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61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试纸包括依次搭接的样品垫、第一结合垫、第一包被膜、第二结合垫、第二包被膜及吸水垫,所述第一包被膜上包被有T1检测线,所述第二包被膜上包被有T2检测线和C线质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第一结合垫和仅有检测线而没有质控线的第一包被膜,当样本中抗原剂量较高时,可以拦截一部分的SAA,剩余的SAA由一包被膜捕获,有效避免单一T线荧光信号强度达到饱和难以继续上升,测试信号T/C线性后端曲线趋于平缓,甚至出现下弯落状态,导致出现假低值,甚至假阴性结果。甚至假阴性结果。甚至假阴性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医学检测
,特别涉及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荧光免疫层析方法中,双抗体夹心法,以固相免疫层析形式进行检测。待检样本血清/血浆/全血在加样端由毛细作用力向上扩散,经过结合物垫时样本中的PCT抗原与标记物结合为标记抗体

抗原的复合物;复合物随样本扩散到硝酸纤维素膜上,被包被有PCT抗体的区域检测线拦截,形成标记抗体

抗原

包被抗体的免疫复合物,标记物沿着膜继续向前移动至质控线时反应,检测线处荧光显色强度与PCT含量成正比,根据荧光强度定量测定PCT浓度。
[0003]由于待测样本的复杂性及免疫反应过程受到层析过程样本流动性、样本基质影响、蛋白包被捕获差异、硝酸纤维素膜的均一性、毛细牵引左右差异等的影响,导致T线的反应强度可能由于层析过程差异发生显著的变化,而C线会跟T有相同的影响,本着控制变量的试验理念,因此C线可对检测结果修正,故用T/C值以减少试纸条间的差距。理论上,结合物信号应与样本浓度呈正相关,但受样本中待检物剂量较高和仪器检测荧光信号强度范围的局限性影响,T线荧光信号强度达到饱和难以继续上升,测试信号T/C线性后端曲线趋于平缓,甚至出现下弯落状态,导致出现假低值,甚至假阴性结果,该现象是固相测定方法特有的异常现象,出现该现象会使检测样本浓度线性范围过窄,高浓度样本检测值不准确。
[0004]目前现有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基本是增加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原料浓度、降低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浓缩液稀释倍数、增大的包被单克隆抗体原料浓度、降低样本浓度、提高抗体纯度等角度调试,但是整体调试过程比较繁琐。并且,仍然存在高浓度样本检测值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性范围更宽且高端测值精密度更高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关键在于:包括依次搭接的样品垫、第一结合垫、第一包被膜、第二结合垫、第二包被膜及吸水垫,所述第一包被膜上包被有T1检测线,所述第二包被膜上包被有T2检测线和C线质控线。
[0007]优选的,所述T1检测线和T2检测线包被有第二抗体,并且所述T1检测线和T2检测线包被的第二抗体浓度比为0.6

1:1。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结合垫和所述第二结合垫上喷有相同浓度的荧光微球

抗体复合物。
[0009]优选的,所述荧光微球

抗体复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分别将荧光微球和EDC用
PB溶液稀释,然后快速涡旋混匀,置于37℃摇床中震荡15min,高速离心,去除上清,沉淀用PB溶液稀释,超声分散,得到荧光微球溶液;再将第一抗体加入荧光微球溶液,涡旋混匀,置于37℃摇床中震荡16h,再将50μl封闭剂加入到荧光微球溶液中,涡旋混匀,置于37℃摇床中震荡2h,高速离心,去除上清,沉淀用处理液稀释,超声分散,制得。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结合垫和所述第二结合垫上的第一抗体浓度比为0.6

1:1。
[0011]优选的,所述处理液由以下原料组成:97.99%PBS、1%葡萄糖、0.5%PEG2000、0.01%TWEEN20、0.5%BSA溶液。
[0012]优选的,所述C线质控线靠近所述吸水垫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样品垫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玻璃纤维膜浸入样品垫处理液中处理后,放入45℃烘箱烘干8h制得,样品垫处理液由以下原料组成:94.3%PBS、5%葡萄糖、0.1%PEG2000、0.1%TWEEN20、0.5%BSA。
[0014]优选的,第一包被膜和第二包被膜为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第一结合垫和所述第二结合垫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应用,通过增设第一结合垫和仅有检测线而没有质控线的第一包被膜,当样本中抗原剂量较高时,可以拦截一部分的SAA,剩余的SAA由一包被膜捕获,有效避免单一T线荧光信号强度达到饱和难以继续上升,测试信号T/C线性后端曲线趋于平缓,甚至出现下弯落状态,导致出现假低值,甚至假阴性结果,导致检测样本浓度线性范围过窄,高浓度样本检测值不准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0019]主要外购试剂:
[0020]EDC:碳酰二亚胺盐酸盐,购于自西格玛公司;硝酸纤维素膜:购于赛多利斯公司;BSA:牛血清白蛋白,购于上海西宝科技有限公司;TWEEN20:购于西格玛公司;SAA单克隆抗体1,购于杭州伊佰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AA单克隆抗体2,购于杭州贤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羊抗鼠IgG抗体,购于杭州贤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荧光微球,购于Bangs Laboratories,Inc.
[0021]自行配置试剂:
[0022]10mM pH7.4 PB:浓度为10毫摩每升,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
[0023]10mM pH7.4 PBS:浓度为10毫摩每升,PH7.4,含终浓度为0.9%氯化钠的磷酸盐缓冲液;
[0024]样品垫处理液PBS:浓度为10毫摩每升,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
[0025]实施例1试纸条的制备
[0026]2.1样品垫的制备
[0027]将玻璃纤维膜浸入样品垫处理液中处理后,放入45℃烘箱烘干8h制得,样品垫处理液由以下原料组成:94.3%PBS、5%葡萄糖、0.1%PEG2000、0.1%TWEEN20、0.5%BSA。
[0028]2.2结合垫的制备
[0029]1)制备荧光溶液微球:将荧光微球用10mM pH7.4 PB稀释至0.1%(W/W);
[0030]2)微球活化:将EDC用10mM pH7.4 PB溶解至10mg/ml,然后快速加入到荧光微球溶液中,涡旋混匀,EDC溶液的加入量为0.5mg/ml,置于37℃摇床中震荡15min。
[0031]3)15000rpm,15min高速离心,去除上清,沉淀用10mM pH7.4 PB的交联反应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搭接的样品垫(2)、第一结合垫(3)、第一包被膜(4)、第二结合垫(5)、第二包被膜(6)及吸水垫(7),所述第一包被膜(4)上包被有T1检测线(8),所述第二包被膜(6)上包被有T2检测线(9)和C线质控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T1检测线(8)和T2检测线(9)包被有第二抗体,并且所述T1检测线(8)和T2检测线(9)包被的第二抗体浓度比为(0.6

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垫(3)和所述第二结合垫(5)上喷有相同浓度的荧光微球

抗体复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微球

抗体复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分别将荧光微球和EDC用PB溶液稀释,然后快速涡旋混匀,置于37℃摇床中震荡15min,高速离心,去除上清,沉淀用PB溶液稀释,超声分散,得到荧光微球溶液;再将第一抗体加入荧光微球溶液,涡旋混匀,置于37℃摇床中震荡16h,再将50μl封闭剂加入到荧光微球溶液中,涡旋混匀,置于37℃摇床中震荡2h,高速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翌李艳敏姚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