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01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6
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及其应用,涉及谷物酸奶粉制备过程中谷物的搅拌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搅拌箱、注水管道、排料管道、磨碎机、搅拌机构和排料机构;所述注水管道用于为搅拌箱的内部输送水流;所述排料管道用于对搅拌完成的物料进行排料;所述搅拌箱的顶端安装下料口;所述搅拌箱的底端安装有用于为磨碎机转动工作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所述磨碎机用于对投入的物料进行粉碎与碾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磨碎机、搅拌机构和排料机构,对物料进行磨碎、搅拌、混合一体操作,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可对底层的物料向上输送,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且在搅拌时同步带动推块活动,使在排料过程中,减少排料管内的物料沾附,减少物料的浪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谷物酸奶粉制备过程中谷物的搅拌混合设备
,具体是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五谷杂粮泛指粮食作物,是粮食作物的统称,而黑五谷是指:黑米、黑豆、黑玉米、黑芝麻和黑小麦。通常人们会食用黑五谷来补充人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食用方法为把黑五谷打碎混合之后再煮粥食用,该使用方法的营养吸收率较低。酸奶粉是用筛选和驯化后的乳酸链球菌及乳酸杆菌混合接种于鲜牛奶,经发酵、干燥制粉而制成的。
[0003]现有的技术中,制备黑五谷酸奶的必要工序之一即为制备黑五谷米糊环节。该工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S1:将黑米、黑豆、黑玉米、黑芝麻和黑小麦按1:1:1:0.3:1的质量比混合,混合物投入到混料粉碎机中混合后磨碎;S2:将S1中磨碎的混合物通过胶磨机,研磨至无渣得到黑五谷糊化粉备用;S3:将S2中的黑五谷糊化粉投入搅拌箱内按比例加水进行搅拌,使五谷粉混合均匀;S4:将S3中的混合完成的五谷粉排出,通过滚筒干燥设备干燥熟化,打成黑五谷粉。
[0004]在步骤S1

S3中,需要将磨碎的黑五谷置于搅拌混合机中与水混合,进行搅拌,从而得到所需的黑五谷糊化粉,期间需要用到粉料预拌料箱、粉碎设备、胶磨机和搅拌箱等多种生产设备,各个设备之间的衔接也普遍依赖于人工操作,工作强度极大且设备采购成本高、使用占地面积大。此外,现有的混料搅拌方式单一,尤其是破碎的五谷与水的接触后,会使五谷呈粘稠状且具有一定的油性,使得在出料的过程中,粘稠的糊状五谷会沾附在出料管内,不易排出,造成一定的浪费。
[0005]为了进一步的使黑五谷的混制更加均匀以及减少糊状五谷在出料管内的黏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制不均以及糊状五谷沾附在出料管内的问题,提供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及其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其包括搅拌箱、注水管道、排料管道、磨碎机、搅拌机构、排料机构;所述注水管道用于为搅拌箱的内部输送水流,所述排料管道用于对搅拌完成的物料进行排料;所述搅拌箱的顶端安装有供物料投入进行导向的下料口;所述搅拌箱的底端安装有用于为磨碎机转动工作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所述磨碎机包括粉碎单元与碾磨单元,所述磨碎机用于对投入的物料进行粉碎与碾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组件和抬升组件;其中搅拌组件包括为磨碎机传递扭矩的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有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杆;其中抬升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套接在转动杆外壁的导向杆,所述转动杆与搅拌杆不接触,所述导向杆的外壁开设有为供抬升杆上下移动提供导向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清理组件和动力组件;其中清理组件包括对排料管道内侧进行清理的清理块,所述清理块通过滑块轴向安装在定位杆的内部,所述定位杆固定在搅拌箱的内壁;其中动力组件包括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搅拌杆底部转动环内侧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端通过活动杆与清理块连接,所述活动杆与转动盘连接处成型有为活动杆的往复活动提供导向的第二导向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分别延伸至抬升杆的内壁以及第一导向槽的内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的内壁开设有供滚珠竖向移动的活动槽,所述搅拌杆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杆以导向杆为轴心轴向分布在转动杆的外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向槽呈两个螺旋形交错分布在导向杆的外壁,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上下两端相连,形成供抬升杆上下往复活动的导向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管道的内侧与清理块的外壁相吻合,所述清理块的内部成型有多个漏孔,所述清理块用于对排料管道内侧沾附的物料进行刮除。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外壁整体呈“T”字型结构,所述定位杆的内侧成型有供滑块轴向移动的滑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整体外壁呈椭圆形结构,椭圆形的第二导向槽在转动过程中可为活动杆的移动提供推力。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磨碎机共用驱动电机一个驱动单元,所述下料口的内侧呈漏斗型结构,便于物料进入与磨碎机接触进行磨碎操作。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的应用,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应用于黑五谷酸奶粉中五谷的研磨、搅拌混合和糊化作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磨碎机、搅拌机构和排料机构,对物料进行磨碎、搅拌、混合一体操作,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可对底层的物料向上输送,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且在搅拌时同步带动推块活动,使在搅拌过程中,能够对排料管内的物料进行搅动,减少物料的浪费且避免了排料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箱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搅拌箱;2、下料口;3、注水管道;4、排料管道;5、驱动电机;6、磨碎机;7、搅拌机构;701、转动杆;702、导向杆;703、搅拌杆;704、抬升杆;705、第一导向槽;706、滚珠;8、排料机构;801、转动盘;802、活动杆;803、清理块;804、定位杆;805、滑块;806、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包括搅拌箱1、注水管道3、排料管道4、磨碎机6、搅拌机构7、排料机构8。
[0021]注水管道3用于为搅拌箱1的内部输送水流,排料管道4用于对搅拌完成的物料进行排料。
[0022]搅拌箱1的顶端安装有供物料投入进行导向的下料口2。
[0023]搅拌箱1的底端安装有用于为磨碎机6转动工作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5,磨碎机6包括粉碎单元与碾磨单元,磨碎机6用于对投入的物料进行粉碎与碾磨。
[0024]搅拌机构7包括搅拌组件和抬升组件。其中搅拌组件包括为磨碎机6传递扭矩的转动杆701,转动杆701的外壁固定有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杆703。其中抬升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套接在转动杆701外壁的导向杆702,导向杆702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1)、注水管道(3)、排料管道(4)、磨碎机(6)、搅拌机构(7)和排料机构(8);所述注水管道(3)用于为搅拌箱(1)的内部输送水流;所述排料管道(4)用于对搅拌完成的物料进行排料;所述搅拌箱(1)的顶端安装有供物料投入进行导向的下料口(2);所述搅拌箱(1)的底端安装有用于为磨碎机(6)转动工作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5),所述磨碎机(6)包括粉碎单元与碾磨单元,所述磨碎机(6)用于对投入的物料进行粉碎与碾磨;所述搅拌机构(7)包括搅拌组件和抬升组件;其中搅拌组件包括为磨碎机(6)传递扭矩的转动杆(701),所述转动杆(701)的外壁固定有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杆(703);其中抬升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套接在转动杆(701)外壁的导向杆(702),所述导向杆(702)的外壁开设有为供抬升杆(704)上下移动提供导向的第一导向槽(705);所述排料机构(8)包括清理组件和动力组件;其中清理组件包括对排料管道(4)内侧进行清理的清理块(803),所述清理块(803)通过滑块(805)轴向安装在定位杆(804)的内部,所述定位杆(804)固定在搅拌箱(1)的内壁;其中动力组件包括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搅拌杆(703)底部转动环内侧的转动盘(801),所述转动盘(801)的底端通过活动杆(802)与清理块(803)连接,所述活动杆(802)与转动盘(801)连接处成型有为活动杆(802)的往复活动提供导向的第二导向槽(8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酸奶粉智能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70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珠(706),所述滚珠(706)分别延伸至抬升杆(704)的内壁以及第一导向槽(705)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酸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勇赵丽香王晓丰邢志远韩敬场刘学朋随颖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悠乐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