插槽(31),所述插槽(31)内设置有正极端部(32),所述插头(3)外设置有负极端部(33),所述加力端子(43)能够为插入的插头(3)施加夹紧力,所述探测端子(44)能够在插入所述插头(3)时,接通电信号;所述插头(3)插入时,所述正极端子(42)、负极端子(41)分别与插头(3)的正极端部(32)、负极端部(33)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端子(41)、正极端子(42)、加力端子(43)的个数均为两个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DC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端子(41)包括第一负极触片(411)、第二负极触片(412)、第三负极接触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松涂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阆中金三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