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4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向心涡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包括机匣、轮毂、多个主叶片和多个分流叶片,轮毂用于支撑叶片,轮毂分别控制多个主叶片和分流叶片进行转动,每个主叶片的吸力面与其相邻主叶片的压力面之间的轮毂构成的通道中间位置上均安装有分流叶片,氦气氮气混合气体由径向流入后,在主叶片压力面易于分离的区域分流叶片起到了分流和导流的作用,使原分离区域降压的压力梯度更均匀,从而达到了抑制氦气氮气混合工质向心涡轮压力面流动分离,改善主叶片的载荷分布从而拓宽高速高效向心涡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


[0001]本技术涉及向心涡轮
,尤其涉及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

技术介绍

[0002]向心涡轮是将气体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和机械能,从而获得低温气体或输出轴功的一类装置,向心涡轮具有结构简单、圆周速度可达550m/s、可靠性高、在流量较小情况下可获得高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航空、工业驱动及低温余热发电中。
[0003]但是现有向心涡轮径向进气而轴向排气,气体在向心涡轮中折转了90
°
,常见向心涡轮转速一般是几万转/分,导致内部流场较为复杂,针对氦气氮气混合气体型的进气对向心涡轮而言,进口温度很低,为

157℃,进口边界条件和出口边界条件的密度变化小、焓降低,通道内往往存在较大的分离流动,破坏流场稳定性,使得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达到了抑制氦气氮气混合工质向心涡轮压力面流动分离,改善主叶片的载荷分布从而拓宽高速高效向心涡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包括机匣、轮毂、多个主叶片和多个分流叶片,所述机匣设置于所述轮毂另一侧;多个所述主叶片分别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匣与所述轮毂之间;多个所述分流叶片分别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匣与所述轮毂之间。
[0006]其中,所述分流叶片前缘β角为0
°

[0007]其中,所述分流叶片叶片高度与其相邻主叶片在相同轴向位置的高度相等,叶片厚度与其相邻主叶片在相同轴向位置的厚度相等。
[0008]其中,所述分流叶片尾缘半径为叶片厚度的0.5倍,轴向弦长为主叶片的0.5倍。
[0009]本技术的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所述轮毂用于支撑所述叶片,所述轮毂分别控制多个所述主叶片和所述分流叶片进行转动,长叶片是所述主叶片,短叶片是所述分流叶片,所述分流叶片轴向弦长约为所述主叶片轴向弦长的50%,每个所述主叶片的吸力面与其相邻所述主叶片的压力面之间的轮毂构成的通道中间位置上均安装有所述分流叶片,氦气氮气混合气体由径向流入后,在所述主叶片压力面易于分离的区域所述分流叶片起到了分流和导流的作用,使原分离区域降压的压力梯度更均匀,从而达到了抑制氦气氮气混合工质向心涡轮压力面流动分离,改善所述主叶片的载荷分布从而拓宽高速高效向心涡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子午剖视图。
[0013]101

轮毂、102

机匣、103

主叶片、104

分流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阅图1

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子午剖视图。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分流叶片104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通过前述方案达到了抑制氦气氮气混合工质向心涡轮压力面流动分离,改善主叶片103的载荷分布从而拓宽高速高效向心涡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
[0016]其中,所述机匣102设置于所述轮毂101另一侧;多个所述主叶片103分别与所述轮毂10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匣102与所述轮毂101之间;多个所述分流叶片104分别与所述轮毂10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匣102与所述轮毂101之间,所述轮毂101用于支撑所述主叶片103和分流叶片104,所述轮毂101分别控制多个所述主叶片103和所述分流叶片104进行转动,长叶片是所述主叶片103,短叶片是所述分流叶片104,所述分流叶片104轴向弦长约为所述主叶片103轴向弦长的50%,每个所述主叶片103的吸力面与其相邻所述主叶片103的压力面之间的轮毂构成的通道中间位置上均安装有所述分流叶片104,氦气氮气混合气体由径向流入后,在所述主叶片103压力面易于分离的区域所述分流叶片104起到了分流和导流的作用,使原分离区域降压的压力梯度更均匀,从而达到了抑制氦气氮气混合工质向心涡轮压力面流动分离,改善所述主叶片103的载荷分布从而拓宽高速高效向心涡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
[0017]其次,所述分流叶片104前缘β角为0
°
,方便与所述主叶片103进行区分和起到分流和导流作用。
[0018]同时,所述分流叶片104叶片高度与其相邻主叶片103在相同轴向位置的高度相等,叶片厚度与其相邻主叶片103在相同轴向位置的厚度相等。
[0019]另外,所述分流叶片104尾缘半径为叶片厚度的0.5倍,轴向弦长为主叶片103的0.5倍。
[0020]在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分流叶片104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所述轮毂101用于支撑所述叶片103和104,所述轮毂101分别控制多个所述主叶片103和所述分流叶片104进行转动,长叶片是所述主叶片103,短叶片是所述分流叶片104,所述分流叶片104轴向弦长约为所述主叶片103轴向弦长的50%,每个所述主叶片103的吸力面与其相邻所述主叶片103的压力面之间的轮毂构成的通道中间位置上均安装有所述分流叶片104,氦气氮气混合气体由径向流入后,在所述主叶片103压力面易于分离的区域所述分流叶片104起到了分流和导流的作用,使原分离区域降压的压力梯度更均匀,从而达到了抑制氦气氮气混合工质向心涡轮压力面流动分离,改善所述主叶片103的载荷分布从而拓宽高速高效向心涡轮变工况流量范围提高效率。
[002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
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包括机匣、轮毂、多个主叶片和多个分流叶片,所述机匣设置于所述轮毂另一侧;多个所述主叶片分别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匣与所述轮毂之间;多个所述分流叶片分别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匣与所述轮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分流叶片的氦气氮气混合工质的LNG向心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叶片前缘β角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荣霍文浩何丹孙冬婷文俊唐国庆刘胜利刁钟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