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翻式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95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翻式踏板,可应用于大部分车辆的设计,其包括踏板、折叠式支撑板、卡式碰珠、快卸销等,踏板与车载平台上部通过铰链连接、下部采用卡式碰珠方式连接;打开后采用折叠式支撑板和快卸销固定,简单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工作踏板在较高安装平台的发射车使用时操作不方便、安全性差的问题,能够实现工作状态与行军状态的快速转换,增加尺寸小、工作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导弹发射车和装填车等移动平台。应用于导弹发射车和装填车等移动平台。应用于导弹发射车和装填车等移动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翻式踏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上翻式踏板,可应用于大部分车辆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由于发射车上装(含弹)的尺寸较大,车体尺寸受运输条件限制,导致车上空间较小,不能满足人员在车顶工作的需要。工作踏板可在导弹装填时方便、可靠地打开,为装填操作人员提供稳定的站立平台;在行军时能够快速收拢以满足行军尺寸限制要求。
[0003]通常发射车平台上使用一种下翻式无栏杆工作踏板,车辆行军时工作踏板处于上翻状态,导弹装填时工作踏板下翻至水平状态。但是,当该下翻式工作踏板应用于某些较高的发射车平台时,一方面工作踏板的下翻操作不方便,另一方面工作踏板处于上翻状态时会影响平台之上的上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上翻式踏板,要求解决现有工作踏板在较高安装平台的发射车使用时操作不方便、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翻式踏板,所述踏板3安装于发射车的尾部,踏板3与车架平台1上部采用铰链2连接;
[0008]所述踏板3上设置有碰珠14,对应地,在车架平台1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碰珠座7;所述踏板3与车架平台1下部采用卡式碰珠方式连接,碰珠座7与踏板上3的碰珠14配合完成行车状态时的踏板固定;
[0009]为防止踏板3翻转时与车载平台1碰撞,在车载平台1尾部相应位置设置缓冲限位块9,用以实现踏板3翻转角度限位,实现踏板3与车架平台1隔离。
[0010]其中,所述踏板3采用栅格结构,用以避开车架平台1上的尾灯8在内的可能干涉位置。
[0011]其中,所述踏板3的上板13表面采用花纹板防滑,尾灯对应处采用栅格15结构,即保证踏板的连续性,又不影响行车时尾灯8的光线。
[0012]其中,所述车载平台1尾部还安装有折叠式支撑板6;所述踏板3上设置有框架11;
[0013]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沉入车载平台1尾部安装,行军时叠式支撑板6用磁铁17吸合在车载平台1内;
[0014]所述踏板3打开后,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旋转出其支撑板19支撑在踏板3的框架11上。
[0015]其中,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包括:内嵌座16、磁铁17、回转轴18、支撑板19;所述内嵌座16设置在车载平台1上,磁铁17置于内嵌座16的中部,所述支撑板19在内嵌座16上设置为
可绕回转轴18旋转;所述支撑板19上设有销孔20;
[0016]所述踏板3上设有与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匹配使用的快卸销5;
[0017]所述快卸销5包括:销轴21、转轴22、回转块23;所述回转块23设置可绕转轴22旋转;
[0018]所述回转块23设置为旋转至销轴21平行位置时,由于回转块23截面尺寸设置为小于销轴21直径,方便将回转块23插入所述支撑板19上的销孔20内;
[0019]所述回转块23设置为旋转至销轴21垂直位置时,由于其长度尺寸大于销轴21直径,从而可防止快卸销5从销孔20中脱落。
[0020]其中,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设置有两组,对应地,所述快卸销5也设置有两组。
[0021]其中,所述踏板3上还设有两个耳片12,耳片12上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该固定孔在踏板3打开状态下,与所述两组折叠式支撑板6上的两个销孔20位置对应。
[0022]其中,所述快卸销5的销轴21一端安装在固定孔中,销轴21另一端通过转轴22可旋转地连接回转块23。
[0023]其中,所述上翻式踏板工作过程中,踏板3打开时,先将踏板3从垂直平行于车载平台1尾部的状态向上翻转至90
°
,与车载平台1顶甲板平齐,打开两个支撑板19至绕回转轴18旋转90
°

[0024]并将踏板3的耳片12上的固定孔和折叠式支撑板6上的销孔20一一对正,将快卸销5的回转块23旋转至销轴21平行位置,回转块23插入销孔20后,将回转块23旋转至销轴21垂直位置,防止快卸销5从销孔20中脱落,完成踏板3的展开固定。
[0025]其中,所述上翻式踏板关闭时,先将快卸销5的回转块23从销孔20中拔出,闭合支撑板19,然后利用踏板3重力向下使碰珠14与碰珠座7连接闭合,保证行车时踏板固定。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翻式踏板,其解决了现有工作踏板在较高安装平台的发射车使用时操作不方便、安全性差的问题,能够实现工作状态与行军状态的快速转换,增加尺寸小、工作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导弹发射车和装填车等移动平台。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踏板的行军状态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踏板的打开状态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踏板结构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支撑板结构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快卸销结构图。
[0033]其中,1

车载平台;2

铰链;3

踏板;4

门吸;5

快卸销;6

折叠式支撑板;7

碰珠座;8

尾灯;9

缓冲限位块;10

旋转轴;11

框架;12

耳片;13

上板;14

碰珠;15

栅格;16

内嵌座;17

磁铁;18

回转轴;19

支撑板;20

销孔;21

销轴;22

转轴;23

回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翻式踏板,如图1、图2所示,所述踏板3安装于发射车的尾部,踏板3与车架平台1上部采用铰链2连接;
[0036]所述踏板3上设置有碰珠14,对应地,在车架平台1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碰珠座7;所述踏板3与车架平台1下部采用卡式碰珠方式连接,碰珠座7与踏板上3的碰珠14配合完成行车状态时的踏板固定;
[0037]为防止踏板3翻转时与车载平台1碰撞,在车载平台1尾部相应位置设置缓冲限位块9,用以实现踏板3翻转角度限位,实现踏板3与车架平台1隔离。
[0038]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踏板3采用栅格结构,用以避开车架平台1上的尾灯8在内的可能干涉位置。
[0039]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踏板3的上板13表面采用花纹板防滑,尾灯对应处采用栅格15结构,即保证踏板的连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翻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安装于发射车的尾部,踏板(3)与车架平台(1)上部采用铰链(2)连接;所述踏板(3)上设置有碰珠(14),对应地,在车架平台(1)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碰珠座(7);所述踏板(3)与车架平台(1)下部采用卡式碰珠方式连接,碰珠座(7)与踏板上(3)的碰珠(14)配合完成行车状态时的踏板固定;为防止踏板(3)翻转时与车载平台(1)碰撞,在车载平台(1)尾部相应位置设置缓冲限位块(9),用以实现踏板(3)翻转角度限位,实现踏板(3)与车架平台(1)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翻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采用栅格结构,用以避开车架平台(1)上的尾灯(8)在内的可能干涉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翻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3)的上板(13)表面采用花纹板防滑,尾灯对应处采用栅格(15)结构,即保证踏板的连续性,又不影响行车时尾灯(8)的光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翻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1)尾部还安装有折叠式支撑板(6);所述踏板(3)上设置有框架(11);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沉入车载平台(1)尾部安装,行军时叠式支撑板(6)用磁铁(17)吸合在车载平台(1)内;所述踏板(3)打开后,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旋转出其支撑板(19)支撑在踏板(3)的框架(11)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翻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包括:内嵌座(16)、磁铁(17)、回转轴(18)、支撑板(19);所述内嵌座(16)设置在车载平台(1)上,磁铁(17)置于内嵌座(16)的中部,所述支撑板(19)在内嵌座(16)上设置为可绕回转轴(18)旋转;所述支撑板(19)上设有销孔(20);所述踏板(3)上设有与所述折叠式支撑板(6)匹配使用的快卸销(5);所述快卸销(5)包括:销轴(21)、转轴(22)、回转块(23);所述回转块(23)设置可绕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赵昕徐宏斌张展阳姜鹏张庆辉史耀祖何明胜杜青山蔡希滨姚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