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80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涉及客车顶窗,包括顶窗底板,顶窗底板内侧壁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顶窗顶板,顶窗底板与顶窗顶板之间共同连接有折叠幕布,所述顶窗底板远离铰链的两内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抬升组件,抬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顶窗底板内侧壁一侧的长联杆,所述长联杆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柱,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抬升组件与滑动组件,实现了在翻转过程中,滑动组件内的一端的定位横杆与一端的限位板之间分别同时带动导流板与顶窗顶板同步角度翻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气扇水平与顶窗盖板相平行,当车辆行驶状态时水平的换气扇并不会起到导流的效果的问题;提高角度变化实现换气效果。提高角度变化实现换气效果。提高角度变化实现换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顶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长途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全程处于封闭状态,这样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但是由于行驶时间长导致车厢内部空气得不到流通、更换,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空气中所含有的细菌量直接影响乘客的身体健康,客车的顶部都会有一个天窗式装置,其就是客车空气净化装置,净化车内密封空间的空气,现有的一般换气扇水平与顶窗盖板相平行,当车辆行驶状态时水平的换气扇并不会起到导流的效果,当将顶窗盖板抬起时角度无法依据风速大小进行调整,会对在顶窗后端的乘客直面吹风,影响乘车体验,且顶窗盖板角度过小,车内的空气也不会达到与外界交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通过设置支撑组件、滑动组件等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一般换气扇水平与顶窗盖板相平行,当车辆行驶状态时水平的换气扇并不会起到导流的效果,当将顶窗盖板抬起时角度无法依据风速大小进行调整,会对在顶窗后端的乘客直面吹风,影响乘车体验,且顶窗盖板角度过小,车内的空气也不会达到与外界交替的情况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包括顶窗底板,所述顶窗底板内侧壁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顶窗顶板,所述顶窗底板与顶窗顶板之间共同连接有折叠幕布,所述顶窗底板远离铰链的两内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顶窗底板内侧壁一侧的长联杆,所述长联杆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长联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窗底板的内侧壁上,所述长联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连板,所述弧形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板,所述定位杆远离连接长联杆的一端通过另一侧所述弧形连板的表面中部连接有相同销轴,另一个所述销轴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短联杆,所述短联杆的一侧表面同样通过固定柱固定在顶窗底板的侧面。
[000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抬升组件呈镜像对称分布,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抬升组件内的固定柱、销轴与弧形连板均为对称分布,并其中一侧与长联杆相连接,另一侧与短联杆相连接,所述弧形连板靠近定位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
[000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定位杆通过螺栓贯穿至通孔内,并与顶窗顶板的下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顶窗顶板的下表面两
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有导流扇,所述导流扇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板。
[000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部,所述导流板两侧的连接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导流板两侧连接部的卡接杆,两个所述卡接杆远离连接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托杆,所述托杆的一侧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托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角形板。
[000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角形板的一侧表面贯穿连接有支撑横杆A,所述角形板为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横杆A一端贯穿两个所述角形板的一侧,两个所述角形板一侧表面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件,所述托杆一侧表面中部凹槽处贯穿连接有支撑横杆B。
[00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横杆B的外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横杆B外弧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卡勾,所述卡勾的一侧表面活动卡接有连接件。
[00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上表面固定卡接在支撑横杆A的表面。
[00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的一侧表面与顶窗顶板的一侧共同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导流板与顶窗顶板两侧的定位横杆,一端所述定位横杆的一侧表面边缘处活动连接有滚轮,另一端所述定位横杆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在同一滚轮上。
[00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横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横杆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弧形角度板,所述弧形角度板的一侧活动卡接在另一个所述弧形角度板上,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定位槽相活动卡接。
[00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窗底板的内侧壁周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抬升组件内的固定柱相活动卡接,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套接拆解结构,所述拆解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柱的一端中部的抵紧杆,所述抵紧杆的两侧均活动卡接有弹性铆件,所述弹性铆件的两端均开设有按压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方案中:1.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抬升组件与滑动组件,实现了在翻转过程中,滑动组件内的一端的定位横杆与一端的限位板之间分别同时带动导流板与顶窗顶板同步角度翻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气扇水平与顶窗盖板相平行,当车辆行驶状态时水平的换气扇并不会起到导流的效果的问题;提高角度变化实现换气效果。
[0016]2.通过设置的驱动组件,实现了通过电驱动的方法辅助支撑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顶窗盖板抬起时角度无法依据风速大小进行调整,会对在顶窗后端的乘客直面吹风,影响乘车体验的问题;增加角度变换实现通风的大小调节。
[0017]3.通过设置的拆解结构与折叠幕布,实现了按压弹性铆件两侧按压部将其从通孔内抽出,即可将整体装置全部拆除,并且通过角度的扩展使折叠幕布将两侧夹角处进行密封,使空气直面进入车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纯地打开天窗无法到达换气效果的问题;提高循环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折叠幕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滑动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抬升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拆解结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示:1、顶窗底板;2、顶窗顶板;3、抬升组件;301、长联杆;302、固定柱;303、销轴;304、弧形连板;305、定位杆;306、握把;307、短联杆;4、防尘网;5、导流扇;6、导流板;7、支撑组件;701、卡接杆;702、托杆;703、角形板;704、支撑横杆A;705、支撑横杆B;706、传动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窗底板(1),所述顶窗底板(1)内侧壁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顶窗顶板(2),所述顶窗底板(1)与顶窗顶板(2)之间共同连接有折叠幕布(11),所述顶窗底板(1)远离铰链的两内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抬升组件(3);所述抬升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顶窗底板(1)内侧壁一侧的长联杆(301),所述长联杆(301)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柱(302),所述固定柱(302)远离长联杆(30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窗底板(1)的内侧壁上,所述长联杆(301)远离固定柱(302)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303),所述销轴(3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连板(304),所述弧形连板(304)的一侧表面固定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305),所述定位杆(30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板(304),所述定位杆(305)远离连接长联杆(301)的一端通过另一侧所述弧形连板(304)的表面中部连接有相同销轴(303),另一个所述销轴(303)的一侧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短联杆(307),所述短联杆(307)的一侧表面同样通过固定柱(302)固定在顶窗底板(1)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3)呈镜像对称分布,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所述抬升组件(3)内的固定柱(302)、销轴(303)与弧形连板(304)均为对称分布,并其中一侧与长联杆(301)相连接,另一侧与短联杆(307)相连接,所述弧形连板(304)靠近定位杆(3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握把(306),并且在抬升组件(3)的两侧均连接有拆解结构(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0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定位杆(305)通过螺栓贯穿至通孔内,并与顶窗顶板(2)的下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顶窗顶板(2)的下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放置有防尘网(4),所述防尘网(4)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底壁活动连接有导流扇(5),所述导流扇(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流板(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顶窗式空气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6)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部,所述导流板(6)两侧的连接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固定在导流板(6)两侧连接部的卡接杆(701),两个所述卡接杆(701)远离连接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托杆(702),所述托杆(702)的一侧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托杆(702)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角形板(703),所述卡接杆(701)一侧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导流板(6)的一侧,所述托杆(702)后端的传动件(706)通过转轴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森沈钰杰杨永记黄荣楠李明任乾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扬州江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