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40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装定的目标点和攻击进入角度计算攻击段水平轨迹;然后根据攻击进入点与过载能力计算绕飞段水平轨迹;接下来计算过发射点且与绕飞轨迹相切的初始段水平轨迹;最后将生成的三段水平轨迹拼接,构成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通过仿真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导,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1、搭载sar雷达导引头的制导火箭,为了在攻击不同目标时更好地进行景象匹配,需要选择不同的攻击进入方向以保证攻击段下方地形特点更适合进行匹配定位。例如当制导火箭与目标点的地距为规定值时,要求攻击进入角度限定在-80°~80°之间且在发射前可装定。在考虑可用过载的情况下,飞控系统根据装定的攻击进入角度来规划火箭侧向绕飞的标称轨迹,保证地距为时制导火箭的位置、速度和方向满足要求。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在考虑可用过载情况下能够生成连续平滑的侧向绕飞标称轨迹,并保证地距为时制导火箭的位置、速度和方向满足相关要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装定的目标点和攻击进入角度计算攻击段水平轨迹;然后根据攻击进入点与过载能力计算绕飞段水平轨迹; 接下来计算过发射点且与绕飞轨迹相切的初始段水平轨迹;最后将生成的三段水平轨迹拼接,构成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通过仿真分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较好。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步骤1:根据装定的目标点和攻击进入角度计算攻击段水平轨迹;

4、步骤2:根据攻击进入点与过载能力计算绕飞段水平轨迹;

5、步骤3:计算过发射点且与绕飞轨迹相切的初始段水平轨迹;

6、步骤4:将步骤1到步骤3生成的三段水平轨迹拼接,构成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

7、优选地,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8、已知目标点水平坐标为,要求攻击进入点弹目地距为,攻击进入方向为,计算攻击进入点坐标:

9、;

10、攻击段水平轨迹为:

11、;

12、其中,分别为攻击进入点的x轴和z轴坐标,和表示攻击段水平轨迹,表示一维线性插值。

13、优选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

14、根据过载能力计算转弯半径:

15、;

16、计算绕飞段水平轨迹:

17、

18、

19、

20、

21、;

22、其中,为转弯半径,为绕飞段火箭弹的最小速度,为可用于转弯的侧向过载,为重力加速度,均为中间变量,为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对应绕飞轨迹对应在x轴和z轴投影构成的向量,和表示绕飞段水平轨迹。

23、优选地,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24、初始段水平轨迹为:

25、;

26、其中,和表示初始段水平轨迹。

27、优选地,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28、将攻击段水平轨迹、绕飞段水平轨迹和初始段水平轨迹三段水平轨迹拼接,如下:

29、;

30、其中,和表示生成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

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2、本专利技术规划了一种侧向平滑标称轨迹,制导火箭按照此标称轨迹飞行,可以实现以较小的过载和规定的攻击方向攻击目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过载能力的多角度攻击侧向标称轨迹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鹏苗昊春牛智奇刘仲信高登巍皇甫逸伦何轶张伟杰马菲李琪张宝杨云刚宋宇航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