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23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及电机,用于解决冷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结构及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种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器中

电机包括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电机运转时转子结构相对于定子结构做旋转运动

由于转子结构在连续不断的旋转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使得电机容易因转子结构过热而烧坏,因而需要对转子结构进行冷却

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

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的导条,以及设置在导条两端的端环,导条和端环的冷却效果较差,电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及电机,导条和端环的冷却效果较好,电机安全隐患降低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其包括:转子铁芯

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导条,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条两端的端环,所述端环具有第一通孔;
[0005]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冲片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冲片组两侧的第二冲片组,所述第一冲片组和所述第二冲片组均包括多个转子冲片,每个所述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二通孔

冷却槽和多个冷却孔,所述冷却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多个冷却孔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一侧;
[0006]所述第一冲片组中的多个所述转子冲片的冷却槽相对设置,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冲片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子冲片旋转错位,且所述冷却孔相连通,形成喷液通道,所述喷液通道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喷液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交

[000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子冲片上,沿远离相对应的所述冷却槽的方向,多个所述冷却孔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的径向距离增加,且大于所述冷却槽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的径向距离

[000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子冲片的所述冷却槽和多个所述冷却孔呈放射状分布,以垂直于转子冲片的轴线方向的平面为截面,所述冷却槽和多个所述冷却孔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均呈矩形

菱形或者梯形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子冲片中,相邻所述冷却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一角度,所述冷却槽的中心线和邻近的所述冷却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角度,所述冷却孔的中心线和所述冷却槽的中心线均与所述转子冲片的端面相平行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一冲片组的方向,所述第二冲片组的所述转子冲片相对所述冷却通道的旋转角度逐渐增大,且所述旋转角度的差值等于所述第一角度

[0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转子冲片还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导条口,相邻
两个所述导条口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为所述第二角度的正整数倍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槽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冷却槽的同一侧设置有所述多个冷却孔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相对应的多个所述冷却孔沿所述转子冲片的径向形成间隔排布的至少两排,且每排相对应的所述冷却孔位于所述转子冲片的同一径向上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

导条和端环,端环具有第一通孔

转子铁芯包括第一冲片组,以及设置在第一冲片组两侧的第二冲片组,第一冲片组和第二冲片组均包括多个转子冲片,采用同一种转子冲片,不增加元件数量及成本,制作难度低,可靠性高

其中,每个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二通孔

与第二通孔连通的冷却槽,以及设置在冷却槽的一侧的多个冷却孔

第一冲片组中的多个转子冲片的冷却槽相对设置,形成冷却通道,以对导条附近进行冷却,即对转子铁芯的内部进行冷却

第二冲片组中的相邻两个转子冲片旋转错位,且冷却孔相连通,形成喷液通道,喷液通道与冷却通道相连通,且喷液通道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交,以对端环附近进行冷却,通过对导条和端环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好,降低电机的安全隐患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其包括:转子铁芯

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导条,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条两端的端环,所述端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冲片组

设置在所述第一冲片组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第二冲片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冲片组之间的第三冲片组;
[0017]所述第一冲片组和所述第二冲片组均包括多个第一转子冲片,每个所述第一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二通孔

冷却槽和多个冷却孔,所述冷却槽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冷却孔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一侧;
[0018]所述第一冲片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转子冲片的冷却槽相对设置,形成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冲片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转子冲片旋转错位,且所述冷却孔相连通,形成喷液通道,所述喷液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喷液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交;
[0019]所述第三冲片组包括多个第二转子冲片,每个所述第二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三通孔,多个所述第三通孔相对设置,形成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通道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

导条和端环,端环具有第一通孔,转子铁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冲片组

设置在第一冲片组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第二冲片组,以及设置在第一冲片组之间的第三冲片组

第一冲片组和第二冲片组均包括多个第一转子冲片,第三冲片组包括多个第二转子冲片,采用同一种第一转子冲片,不增加元件数量及成本,制作难度低,可靠性高

每个第一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二通孔

冷却槽和多个冷却孔,冷却槽与第二通孔间隔设置,多个冷却孔设置在冷却槽的一侧

第一冲片组中的多个第一转子冲片的冷却槽相对设置,形成第一冷却通道

每个第二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三通孔,多个第三通孔相对设置,形成第二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相对应的第一冷却通道

第一
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对转子铁芯的内部进行冷却,即对导条附近进行冷却

第二冲片组中的相邻两个第一转子冲片旋转错位,且冷却孔相连通,形成喷液通道,喷液通道与第一冷却通道相连通,且喷液通道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交

以对端环附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

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导条,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条两端的端环,所述端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第一冲片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冲片组两侧的第二冲片组,所述第一冲片组和所述第二冲片组均包括多个转子冲片,每个所述转子冲片开设有第二通孔

冷却槽和多个冷却孔,所述冷却槽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多个冷却孔设置在所述冷却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冲片组中的多个所述转子冲片的冷却槽相对设置,形成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冲片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子冲片旋转错位,且所述冷却孔相连通,形成喷液通道,所述喷液通道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喷液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子冲片上,沿远离相对应的所述冷却槽的方向,多个所述冷却孔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的径向距离增加,且大于所述冷却槽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的径向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子冲片的所述冷却槽和多个所述冷却孔呈放射状分布,以垂直于转子冲片的轴线方向的平面为截面,所述冷却槽和多个所述冷却孔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均呈矩形

菱形或者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子冲片中,相邻所述冷却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均为第一角度,所述冷却槽的中心线和邻近的所述冷却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角度,所述冷却孔的中心线和所述冷却槽的中心线均与所述转子冲片的端面相平行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第一冲片组的方向,所述第二冲片组的所述转子冲片相对所述冷却通道的旋转角度逐渐增大,且所述旋转角度的差值等于所述第一角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迪淼朱殿烨徐浩杰檀乙宇
申请(专利权)人: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