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30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涉及压力控制器技术领域,装置主体顶部设有气缸调节器,且气缸调节器与转换器连接,并且转换器底部设有气塞轴,所述气塞轴与活塞体贴合,且活塞体右侧设有输入连接管和输出连接管,并且活塞体底部设有闭合螺栓;装置主体顶部设有增压阀,且增压阀与电器调节阀连接,并且电器调节阀与装置主体内部的空腔连接;增压阀与电子调节仪连接,且活塞体右侧通过管道与排气阀连接,并且排气阀与装置主体底部连接。由于设置了电器调节阀等设备,使使用者通过气缸调节器带动转换器和气塞轴使活塞体内部的压强变高时,可通过启动电器调节阀,使增压阀将压力传输至电器调节阀中,从而增加装置内部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控制器,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


技术介绍

1、压力控制器可用于中性或腐蚀性气体和液体介质;设定值范围可调,切换差不可调;压力控制器包括范围比较广品种比较多,有差压控制器,防爆压力开关,防爆差压开关,,差压变送器,风压开关,风压变送器,,目前产品有机械式及数显式;压力控制器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飞机,船舶,车辆密集安装的要求,且具有调整动作压力,方便控制准确可靠,可直接安装于现场管道上等优点,同时在配合其他电子设备或仪器进行使用时,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的功能,从而使设备在进行压力调节时可以更加的方便,但现有的电子压力控制器,却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比如:

2、cn207673527u的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该设备密封圈有两个,调节杆、密封部和两密封圈四者形成一呈环形且为封闭状的储油腔,调节杆内设有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油道,入口位于调节杆顶面上,出口与储油腔相连通,具有寿命长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该设备使用密封圈和调节杆进行对控制阀的调节,从而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在调节调节杆时,无法快速的进行对该设备内部的压力进行控制的问题,从而可能会导致调节失败的情况;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由于该现有的电子压力调节器使用密封圈和调节杆进行对控制阀的调节,从而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在调节调节杆时,无法快速的进行对该设备内部的压力进行控制的问题,从而可能会导致调节失败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包括装置主体、与装置主体顶部进行连接的气缸调节器,装置主体顶部设有气缸调节器,且气缸调节器与转换器进行连接,并且转换器底部设有气塞轴,所述气塞轴与活塞体进行贴合,且活塞体右侧设有输入连接管和输出连接管,并且活塞体底部设有闭合螺栓;

3、装置主体顶部设有增压阀,且增压阀通过管道与电器调节阀进行连接,并且电器调节阀与装置主体内部的空腔进行连接;

4、增压阀与电子调节仪进行线接,且活塞体右侧通过管道与排气阀进行连接,并且排气阀与装置主体底部进行连接。

5、由于设置了电器调节阀、增压阀和电子调节仪等设备,使使用者通过气缸调节器带动转换器和气塞轴使活塞体内部的压强变高时,可通过启动电器调节阀,使增压阀将压力传输至电器调节阀中,从而增加装置内部的压力,且通过排气阀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在需要将装置主体内部的压力缩小时,可通过启动排气阀进行气体排放,从而减小该设备内部的压力。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气缸调节器内部设有压力调节机构,且气缸调节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与转换器进行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使用者在启动气缸调节器时,可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进行操作,从而增加了该设备在操作时的便利性。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和压力弹簧,其中调节螺栓与气缸调节器顶部进行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栓底部设有压力弹簧,并且压力弹簧底部与转换器进行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使用者在对转换器和气塞轴位置的调节时可以更加的方便,增加了该设备的操作性。

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转换器位于装置主体内部的空腔中,且电器调节阀通过传输阀与装置主体内部的空腔进行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调节调节阀在传输压力时更加的方便,增加了该设备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装置主体内部的空腔位于活塞体顶部,且活塞体底部左侧与输入连接管和输出连接管进行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使用者在接入管道时,可跟与输入连接管和输出连接管自行调节,从而更好的使该设备进行压力调节工作。

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电子调节仪与增压阀进行线接,且电子调节仪位于装置主体内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使用者通过电子调节仪进行手动或自动调节,从而增加了该设备的可控制性。

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装置主体右侧设有蓄电池,且装置主体前部与显示器进行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设备在观察该设备内部的压力时可以更加的方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由于设置了电器调节阀、增压阀和电子调节仪等设备,使使用者通过气缸调节器带动转换器和气塞轴使活塞体内部的压强变高时,可通过启动电器调节阀,使增压阀将压力传输至电器调节阀中,从而增加装置内部的压力,且通过排气阀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在需要将装置主体内部的压力缩小时,可通过启动排气阀进行气体排放,从而减小该设备内部的压力;

20、2、通过显示器的设置,可以使该设备在观察该设备内部的压力时可以更加的方便,且通过调节螺栓和压力弹簧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者在对转换器和气塞轴位置的调节时可以更加的方便,增加了该设备的操作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包括装置主体(1)、与装置主体(1)顶部进行连接的气缸调节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有气缸调节器(2),且气缸调节器(2)与转换器(5)进行连接,并且转换器(5)底部设有气塞轴(6),所述气塞轴(6)与活塞体(7)进行贴合,且活塞体(7)右侧设有输入连接管(8)和输出连接管(9),并且活塞体(7)底部设有闭合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调节器(2)内部设有压力调节机构,且气缸调节器(2)通过压力调节机构与转换器(5)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3)和压力弹簧(4),其中调节螺栓(3)与气缸调节器(2)顶部进行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栓(3)底部设有压力弹簧(4),并且压力弹簧(4)底部与转换器(5)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5)位于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腔中,且电器调节阀(12)通过传输阀(13)与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腔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腔位于活塞体(7)顶部,且活塞体(7)底部左侧与输入连接管(8)和输出连接管(9)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调节仪(14)与增压阀(11)进行线接,且电子调节仪(14)位于装置主体(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右侧设有蓄电池(16),且装置主体(1)前部与显示器(17)进行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包括装置主体(1)、与装置主体(1)顶部进行连接的气缸调节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有气缸调节器(2),且气缸调节器(2)与转换器(5)进行连接,并且转换器(5)底部设有气塞轴(6),所述气塞轴(6)与活塞体(7)进行贴合,且活塞体(7)右侧设有输入连接管(8)和输出连接管(9),并且活塞体(7)底部设有闭合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调节器(2)内部设有压力调节机构,且气缸调节器(2)通过压力调节机构与转换器(5)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压力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3)和压力弹簧(4),其中调节螺栓(3)与气缸调节器(2)顶部进行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栓(3)底部设有压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环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