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组件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29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电机,该定子组件每相绕组的支路中,第一线圈组以跨距y沿第一方向跨层逐渐绕制到第M层槽层;以跨距y1=y+1或y1=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组件及电机


[0001]本申请实施例属于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在动力性、智能化、使用成本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具有领先优势,但是充电时间长的缺点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推广。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且为了提升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功率密度,驱动电机通常为扁线电机。扁线电机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多相绕组,定子铁芯的周向分布有多个定子槽,每个定子槽内均设置有多层构成多相绕组的导体。
[0003]相关技术中,定子组件中的多相绕组为短距绕组,使得同一槽内的多层导体位于不同的相。因此,需要在同一定子槽内位于不同相的导体之间设置绝缘纸,以便通过绝缘纸对不同相的导体进行隔离。
[0004]然而,绝缘纸降低了定子组件的槽满率,降低了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增加了驱动电机的绝缘成本,且使得绕组的温升有所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及电机,解决了绝缘纸降低定子组件的槽满率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组件,应用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多相绕组,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有多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内具有M层供所述多相绕组布线的槽层,M大于或等于4,且M为偶数;每相所述绕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支路,每个所述支路均包括第一线圈组、同层连接线和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从任一磁极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槽的第1层槽层进入,以跨距y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沿第一方向跨层逐渐绕制到第M层槽层,y为所述电机的极距;然后以跨距y1=y+1或y1=y

1同层绕制到相邻磁极对应的第M层槽层;再以跨距y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沿第二方向跨层逐渐绕制到第1层槽层,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再以跨距y2=2y

y1同层绕制至相邻磁极对应的第1层槽层;重复上述绕制规律,直至遍历所有磁极所对应的所述定子槽的第1层槽层;所述同层连接线以跨距y3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二线圈组,当所述同层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时,y3=y

2;当所述同层连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时,y3=y+2;所述第二线圈组在所述同层连接线远离所述第一线圈组的一端从第1层槽层进入,以跨距y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在相邻两层槽层中交替绕制一周;再跨设到下一组相邻两层槽层中以跨距y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圆周沿第一方向绕制一周;以此绕制规律,直至完成M/2组相邻两层槽层绕制到第M层槽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依次连接多个第一线圈单元,每个第一线圈单元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第一跨层导体、第一同层导体、多个第二跨层导体和第二同层导体,所述第一跨层导体、所述第一同层导体、所述第二跨层导体和所述第二同层导体均为U型导体;所述第一跨层导体和所述第二跨层导体均跨层设置,且所述第一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蛟朱殿烨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