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系统、相机及图像接收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04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系统、相机及图像接收设备,具体涉及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输出端连接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光信号端通过光纤连接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电信号端连接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第二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输出端连接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光信号端通过光纤连接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电信号端连接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增加数据信号传输的距离。数据信号传输的距离。数据信号传输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系统、相机及图像接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视觉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系统、相机及图像接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CML全称Camera Link,是一种专门针对机器视觉应用领域的串行通信协议,使用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CML协议在ChannelLink(一种通信接口)标准基础上多增加了六对差分信号线,规定其中四对用于并行传输相机控制数据信号,另外两对用于相机等图像发送设备和采集卡等图像接收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
[0003]现有技术常用的Camera Link接口传输是采用DS90CR287、DS90CR288、DS90LV032A、DS90LV031A、DS90LV019(几种芯片的型号)等协议芯片设计实现的,如图1所示,各协议芯片通过铜线线缆基于MDR_26(一种连接器型号)连接,分别位于数据信号发送设备和数据信号接收设备中,数据发送及数据接收均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a Array,一种半定制芯片)实现,其中箭头上的文字(XO

/+、X3

/+、Xclk

/+、SERTFG

/+、SERTC

/+等)表示CML协议中的各信号的信号线,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种芯片,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是一种晶体管

晶体管逻辑电路。但是采用上述传输线路,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只有七米,无法实现长距离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系统、相机及图像接收设备,以实现增加数据信号传输的距离。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包括:
[0006]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及至少两个CML连接器插头,所述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第一类串化芯片、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第一类解串芯片;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第二类串化芯片、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第二类解串芯片;所述至少两个CML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及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
[0007]所述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连接;
[0008]所述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通过光纤与所述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连接;
[0009]所述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与所述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
[0010]所述第二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第二类串
化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连接;
[0011]所述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通过光纤与所述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连接;
[0012]所述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与所述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的直径不大于4mm。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包括三路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及一路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所述视频信号传输线路为以视频发送设备为数据信号发送设备、以图像接收设备为数据信号接收设备的数据信号传输线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为以图像接收设备为数据信号发送设备、以视频发送设备为数据信号接收设备的数据信号传输线路。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三路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所述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一CML连接器插头、第三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二CML连接器插头、第四CML连接器插头;
[0016]所述第一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0017]所述第二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0018]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连接;
[0019]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0020]其中,所述第一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视频发送设备的第二视频通路及第三视频通路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图像接收设备的第二视频通路及第三视频通路的输入端口;
[0021]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视频发送设备的第一视频通路的输出端口及控制通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图像接收设备的第一视频通路的输入端口及控制通路的输出端口。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与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与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
[0023]所述第一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封装为第一数据线。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缆还包括:
[0026]串行通信线路,所述串行通信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串行通信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连接;
[0027]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所述串行通信线路封装为第二数据线;
[0028]其中,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还用于连接所述视频发送设备的串行通信信号端,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还用于连接所述图像接收设备的串行通信信号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及至少两个CML连接器插头,所述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第一类串化芯片、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第一类解串芯片;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第二类串化芯片、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第二类解串芯片;所述至少两个CML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及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通过光纤与所述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与所述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第二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所述第二类串化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通过光纤与所述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的光信号端连接;所述第四类光电集成模块的电信号端与所述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直径不大于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包括三路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及一路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其中,所述视频信号传输线路为以视频发送设备为数据信号发送设备、以图像接收设备为数据信号接收设备的数据信号传输线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为以图像接收设备为数据信号发送设备、以视频发送设备为数据信号接收设备的数据信号传输线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路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包括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所述第一类CML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一CML连接器插头、第三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类CML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二CML连接器插头、第四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一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解串芯片的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串化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视频发送设备的第二视频通路及第三视频通路的输出端口;所述第二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图像接收设备的第二视频通路及第三视频通路的输入端口;
所述第三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视频发送设备的第一视频通路的输出端口及控制通路的输入端口;所述第四CML连接器插头用于连接所述图像接收设备的第一视频通路的输入端口及控制通路的输出端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与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一类光电集成模块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与所述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路的第二类光电集成模块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所述第一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CML连接器插头、所述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东蒋志斌邱宇鑫吉杉林邓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