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内胆及电磁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5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粘内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的内表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所述底部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与所述第二引流槽连通以将侧部的水引流至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粘内胆,能够将内胆侧部的水引流至底部,以防止底部米饭粘锅,进而便于底部的米饭被铲起,以此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线盘和上述所述的防粘内胆,所述防粘内胆为球形内胆,所述电磁线盘为凹形线盘,所述侧部包括上侧部、下侧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上侧部与下侧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高于所述电磁线盘内最高处的加热线圈。过渡部高于所述电磁线盘内最高处的加热线圈。过渡部高于所述电磁线盘内最高处的加热线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内胆及电磁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烹饪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防粘内胆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烹饪器具(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采用发热盘或IH线盘加热,发热盘或IH线盘在电磁烹饪器具的底部,发热盘或IH线盘通电,将热量传递给内胆,再通过内胆把米饭加热,米饭在烹饪过程中糊化,在烹饪末期,内胆中的水被米饭吸收或者汽化成水蒸气,内胆内壁的水已干,这是糊化的米会粘在内胆上。为了减少内胆粘接米饭现象,常见的内胆表面会喷涂有特氟龙防粘涂层,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防粘涂层有掉落的风险,造成材料外露。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电磁烹饪器具优选没有涂层的不锈钢内胆,并在电磁烹饪器具内增加可向内胆吹风的风机,当电磁烹饪器具工作时,发热盘或IH线盘加热内胆,内胆加热米饭,在烹饪末期,内胆中的水被米饭吸收或者汽化成水蒸气,内胆内壁的水已干,这是糊化的米会粘在内胆上,而此时在内胆的米饭空隙中及内胆上部没有米饭的部分充满了水蒸气,这时启动风机,把冷空气吹到内胆上,内胆也迅速降温,内胆内部的水蒸气放热液化附着在内胆内表面,形成一层流体层,流体层能够有效减少了米饭与内胆表面的粘接力,使用饭勺可以比较容易的铲出米饭。但是,当烹饪大米量时,上层米饭容易先冷却,使上层米饭与内胆之间形成流体层,这样便会造成中上部的米饭容易被铲起,而中下部的米饭——尤其是底部米饭离热源近,底部的水蒸气容易被烘干,从而导致底部的米饭易粘结在内胆上,导致底部的米饭较难被铲起,甚至糊底。
【技术内容】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粘内胆及电磁烹饪器具,能够将内胆侧部的水引流至底部,以防止底部米饭粘锅,进而便于底部的米饭被铲起,以此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粘内胆,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的内表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所述底部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与所述第二引流槽连通以将侧部的水引流至底部。
[0007]在上述防粘内胆中,多个所述第二引流槽以所述底部的圆心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所述第一引流槽与第二引流槽一一对应连通。
[0008]在上述防粘内胆中,所述底部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径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引流槽相交。
[0009]在上述防粘内胆中,多个所述第二引流槽其中一部分为经线槽,另一部分为纬线槽,所述经线槽与纬线槽相交。
[0010]在上述防粘内胆中,所述侧部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引流槽相交。
[0011]在上述防粘内胆中,所述第一引流槽的上端与内胆口部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或者所述第一引流槽的上端延伸到内胆口部。
[0012]在上述防粘内胆中,所述第一引流槽的宽度以及第二引流槽的宽度均为0.1mm~1.0mm。
[0013]在上述防粘内胆中,所述第一引流槽的深度以及第二引流槽的深度均为0.1mm~0.3mm。
[0014]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线盘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粘内胆,所述防粘内胆为球形内胆,所述电磁线盘为凹形线盘,所述侧部包括上侧部、下侧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上侧部与下侧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高于所述电磁线盘内最高处的加热线圈。
[0015]在上述电磁烹饪器具中,所述第一引流槽包括上引流段和下引流段,所述上引流段设于所述上侧部,所述下引流段设于所述下侧部并与所述第二引流槽连通,所述过渡部的内表面形成平滑的过渡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的防粘内胆包括底部和侧部,侧部的内表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底部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引流槽,第一引流槽与第二引流槽连通以将侧部的水引流至底部。如此一来,在烹饪结束后开启风机对内胆进行冷却时,内胆内壁上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水,由于侧部的温度低于底部的温度,因此侧部上的水蒸气液化所得的水相比底部要多,这样一来,侧部上的水便通过第一引流槽流动至第二引流槽内,以使底部的米饭与内胆的底壁之间存在一层流体层,进而防止了底部米饭粘锅,便于底部的米饭被铲起,以此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18]多个第二引流槽以底部的圆心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第一引流槽与第二引流槽一一对应连通。如此设计,既能降低内胆的加工难度,又能使侧部的水顺畅地流入对应的第二引流槽内,以使对应的第二引流槽内存在流体层,避免底部米饭粘锅。
[0019]底部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径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引流槽相交。或者,多个第二引流槽其中一部分为经线槽,另一部分为纬线槽,经线槽与纬线槽相交。如此设计,可使水均匀流满底部,以避免底部发生局部粘饭的现象,进而提升对底部米饭的防粘效果。
[0020]侧部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引流槽相交。如此设计,可使水均匀流满内胆的侧部,以避免侧部发生局部粘饭的现象,进而提升对侧部米饭的防粘效果。
[0021]第一引流槽的上端与内胆口部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如此设计,当第一引流槽的上端与内胆口部之间的距离大于15mm,当煮饭量较大时,则距离内胆口部15mm以内的米饭与侧部之间无法形成流体层从而易出现粘锅的现象;当第一引流槽的上端与内胆口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不仅对内胆防粘效果无进一步提升,还会导致加工成本增加,因此本方案中的尺寸限定,既可以避免煮饭量较大时,侧上部出现粘锅现象,又能降低加工成本。或者所述第一引流槽的上端延伸到内胆口部,如此设计可以将内胆侧壁上的冷凝水均引导至内胆底部。
[0022]第一引流槽的宽度以及第二引流槽的宽度均为0.1mm~1.0mm。如此设计,既能降低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的加工难度,又能避免米饭卡入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内,以使米饭位于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上方,使米饭不会阻碍水在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的流动,保证了防粘效果,方便后期铲饭和清洗内胆。
[0023]第一引流槽的深度以及第二引流槽的深度均为0.1mm~0.3mm。如此设计,既能保证内胆的结构强度,便于后期内胆清洗,又能降低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的加工难度以及精度要求。
[0024]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线盘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粘内胆,防粘内胆为球形内胆,电磁线盘为凹形线盘,侧部包括上侧部、下侧部以及连接在上侧部与下侧部之间的过渡部,过渡部高于电磁线盘内最高处的加热线圈。如此设计,可使电磁线盘对过渡部以下的区域加热,使得内胆与电磁线盘之间的间隙稳定,加热均匀,且内胆设置的过渡部并未影响到电磁线盘对内胆的加热效果。
[0025]第一引流槽包括上引流段和下引流段,上引流段设于上侧部,下引流段设于下侧部并与第二引流槽连通,过渡部的内表面形成平滑的过渡面。由于过渡部是在内胆成型后进行二次加工形成的,因此将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内胆,包括底部和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的内表面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所述底部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与所述第二引流槽连通以将侧部的水引流至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内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引流槽以所述底部的圆心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所述第一引流槽与第二引流槽一一对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径向间隔设置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引流槽相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内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引流槽其中一部分为经线槽,另一部分为纬线槽,所述经线槽与纬线槽相交。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粘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的内表面还设有多个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引流槽相交。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粘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翔王源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