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义民专利>正文

真空超热导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919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超热导散热器,系应用于电脑中机板上CPU等热接合以发散热能,包括一鳍片模组、热接合于CPU的导热模组以及散热风扇,并由至少一真空超导热管连结上述鳍片模组及导热模组,形成立体架组形态配置及超导热管快速热能传递,另于鳍片模组与超导热管连结未端伸出点设有隔离罩,以快速分散末端热能,并利于超导热管与鳍片模组之组合加工,通过设置于上述鳍片模组上方的散热风扇,使风流同时带离鳍片模组及导热模组上热能发散,藉以改善热传递性、组件组合工时、成本与热发散效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具超导热管、可远距配置形成高传热、散热 效率的真空超热导散热器,以适应电脑机壳内部,或者连外空间配置运用与电子 组件(如CPU等)热接合散热。
技术介绍
目前电脑及其周边设备中的电子组件,都是通过散热装置,以发散电子组件 于运作中所产生之高热,在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及传热结构设计上,都将直接反 应其热传递及散热效率,所以有良好的结构与设计,将会提升散热效率与品质。己知应用于电子组件的散热装置,典型结构包括若干单片制作的散热鳍片结 合形成一鳍片模组,结合于一热导管,并由热导管直接、或通过结合一个导热板 以热贴合于电子组件。另视设计要求在鳍片模组上方或侧面设置一个风扇单元以 形成散热装置,与电子组件结合以发散产生的热能。上述己知典型之鳍片型散热装置,在热传递性、组件组合及热发散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多项限制和不足如下1、 连结传递热能于导热板与鳍片模组间之热导管,系为一般由毛细组织搭配 单热传液体组成之热传递导管,具有内部热传递液体须回流才能再带动热能传递 之特性,也因此限制了热传递效率,也无法满足远距离配置运用。2、 上述鳍片模组与热导管之结合,该热导管之末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超热导散热器,包括鳍片模组和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设置于鳍片模组上方,其特征是还包括:    一个导热模组;以及,    至少一个超导热管,一端连结于上述鳍片模组,另一端连结于上述导热模组;    上述超导热管连结上述鳍片模组及导热模组,形成立体架组形态配置,并通过超导热管快速将热贴合于电子组件所传递热能传送至鳍片模组,借助散热风扇高效率发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义民谢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林义民谢福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