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式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82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路式散热模组,包括一底座及一设于该底座上的散热器,该底座内填充有工作介质及毛细结构,该散热器内设有包括蒸气流道、冷凝流道及冷凝液流道的流道结构,该毛细结构连接该蒸气流道与冷凝液流道,在底座与散热器之间形成供工作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由于无需外接管路,可提升可靠性及降低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模组,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对电子元件散热的环路式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环路式散热模组一般包括一内部设有毛细结构及填充有工作介质的蒸发部,一穿设有散热鳍片的冷凝部,及连接于该蒸发部与冷凝部之间构成循环回路的蒸气及回流管道。工作时,蒸发部内的液态的工作介质吸收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蒸发,沿蒸气管道运动至冷凝部将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通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最终散发至环境中,因放热作用而冷凝的工作介质,沿回流管道回流至蒸发部内,进入下一次循环,从而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散热模组的性能亦相应地要求不断提高,而要提高该种环路式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则要求增加其连接管道的数量或增大管道的口径,借此增加蒸发部与冷凝部间的传热量,以达到提高该散热效果的目的。而一条连接管道通常有二个接口需要接合密封,如此连接管道的接口数量及接口面积将大大提高,使该散热模组密封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该种环路式散热模组的连接管道数量较多,这些连接管道的定位较为困难,增加该散热模组的组装难度,使该散热模组具较高的组装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可靠性且具有较低组装成本的环路式散热模组。一种环路式散热模组包括一底座及一设于该底座上的散热器,该底座内填充有工作介质及毛细结构,该散热器内设有包括蒸气流道、冷凝流道及冷凝液流道的流道结构,该毛细结构连接该蒸气流道与冷凝液流道,在底座与散热器之间形成供工作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该环路式散热模组于其内部形成蒸发--冷凝循环回路,并通过结构设计形成分离的蒸发与冷凝液流道,结构简单,无需外接管路,散热模组整体外型及性能表现不受管路的成型限制,由于没有管路的串接,大幅提升散热模组密封的可靠性,有效提升散热效率,同时组装简单,组装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环路式散热模组其中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环路式散热模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环路式散热模组的底座由III-III截面所示的立体剖面图。图4是图1所示环路式散热模组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图4中环路式散热模组由V-V截面所示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该环路式散热模组包括一底座100、一设于该底座100上的散热器200、一传热板300、一毛细结构400及第一密封圈500与第二密封圈600。该散热器200设置于底座100的上方,该散热器200与底座100于相互接触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212、12,从而可以通过固定元件214(图4所示)如螺丝等将该底座100与散热器200锁接。该底座100另外两相对的侧端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13,以将该环路式散热模组固定于一发热元件(图未示)上。该散热器200的底部略微向下突出,该底座100上开设有收容该底部的矩形腔11,该矩形腔11的周缘向下凹陷,在底座100上形成矩形的第一沟槽14以收容第一密封圈500。该底座100中央开设第一圆槽15,并于该第一圆槽15中央形成一贯穿底座100的方形穿孔16,用于共同容置传热板300。该传热板300由高热传导材料,如铜等制成。传热板300呈圆形且自底面向外延伸形成一与该底座100的穿孔16大小形状相应的凸块32(图2所示),该传热板300容置于底座100的第一圆槽15中,且传热板300的凸块32由底座100的穿孔16向外穿出以与发热元件接触并吸收其产生的热量。该传热板300与底座100上分别设有相应的若干连接孔34、17,从而可以通过固定元件(图未示),如螺丝等将传热板300固定至底座100上。该底座100于与传热板300贴合的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沟槽19以容置第二密封圈600。该底座100于矩形腔11与第一圆槽15之间开设一凹槽18,该凹槽18内设置该毛细结构400并填充有工作介质,如水,酒精等。该毛细结构400是由金属丝或纤维束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以提供强大的毛细力。该凹槽18中央为位于第一圆槽15上方的第二圆槽181,两侧端分别为一沿底座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狭长槽183,并通过两宽度较小的颈部182将第二圆槽181分别与两侧的狭长槽183相连接。该毛细结构400的大小及形状与凹槽18相对应,其中部设有若干个开孔41,以形成容纳蒸气的空间,且在对应凹槽18的颈部182的位置同样具有相应的两宽度较小的颈部42,以及对应凹槽18的狭长槽183设置的条状体43。当将散热器200安装于该底座100上时,除了与毛细结构400的中部开孔41相对应的区域外,该凹槽18被毛细结构400所填满,从而在凹槽18中央形成一蒸发腔室,同时在凹槽18的两侧端形成两冷凝腔室。由于凹槽18的颈部182被毛细结构400的颈部42填满,从而使底座100内凹槽18的中央与两侧端形成不同的流阻,促使吸热蒸发的工作介质沿毛细结构400的孔隙向低流阻的蒸发腔室流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100由金属如铝等制成,在其底面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散热片20,该散热片20设置在冷凝腔室所在的位置即对应凹槽18的颈部182及狭长槽183,从而使向冷凝腔室逆向流动的蒸气冷凝并沿毛细结构400的孔隙流向蒸发腔室,防止蒸气沿冷凝腔室方向逆向流动。当然,为了降低制造难度及成本,该底座100还可以采用易于成形的塑料制作,例如聚乙烯塑料(PE)、ABS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等射出成型。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5,该散热器200包括一外框220,该外框220内设有若干鳍片组230并形成供工作介质循环流动的流道结构250。所述的鳍片组230沿垂直于散热器200底面的方向排成两列,在该两列鳍片组230之间形成一沿垂直于散热器200底面方向延伸的纵向蒸气流道252,同时于该纵向蒸气流道252的两侧,即于该外框220的两内侧与鳍片组230之间也分别形成一平行于该纵向蒸气流道252的纵向冷凝液流道254。该散热器200的底面对应纵向蒸气流道252与纵向冷凝液流道254处分别开有通槽210(图2所示),以使在该散热器200固定至底座100上时,所述的纵向蒸气流道252与纵向冷凝液流道254分别与位于底座100中部的蒸发腔室及两端的冷凝腔室相连通。沿平行于散热器200底面方向,每两相邻鳍片组230之间还形成一横向冷凝流道256,该横向冷凝流道256将纵向蒸气流道252与纵向冷凝液流道254相连通,即构成所述的流道结构250,从而底座100的凹槽18与散热器200的流道结构250共同形成两蒸发--冷凝的循环回路。每一鳍片组230包括若干鳍片232,每相邻两鳍片232之间形成一连通散热器200前后两侧的风道234,可将一散热风扇(图未示)装设于该环路式散热模组的侧端提供强制气流,以辅助鳍片232将热量快速的散布至环境中。组装时,首先通过固定元件如螺丝等将底座100与传热板300固定为一体,并于底座100的第二沟槽19内设置第二密封圈600及在底座100与传热板300的贴合面间涂以密封胶,以实现两者间的密封连接。然后将毛细结构400及工作介质填充于底座100的凹槽18内,最后通过固定元件214将散热器200固定于底座100之上,并同时在散热器200与底座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路式散热模组,包括一底座及一设于该底座上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内填充有工作介质及毛细结构,该散热器内设有包括蒸气流道、冷凝流道及冷凝液流道的流道结构,该毛细结构连接该蒸气流道与冷凝液流道,在底座与散热器之间形成供工作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豪胡哲诚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