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钢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顶面两侧的牵引辊组与送卷辊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热轧带钢从两个转向部件两端的滚刷部件与刮除部件之间穿过,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位于上方的转向部件趋向于以第一轴杆为旋转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而位于下方的转向部件趋向于以第一轴杆为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滚刷部件的清理棉套压贴在热轧带钢的表面,随着热轧带钢的移动,由第二轴杆与第二轴孔内橡胶圈的摩擦作用,可使清理棉套缓慢滚动,可对热轧带钢表面灰尘进行擦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热轧带钢表面灰尘影响缺陷检测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带钢缺陷检测
,具体的,涉及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原材料、轧制工艺和系统控制等诸多技术因素的影响,其表面出现擦伤、边部裂纹系翘皮、表面划伤、精轧辊印、轧破、折叠、除鳞系铁皮等缺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缺陷不仅会影响钢板表面的外观完整性,还会对带钢的耐磨性、抗腐蚀性、抗疲劳性和电磁特性等主要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还反应出产线机组的生产状态,这时就需要使用到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220798612.X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和两个超声波探伤仪,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竖板,底板的边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设有顶板,其中一个超声波探伤仪设置在顶板的底部,另一个超声波探伤仪固定设置在底板顶端的中部。
[0004]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检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其表面并非是洁净的,一些热轧带钢需搁置一段时间,导致其表面容易附着灰尘,此外,在生产加工中,表面会存在一些钢渣等硬质杂物,而在检测过程中,灰尘与杂物随着钢带传输至检测位置,进而会影响缺陷检测仪对热轧带钢的缺陷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热轧带钢表面灰尘与钢渣等杂物影响缺陷检测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顶面两侧的牵引辊组与送卷辊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固定架板,所述固定架板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缺陷检测仪,所述送卷辊组与凹槽之间的工作台顶面设置有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
[0007]支撑部件,固定于工作台的顶面;
[0008]转向部件,转动设置在支撑部件的一侧;
[0009]滚刷部件,转动设置在转向部件的一端与输送中的热轧带钢表面接触并对其表面灰尘进行清理;
[0010]刮除部件,固定设置在转向部件的另一端,在滚刷部件受到外物挤压时翘起与热轧带钢表面贴合并对其表面外物进行清理。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L形板,所述L形板固定于工作台的侧边,所述L形板的顶部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卡接有扭簧。
[0012]优选的,所述转向部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交汇处外侧面与第一轴杆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轴孔与弧形槽。
[0014]优选的,所述滚刷部件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与第一折弯部的第二轴孔转动连接,所述辊筒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清理棉套。
[0015]优选的,所述刮除部件包括刮刀与刀座,所述刀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杆与管轴,所述第三轴杆与第二折弯部的第一轴孔转动连接,所述管轴滑动限位于弧形槽内。
[0016]优选的,所述管轴的外侧端延伸至弧形槽的外侧并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所述紧固旋钮与管轴螺纹配合将刀座固定在转向部件上。
[0017]优选的,所述刮刀的两端插接于刀座内并通过螺丝螺旋固定。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中热轧带钢从两个转向部件两端的滚刷部件与刮除部件之间穿过,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位于上方的转向部件趋向于以第一轴杆为旋转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而位于下方的转向部件趋向于以第一轴杆为旋转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滚刷部件的清理棉套压贴在热轧带钢的表面,随着热轧带钢的移动,由第二轴杆与第二轴孔内橡胶圈的摩擦作用,可使清理棉套缓慢滚动,可对热轧带钢表面灰尘进行擦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热轧带钢表面灰尘影响缺陷检测的问题;
[0020]2、本技术中可通过旋拧紧固旋钮,使刀座转动至一定角度,进而根据热轧带钢的厚度不同调节刮刀的角度,使刮刀的刀头朝向与传输方向相切,在当热轧带钢表面带有钢渣等较硬杂物传输至滚刷部件下方时,滚刷部件受到杂物的顶压下进行抬升,使得转向部件克服扭簧的弹力而将另一端的刮除部件向热轧带钢方向挤压,使刮除部件上的刮刀与热轧带钢贴合,对杂物进行刮除,以防止灰尘与杂物随着钢带传输至检测位置,而影响缺陷检测仪对热轧带钢的缺陷检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热轧带钢表面钢渣等杂物影响缺陷检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自清洁机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支撑部件与转向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支撑部件与转向部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工作台;2、牵引辊组;3、送卷辊组;4、凹槽;5、固定架板;6、缺陷检测仪;7、自清洁机构;71、支撑部件;711、L形板;712、支撑杆;713、第一轴杆;714、扭簧;72、转向部件;721、第一折弯部;722、第二折弯部;723、第一轴孔;724、弧形槽;725、第二轴孔;73、滚刷部件;74、刮除部件;731、辊筒;732、清理棉套;733、第二轴杆;741、刮刀;742、刀座;743、螺丝;744、第三轴杆;745、管轴;746、紧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顶面两侧的牵引辊组2与送卷辊组3,牵引辊组2受电机驱动通过端部齿轮啮合将热轧带钢不断向前牵引输送,由送卷辊组3辅助热轧带钢的传送,工作台1的顶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架板5,固定架板5的底面与凹槽4的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缺陷检测仪6,可分别对热轧带钢的上下面进行缺陷检测,送卷辊组3与凹槽4之间的工作台1顶面设置有自清洁机构7,自清洁机构7包括支撑部件71、转向部件72、滚刷部件73与刮除部件74。
[0030]请参阅图3,支撑部件71固定于工作台1的顶面,支撑部件71包括L形板711,L形板711固定于工作台1的侧边,L形板711的顶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顶面两侧的牵引辊组(2)与送卷辊组(3),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中部位置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架板(5),所述固定架板(5)的底面与凹槽(4)的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缺陷检测仪(6),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卷辊组(3)与凹槽(4)之间的工作台(1)顶面设置有自清洁机构(7),所述自清洁机构(7)包括:支撑部件(71),固定于工作台(1)的顶面;转向部件(72),转动设置在支撑部件(71)的一侧;滚刷部件(73),转动设置在转向部件(72)的一端与输送中的热轧带钢表面接触并对其表面灰尘进行清理;刮除部件(74),固定设置在转向部件(72)的另一端,在滚刷部件(73)受到外物挤压时翘起与热轧带钢表面贴合并对其表面外物进行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71)包括L形板(711),所述L形板(711)固定于工作台(1)的侧边,所述L形板(711)的顶部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12),所述支撑杆(712)的两端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713),所述第一轴杆(713)与支撑杆(712)的连接处卡接有扭簧(7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件(7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折弯部(721)与第二折弯部(722),所述第一折弯部(7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彬,李文辉,杨建勇,任金慧,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唐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